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在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当中分布广泛。

其中有些菌株可导致猪病。

这种细菌主要在生长猪以及有些母猪的肠道内繁殖。

感染猪只可连续数周甚至数月从粪便中排出病原,而不表现任何症状。

在屠宰的时候,猪只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可能污染胴体,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霍乱沙门氏菌S. choleraesuis和德比沙门氏菌S. derby对猪具有宿主适应性,感染母猪可携带病原很长时间。

其中霍乱沙门氏菌有时会引发母猪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抑郁、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和腹泻),但很少引起人类的疾病。

然而猪当中最常见的血清型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这种沙门氏菌有时会导致仔猪腹泻,更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一种主要原因。

该沙门氏菌的有些毒株具有多种抗药性。

如果确诊猪群中感染了这种病原,就应采取必要卫生措施,以防工作人员被感染。

猪体内还常会检到一些以其它动物为宿主的沙门氏菌,但这些细菌不会导致发病。

发病与否与病原剂量有关,病原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引发临床症状。

需要注意,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这种病菌常可在猪身上检出。

任何日龄猪只均可感染沙门氏菌病,8周龄以上生长猪更常见。

典型的、严重的沙门氏菌病通常发生在12~14周龄阶段。

症状
断奶猪与生长猪
∙霍乱沙门氏菌会导致急性败血病和肺炎,表现发烧、厌食、呼吸困难、抑郁、咳嗽和生长缓慢等病症。

∙肢体末端(鼻、蹄、尾等部位)皮肤变蓝。

∙下痢恶臭,有时带血。

这是个常见的典型症状。

∙肝脏受损时会表现黄疸,关节受损时会表现跛行。

∙患脑膜炎后会表现神经症状。

∙若不治疗,死亡率会上升。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可造成腹泻。

仔猪
∙仔猪通常可从初乳当中获得母源免疫,少见发病。

母猪
霍乱沙门氏菌感染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导致下列症状:
∙体温升高。

∙精神抑郁。

∙食欲减退。

∙耳部、鼻吻部及尾部充血(皮肤变红)。

∙肺炎。

∙咳嗽。

∙神经症状。

∙腹泻,稀粪气味难闻,有时带血。

∙急性发病可能导致死亡。

致病原因
∙卫生条件差。

∙饲养密度过大。

∙转群、混群造成应激。

∙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

∙通过污染衣物传播。

∙经粪及污染器具的移动机械性传播。

∙虫蝇传播。

∙鸟类、啮齿类动物污染饲料。

∙饲料原料遭污染,导致成品饲料也带病原。

诊断
死后剖检如果发现肺部损伤尤其是弥散性肺炎,肠道表面有一层异常膜质,脾脏肿大并有多处小出血点,那就很可能是霍乱沙门氏菌感染。

如欲确诊,还需取未经治疗的病猪粪样,或者未经治疗的死猪或病猪的病样送试验室检查。

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严重的沙门氏菌病可能会单独发作,但通常情况下都是和猪瘟(猪霍乱)并发。

需要通过血清学以及其它实验室诊断来确定猪瘟不是原发病因(注意:猪瘟通常还会影响母猪和哺乳猪,并且造成流产和木乃伊胎)。

猪场中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病情严重且伴发地方性肺炎时,其表现与沙门氏菌病类似,不过PRRS还会引起流产、死产以及仔猪突然下痢。

治疗
∙治疗效果通常比较差。

最好在发病初期作药敏试验,根据结果用合适的抗生素对个体进行治疗。

∙需要指出,有些兽医专家认为沙门氏菌病只能通过改善卫生环境、降低猪群密度来避免,一旦发病后再治疗是没有意义的。

∙通过饲料或饮水作预防性用药会有一定效果。

所用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确定。

∙沙门氏菌临床发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原剂量有关。

这样的话,首要目标就应该是降低环境中病原的水平,将其控制在致病剂量以下。

第二个目标是尽量抑制感染传播。

∙母猪通常无需治疗。

注意:
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它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罪魁之一。

作为猪场业主,您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要为猪场工作人员提供高标准的卫生条件,以确保他们不会感染此病。

第二,要维护猪场及其产品的公共安全形象,不要因自己的猪场疏于管理而造成此病在人群中爆发。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疾病,严加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