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水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循环水管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1目的指导河北建投上板城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循环水管道安装施工,规范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安全施工。

2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河北建投上板城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循环水管道的安装。

3编制依据3.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5-2009)3.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 7部分:焊接(DL/T5210.7-2010)3.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8部分:加工配置(DL/T5210.8-2009)3.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3.5《电力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手册》(2011年版)3.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3]168号3.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3.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3.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20103.10《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 DL/T5339-20063.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3.12循环水管道布置安装图(F872S-S0203)4作业项目概述河北建投上板城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循环水管有D2220×12、D1820×10、D1220×9、D820×9、等规格的焊接钢管和弯头、三通等管件;单节管道最大长度12米,最大重量8.7t,管道及管件采用Q235B钢板进行焊接制作。

本工程循环水管采购成品螺旋焊管,工厂内加工成9m或12m长左右的管段。

安装主吊机械采用50t履带吊;使用25t载重汽车现场倒运,25t汽车吊配合倒运卸车。

计划:2015年10月31日前,完成厂区循环水管的安装工作。

工程量:循环水管道总重量900t左右。

目标:确保工程无质量安全事故,力争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5作业准备5.1施工技术准备5.1.1施工图纸齐全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运输、安装等工序和图纸,进行图纸检验和会检,出现设计问题,及时与设计院进行书面联系,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5.1.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

5.1.3技术人员按照施工方案,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进行交底双方签字。

5.2作业人员5.2.1作业人员配置、资格5.2.2施工及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5.2.3作业主要机械、工器具6作业条件6.1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文件、图纸满足作业要求。

6.2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6.3所有施工人员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合格,电工、电焊工、起重工、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须有认证机关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持有效证件上岗。

6.4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处于良好状态。

6.5测量器具的规格、量程、精度等级满足要求,并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并已经报审。

6.6电能符合要求,工器具及辅材配备齐全。

7作业顺序本工程循环水管道采用成品螺旋焊管,先在工厂完成制作及防腐,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安装顺序按照,从主厂房至中央泵房的顺序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同时进行分段验收,分段回填。

8作业方法8.1管道制作8.1.1本工程厂区循环水管道采购成品螺旋焊管,按照图纸尺寸进行槽钢加固肋焊接,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内、外壁防腐,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8.2管道运输8.2.1管道从加工场运至施工现场后对到指定的堆场,然后按照安装顺序依次运至安装现场。

8.2.2管道倒运使用15t载重汽车,并用钢丝绳和链条葫芦绑扎固定,在钢丝绳与管道之间垫上软质材料。

8.2.3管道卸车和安装用50t履带吊,吊车选用28米主杆,工作半径14米。

履带吊沿管沟两侧行走进行吊装。

具体吊装方案视现场情况而定。

8.2.4吊装管段应使用吊带或在钢丝绳外表面用软质材料缠绕,防止损坏管道表面防腐材料,如果运输及吊装过程中造成防腐层损坏,现场进行修补。

8.3管道安装8.3.1管道对口安装时用吊车配合,对口调整采用链条葫芦、千斤顶、角铁、锲形角铁,角铁、锲形角钢主要用作固定管口和错口调整。

8.3.2管道就位时,根据建筑专业提供定位桩拉线作为定位线。

8.3.3管道对口经检验合格后开始施焊,采用手工电弧焊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

焊接顺序为先分段点焊,后对称焊接,外侧焊缝焊接结束后进行内侧清根焊接;焊接过程中层间接头须错开,焊完一层清理焊渣,飞溅,消除缺陷,然后再焊下一层,盖面层应注意不要咬边。

8.3.4管道安装焊接工作结束后,对临时支撑件拆除并进行打磨。

打磨后要对管道内部进行检查和打扫清理,管道内清扫干净后用彩条布对管口进行临时封堵,确保管道内不受二次污染。

8.3.5焊口合格后进行焊口防腐,安装焊口采手工除锈,除锈等级St3,验收后补刷防腐涂料。

8.3.6隐蔽回填应在验收合格后进行。

8.4焊接8.4.1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1)坡口形式:要求留1~2mm钝边,2)电源种类和极性:焊接电源采用直流直流反接。

3)焊材选用:手工电弧焊采用J422直径φ4.0碳钢焊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选用型号为MG50-3直径Φ=1.6的焊丝。

4)焊缝层数:视具体焊缝设计值拟定焊接层数,其原则必须保证焊缝尺寸满足图纸设计值,约为3层;第一层打底,第二层填充,第三层盖面。

内壁焊缝清根之后进行盖面处理。

8.4.2焊接施工1)焊件在组对前应将待焊区域附近母材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2)手工焊接遇4级及以上大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遇2级以上风速时,须在施工区域搭设防风棚或挡风围墙,防风棚、挡风围墙采用脚手管及三防雨布搭设。

3)如遇6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天气,应停止施工。

4)先焊焊接变形量大的焊缝,再焊焊接变形量小的焊缝,尽量减小焊接变形。

5)管壁所有焊缝,应采用对口焊,所有直缝或环缝均应先焊外圈,再焊内圈。

6)管壁上的各种开孔位置,不应布置在焊缝通过处。

7)为了减少材料的温度应力,宜在20℃左右的时刻进行管道封闭接口和管件的焊接,在冬季应尽可能避免在0℃以下进行焊接工作。

8.4.3焊接注意事项1)焊工在施焊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并熟悉图纸,焊缝要求应依据规范及图纸进行施焊。

2)不许在引弧区以外引弧、焊接。

引弧要焊透,收弧要填满,无咬边和弧坑现象。

3)割除各类临时加固件时,留下焊瘤应及时打磨干净。

4)保证CO2气体纯度在99.5%以上。

8.5无损检测8.5.1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2010,循环水管道属于GC3类管道,焊缝检测比例为不低于5%,由于现场施工无法满足水压试验条件,现将现场安装焊缝无损检测改为100%超声波检测,替代水压试验(如有变动,以联系单为准)。

9工艺质量要求9.1质量控制要点9.1.1对制作的成品构件几何尺寸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安装。

9.1.2安装前要复查建筑提供的坐标点及中心线,并做好交接签证。

9.1.3安装时要用水平仪控制好管道的标高,将偏差控制在±15mm的范围内。

9.1.4控制对口质量,要求对口平直度控制在3mm以内。

9.1.5焊接结束后要及时对焊渣和药皮进行清理,并将焊缝两侧的飞溅打磨干净。

9.1.6安装焊缝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油漆找补,找补结束后请监理确认,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然后再进行回填工作。

9.2质量管理9.2.1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每位员工熟知工艺流程、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各项内容。

9.2.2严格按照本施工方案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并形成相关记录。

9.2.3在施工中,若因情况变化而不能按正常程序操作,施工人员应及时反馈至技术员处,由技术员编制补充措施并经审批,质检员跟踪检查监督,并形成过程监控记录。

9.2.4检查焊条的规格,型号与图纸设计是否相同。

9.2.5严禁在钢管上任意打火,切割或锤击。

9.2.6强制性条文(详见附录三)9.3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0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绿色施工10.1危险源分析与评价10.1.1危险源:管道吊装产生后果:起重伤害、机械设备事故、高处坠落、高处落物预防方法:1)根据吊物的重量安全合理地配备各类起重工器具(如钢丝绳、开口、链条葫芦等)的规格、数量。

2)所有吊装使用的起重机械、起重工具、电动工具、小型工器具等在使用前应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吊装过程中起重指挥人员站在能看清信号的安全位置上,以确保起重机械动作协调、平稳。

4)钢丝绳应防止打结或扭曲,钢丝绳不得相互直接套挂连接。

严禁钢丝绳与任何带电体接触,钢丝绳不得与型钢、钢板的棱角直接接触,应在棱角处垫以半圆管、木板或其它柔软物,并应绑扎牢固。

5)当多人绑挂同一负载时,应作好呼唤应答,确认绑挂无误后,方可由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起吊。

6)电焊皮线走向要合理,严禁乱拉;尤其要避免与钢丝绳相碰。

7)吊装过程中如有故障,任何人不得擅离职守,必须听从指挥。

8)设备起吊前,需检查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和其它安全设施等,确认在正常状态时才能开工。

吊物吊离地面约10c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9)起重机械不得无证操作,操作人员须服从专职指挥人员的信号操作;起重指挥信号应明确、无误,信号不清时操作人员应停止操作,并通知指挥人员重新指挥或调整联络信号;操作人员应服从任何人发出的危险停止信号,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操作室,操作人员工作过程中注意力应集中,严禁误操作,起吊过程或中间停顿阶段,不得离开操作室。

10)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11)设备搬运、吊装过程中不得有碰撞,不要将头、手、脚等伸到吊件下方或之间,以防压伤,严禁在吊物下方行走和逗留。

12)施工过程中需拆除的安全设施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并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作业完毕后拆除的安全设施应及时恢复。

13)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组织分工,并形成记录,使每个施工人员清楚施工流程和施工中的危险点及注意事项,明确各自岗位和责任,精心施工。

14)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及相关领导,不得隐瞒和私自处理。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交底施工。

10.1.2危险源:管道运输产生后果: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滑落、设备损坏、车辆伤害预防方法:1)运输设备的重心应与车辆的承载重心相吻合,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运输。

2)运输设备支垫应合理、稳妥,不会滑动、滚动,支垫点车厢区域的强度应能承受设备的重量。

3)设备与车辆间采用与设备重量相匹配的钢丝绳、链条葫芦捆绑牢固、可靠,捆绑点不少于2点。

4)对超重、超宽、超长、异形件的运输应设专人领车、监护整个运输过程,运输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