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1 实验目的
1) 测定蔗糖水溶液在酸催化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 了解旋光度的概念,学习旋光度的测量方法及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原理
蔗糖在水溶液中的转化反应为
此反应是一个二级反应,在纯水中反应速率极慢,通常需要在H +
的催化作用下进行。
当蔗糖含量不大时,反应过程中水是大量存在的,尽管有部分水分子参加了反应,仍可认为整个反应过程中水的浓度是恒定的。
H +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
则此蔗糖转化反应可以看作是准一级反应,反应速率为
蔗果葡蔗kc dt
dc
dt dc dt dc ===-=υ
式中:k 为蔗糖转化反应速率常数,c 蔗 为时间t 时蔗糖的浓度。
当t =0时, kt c c
=蔗
蔗,0ln
当蔗蔗,02
1
c c =
时,相应的时间t 即为半衰期21t ,且
k
k t 6931
.02ln 21=
= 测定不同t 时的c 蔗可求得k 。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要求能实时测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且测量过程对反应过程没有干扰,本实验通过测量旋光度来代替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测量。
旋光性物质的旋光角
A
m
m αα=
式中:αm 为旋光性物质的质量旋光本领,与温度、溶剂、偏振光波长等有关;m 为旋光性物质在截面积为A 的线性偏振光束途径中的质量。
由此式可得
Mlc Al
nMl
m m ααα==
M 为旋光性物质的摩尔质量,l 为旋光管的长度。
当温度、溶剂、偏振光波长、旋光物质与旋光管长度一定时,将上式改写为
Ac =α
式中A 为常数。
当旋光管中同时存在多种旋光性物质时,总的旋光角等于各旋光性物质旋光角之和。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旋光性,但旋光能力不同,因此,随着反应的进
行,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浓度发生变化,总旋光角也发生变化。
蔗糖、葡萄糖为右旋,果糖为左旋。
所以反应过程中右旋角不断减小,反应完毕时溶液呈左旋。
蔗糖水解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t 时,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为
61266126]
[H 2112212O H C O H C O H O H C +−−→−++
果
葡蔗蔗=A A A c ---∞
αα0,0
果
葡蔗蔗=A A A c t ---∞
αα
得
∞
∞
--==ααααt t c c t k 0
,0ln 1ln 1蔗蔗 )ln()ln(0∞∞-+-=-ααααkt t
以)ln(∞-ααt 对t 作图,则图为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可求得蔗糖转化反应速率常数k 。
3 仪器和试剂
旋光仪
恒温槽
磨口塞锥形瓶(250ml ) 烧杯(100ml 、1000ml ) 移液管(50ml ) 蔗糖(A.R.) HCl 溶液
容量瓶(50ml )
4 实验操作
1) 打开恒温槽,将设定温度调至55℃。
2) 配制溶液:10.0g 蔗糖用少量水溶解,注入50ml 容量瓶,稀至刻度。
3) 配制盐酸溶液50ml HCl 溶液(3.0mol ·dm -3
)于干燥、洁净的250ml 磨口塞锥形瓶中。
4) 将蔗糖溶液倒入另一干燥、洁净的250ml 磨口塞锥形瓶中,将50mlHCl 溶液迅速倒入蔗糖溶液中,同时开动秒表计时。
两瓶应来回倒几次,使溶液倒尽,并加塞混匀。
5) 迅速取少量混合液洗涤旋光测试管两次,在测试管内装满混合液,用镜头纸将测试管两端玻璃片擦干,迅速放入旋光仪内,测量第一个数据α1 ,同时记录时间,测定α1尽量在3min 内完成。
以后每隔2min 测一次。
至少测量至旋光度为负值(左旋)。
6) 将剩余混合液置于55℃水浴内保温30min ,然后冷却至实验温度测α∞ 。
7) 所测旋光角为室温下值,取平均值。
8) 充分洗净测试管,擦净后放回仪器盒,以防酸蚀。
洗净锥形瓶并晾干。
5 注意事项
1) 本实验用HCl 溶液作催化剂,如果HCl 溶液浓度改变,蔗糖转化速率也会变化。
2) 为了获得α∞,将溶液置于50~60℃的水浴内恒温,注意温度不能高于60℃,
否则会产生副反应。
3) 测试中有酸,旋光测定管使用后,应确保充分洗净,以防止金属部分腐蚀。
6 数据记录及处理
1)列表记录实验条件、时间t及相应旋光角αt,会出αt -t曲线。
2)以ln(αt-α∞)对t作图,根据(7)式斜率的反应速率常数k,并计算半衰期t1/2.
编号 1 2 3 4 5
时间/min 1.00 3.00 4.42 6.00 7.50
旋光角/度19.9 14.54 11.3 9.95 8.65
3.1875 2.9375 2.7491 2.6588 2.5634
6 7 8 9 10 11 12
8.50 10.00 11.33 12.50 13.50 15.00 16.50
7.55 6.45 5.56 4.78 4.1 3.1 2.4 2.4748 2.3776 2.2915 2.2093 2.1317 2.0055 1.9065
13 14 15 16 17 18 19
18.00 19.17 20.17 21.33 22.00 22.50 ∞
1.635 1.12 0.71 0.25 -0.1 -0.57 -4.33 1.7859 1.6956 1.6174 1.5216 1.4422 1.3244
αt-t图线:
将αt依次带入,得到ln(αt1α∞),再以t为横轴,为ln(αt-α∞)纵轴作图得下图:
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使用了旋光仪,学习了旋光度在测量溶液浓度方面的应用,
对于实际操作而言:分解反应一直在298K的恒温槽中进行,测试管在不进行测量时也一直放置在298K的恒温槽中保温,因此反应温度和测试温度都达到了实验要求。
在进行了3次测量以后,我组发现恒温槽温度略高于其标定的25℃,我组由此更换了恒温槽以确保实验准确,所以我组尽量在初值误差对测量造成明显影响之前完成测量。
因为实验前预习的较充分,对实验的大致步骤较为清楚,所以实验过程没有出现目的不明确的情况。
实验是理论的坚实基础。
只有在实验中探索和发现才能有收获。
思考题:
(1)计算理论值。
(2)解:
a∞=a m Mlc 又因为两旋光度数据:0.92×10-2、-1.60×10-2(rad*m2*kg-1)
得:α∞=(αm(葡萄糖)·M(葡萄糖)+αm(蔗糖)·M(蔗糖))·l·c
=(0.92e-2ra·m2·kg-1X1000X180g·mol-1-1.60e-2 rad·m2·kg-1X1000X180g·mol-1)x0.1mx(10g/342 g·mol-1/0.05l)
=-0.07158
考虑到反应物有水,产物浓度会变高,所以与实际情况吻合。
(2) 配制蔗糖溶液时为什么使用精度0.1g的天平,而无需使用精度为0.0001g的天平?答:蔗糖需要10.0g,即要求使用精度为0.1g的天平。
使用高精度天平步骤繁杂耗时长。
(3) 两溶液混合时,可否将蔗糖溶液往盐酸溶液里加入?为什么?
答:不可以。
若将蔗糖倒入盐酸,在倒入时,开始少量的蔗糖溶液进入盐酸溶液,少量的蔗糖溶液在浓度相对较高的H+离子下很快反应,导致旋光度骤降,实验无法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