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你们升入初中后学科增加了,学习任务重了,很多同学感到无所适从,成绩难以进步,甚至有同学在退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
"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一、学习方法的简易自测
既然学习方法对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判断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就显得很有必要。
这是学习方法指导的第一步。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方法的简易自测法,可以先让学生自答,再来评判。
花5分钟时间即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下面是10个问题,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
每个问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是、不一定、否。
请把相应的答案写在题目后面。
1.学习除了教材还是教材吗?
2.你对书本的观点、内容从来不加怀疑和批评吗?
3.除了漫画等一些有趣的书外,你对其他文学名著根本不看吗?
4.你读书从来不做任何笔记吗?
5.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你还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的吗?
6.你认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的著作才过瘾吗?
7.你能够经常使用各种工具书吗?
8上课或自学你都能聚精会神吗?
9.你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吗?
10.你常找同学争论学习上的问题吗?
答案与说明:
第1、2、3、4、6题回答"否"表示正确,其他问题回答"是"表示正确。
正确的给10分,错误的不给分。
回答"不一定"的题目都给5分。
最后计算总分。
总分85分以上,学习方法很好。
总分65-80分,学习方法好。
总分45-60分,学习方法一般。
总分40分以下,学习方法较差。
二、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们应当掌握以下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要有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
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
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
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对每位同学而言,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那么,怎样才能制定好学习计划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目标要明确、适当。
因为每位同学的基础各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所以选择目标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要正确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估计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了解自己学习上的缺欠和漏洞。
目标既不能定得过高,也不能过低。
第二、要合理安排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主要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新知识。
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归自己支配的时间,这一时间可用来预习、复习功课,查缺补漏和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等。
第三、计划要全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学生不能成天只讲读书,智育只是人追求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除此,还有德、体、美、劳等。
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还要安排锻炼身体的时间、娱乐的时间以及充足的睡眠时间等。
第四、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应当有个大致安排,每星期、每天干什么,也应有个具体计划,长远计划可以使具体计划有明确的实现目标;短安排,则可以使长计划的任务逐步落实。
第五、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要定得太死,太满,太紧,要留出机动时间,可作必要的补充和安排。
另外,需提醒同学们的是,学习计划不是制定给老师或家长看的,更不是用来装璜门面的,而是指导自己学习行为的准则。
计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
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检查计划内的任务是否完成,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检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整补充计划或排除干扰计划执行的因
素等。
(二)学会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
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
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
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好同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讲求学习效率,决不拖拉,同学们千万别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觉得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就显得越用功,效果就会越好,其实未必,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问题明明10分钟就可以解决,你非要靠上半个小时,那你的效率就实在是太低了,有些时候,在一个问题上花费的时间很长了,但就是没有想明白,甚至是一点头绪也没有,那就不妨就先放一下,先做别的题,等别的问题解决了,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而有的时候确实学累了,觉着很疲劳,那就不妨先休息一下,总之,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提出一个要求:学习委员要将每天要做的作业写在黑板上,并且规定每科目作业的完成时间,每个同学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里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
年级组将进行严格的检查。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死记硬背指不加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
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
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
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
"
背诵前要注意努力去理解,只有理解的知识才容易记忆、才能记得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如:数、理、化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语文中的词语、精彩段落、重要语句,英语中的单词、习语、句式、时态的构成、对话、重要的课文,政治中的概念、问答题等,都要作为重点来背诵,知识记住了,掌握牢固了,才能谈得上灵活应用。
(四)学会听课
有很多同学不会听课,这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只让自己的记录与教师的讲述保持同步,而不让自己的思路与教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等等。
课前自学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
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这里我还重点强调一下做笔记的问题。
人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忘掉一些东西,做笔记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遗忘,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但有的同学说,我常常是记了笔记忘了听讲,注意听讲又忘记笔记,这又怎么办?这里要注意,老师讲课时,不要轻易做笔记,要高度集中你的注意力全部用到听课上去,用心领会所学内容。
然后,利用业余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或自习时间来整理笔记,这样可达到一石三鸟之效,既整理记录好了笔记、又复习了当天所上的内容、又加强巩固了所学知识。
另外,所做的笔记要随时翻阅,切不可一做了之,丢弃一边、不管不问。
(五)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课后要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人脑毕竟不是电脑,总有个遗忘问题,而其,遗忘的基本规律是先快后慢,新学的东西在短期内遗忘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必须要及时、经常的进行复习,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对学习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
再说作业问题,有很多同学不害怕考试,在考试时也不会发挥失常,因为在平日写作业和做练习时,他们会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它们,因此,考试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平日做作业和做练习一样,不会太紧张,从而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每次考完试以后,他们都能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找出学习上的漏洞,及时弥补。
以上所说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宜,不一定都适合你,可能你还有一些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你觉着是适合你的方法,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