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育才高中高三第一轮复习研讨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涉及内容较多,鉴于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把本课分为了两个课时,本课时主要是从“市场配置资源”到“市场调节及弊端”再到“国家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条主线入手。

一、明确考纲
源)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备考指要
综观2011 年全国及各省市新课程高考试题,市场调节的优势、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具体使用是考查的重点;以2011 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措施、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学生。

高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增加,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思维水平提升。

在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比如价值规律、财政的作用等。

但毕竟本课是高一所学,时隔较长,在知识网络的构建中有所欠缺,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水平,调动和使用知识的基本技能的水平,描述和阐述事物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水平不够。

这些水平需要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持续培养和增强。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A、识记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相关知识
B、理解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弊端;
(2)水平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使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能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政
策的应用水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重点放在了宏观调控
(2)本课难点主要是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实际使用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高三复习教学总给人沉闷的感觉,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也不如以前活跃,我认为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但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以轻松的心态进入我的课堂,在师生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中学会巩固和使用枯燥的理论知识。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动在前,所以在本节课前就先下发导学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体系有较具体的了解,同时围绕本课重点宏观调控,以课前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关于国家增强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措施。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明确目标,相互促动。

我的这节课以“水利”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简言之就是“一水到底”。

【情景探究一】:我以一组西南干旱的图片导入,探究“如果你是一个地方的管理者,你如何来调配这些水资源。

引导学生清醒的理解到资源置的重要性
【情景探究二】:一组农村受灾及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图片,这个探究设置有两个目的:1、通过农村水利存有的问题看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知识点,从而引出国家宏观调控;2、能够加深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认同感进而达到了本课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处理本课重点“宏观调控”相关知识时,先通过组图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冲
击,让学生对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亟需解决”产生强烈共鸣,进而拿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以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分析热点材料的同时复习了宏观调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三个核心知识点。

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是一个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较多的知识点,在处理这个知识点上,我并没有先出材料再分析,而是在前一天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国家水利设施建设一系列举措,课堂上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找出这些举措所对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然后通过我出示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归纳识记三个手段的特征。

三个特征中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较为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做题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处以表格的形式从两个政策的制定者和手机两个方面做了比较,以加深学生的映像。

在处理本课难点“知识点的使用”上,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

对于“市场调节及弊端”这个虽比较重要但相对好理解的知识点上,我用了一个选择题加以巩固,并以顺口溜的形势强化学生对这三个缺陷的区分。

而对于“宏观调控”这个常在主观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我先以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问题,在使学生在掌握“分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同时,学会使用宏观调控的知识来分析热点材料。

再以关于国家增强水利设施建设这个系列举措所反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的合作探究,学会用知识去看材料。

最后拿出一道典型例题,带领学生使用知识点去解答实际问题。

为了活跃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阐释价格、供求在竞争中是如何配置资源时,找学生到讲台画出图示,既落实了知识点,又增加了趣味性。

因是复习课,课后同学生一起总结了整节核心知识体系。

以上设计是一已之见,希望能在今天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