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一、目标与任务到2014-2017年,学校完成4个平台的建设,建成适应抚顺市地方经济发展及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的高标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数据资源,并以数据中心为依托,全面整合教学、科研、管理及生活服务领域的信息资源与应用系统,建成先进的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多媒体管控系统,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不断提升信息化辅助决策能力,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形成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面向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校园生活的实际要求,建设高水平的智能化校园、IT环境和先进网络文化。

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信息化促进教学发展。

我院数字化校园打造成一个服务地方的“教育信息港”。

1、建设目标利用三年的建设时间,打造“4231”工程,即完成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数字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平台、数字化管理平台、多媒体教学平台4个平台建设;开发数字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2个系统;完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机房、录播教室3个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通过整合各级教育资源打造一个服务抚顺地方经济发展的“教育信息港”。

图1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目标2、主要任务2.1校园网基础设施平台建设1)建成一个覆盖全校的万兆核心、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建成覆盖面全校的地下通信管井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

实现与Internet的安全可靠互连,提供两个以上ISP出口。

2)建设一个设施完善,环境稳定的中心机房。

3)建设一个基于“虚拟化”技术的高可用、高共享的数据中心。

4)建设一个覆盖全校各应用部门的集身份认证、消费、管理于一体的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校”。

2.2数字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平台建设1)开发一个集数据资源管理、学生自主学习、虚拟仿真实训、校企合作教育培训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各专业主体教学环节的数字化操作。

2)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现有各类网站资源,构建信息资源社区,利用资源社区构建资源平台,丰富网络资源。

鼓励并引导教师参与信息化资源库建设。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实训资源建设、校园网络文化资源三大“资源池”。

打造一只技术过硬的数字教学资源开发、运维团队。

2.3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1)遵循国家与行业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数字化校园数据标准,为未来各应用系统的衔接与扩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各类应用系统的需要,建立统一的认证、门户系统,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提高数字化资源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满足各类用户对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

3)根据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开发一套实用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办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舍务管理等各类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并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互通与共享,为学校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4)建立涵盖学校各个部门的站群系统,提供各部门的信息发布,并实现各站群系统与各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

2.4多媒体教学平台1)标准化多媒体教室改造在我院现有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造,并使之与一卡通系统进行衔接,实现多媒体教学、视频监控、门禁、考勤等多种功能。

2)计算机机房建设在我校现有机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增加机房管控软硬件建设,并配合一卡通系统的应用,实现计算机机房的远程管理、统一部署;实现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上机等多种功能。

3)录播教室建设在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建立一间录播教室,实现课堂教学场景和过程的录制,并支持课堂教学实况的网络直播。

二、建设成效1.校园网基础平台设施建设成效1.1建成了设施完善、覆盖全面的基础有线网络平台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建成了覆盖全校的地下管网系统两套,共铺设光缆90余条,有线信息点10000多个、建设无线信息点1200多个,现有网络信息点8000多个,完成了整个校园的有线覆盖和除教学区外的无线覆盖。

优化、完善了中心机房的环境条件。

更新了UPS 电源系统,新增了专用机房精密空调,实施了机房电气系统和安防系统,提升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化了校园骨干网络结构。

主干网更新,新增网络出口路由器、汇聚交换机、FC交换机等设备,采用了多链路负载均衡技术,增强了校园网的综合应用实力。

增加了网络带宽。

提升了校园网访问速度,学校出口总带宽10.5G,拥有三大运营商的出口资源。

建成了数据中心所需的存储及配套硬件设备。

新增了1组刀片服务器、30TB容量的高端存储空间、200TB低端存储空间。

通过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和存储进行虚拟化管理,实现了学校应用业务、关键数据的集中存储、集中备份和集中管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硬件基础保障。

完善了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成了完善的防火墙系统,身份认证计费系统、网管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实现了单点登录和统一身份认证,为校园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1.2与运营商合作,实现校园有线网络与运营商无线网络无缝融合,开创校企合作新模式2015年,学校与辽宁联通抚顺分公司合作,联通公司投资350万元以学校现有网络为基础,建设了覆盖学校办公区、生活区的无线网络系统。

新建成的无线网络系统实现了与校园网的无缝融合,通过基于场景的无线部署方式,提供学校不同场景的信号良好覆盖,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网络加速设备,外网资源内网化,并且提供热点资源的门户系统,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库,从而进一层度的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减轻出口带宽压力;通过现网认证系统与无线设备进行配合,实现分区域的认证方式,提供每个场景、区域的用户使用体验,并且规划安全策略,管控用户的上网行为及准入策略;通过专业的防代理设备,对用户接入信息进行集中管控,杜绝代理情况,实现一机一号的使用效果,提升网络安全性,保证学校网络运营;通过行为管理设备与认证系统进行配合,实现对于公共对外区域的认证方式符合网络安全标准的多种认证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运营策略;通过现网的高性能核心设备无线的用户网关上收,实现全网有线、无线统一架构,扁平化网络,实现真正的极简网络。

新建成的无线网络为我校未来校园内的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终端的教学、管理等数字化应用的实现和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建成了功能全面、校园一卡通应用平台图2校园网络拓扑图与辽宁移动公司抚顺分公司合作,共同建设校园一卡通应用平台,实现图书借阅、水控、电控、门禁、车辆管理、消费、圈存等覆盖全校多个应用部门的一卡通应用功能。

图3一卡通业务图表1校园网基础平台项目预算进度及完成情况统计表序号建设内容主要功能要求计划进度经费预算(万元)完成情况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万兆核心、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实现校园网络出口安全、日志、认证计费等功能,实现重点区域的无线覆盖及校园监控等功能。

2013-2014年与新校园建设同期完成基本硬件设施的采购、安装调试工作2014-2016校园网络运行维护与完善、升级。

500100%2中心机房建设进行中心机房整体装修、布线、防雷、温控、湿控等2014年与抚顺移动公司合作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90100%3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基于主机“虚拟化”技术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建设统一存储的存储系统、及备份系统,满足未来数字化校园软件建设的数据中心需求。

构建安全的数据中心。

2014年与与抚顺移动公司合作,建设数据中心硬件环境。

2014-2016年配合数字化校园建设边运行、边调试、边使用。

160100%4校园一卡通建设实现自助圈存、门禁、考勤、消费、图书借阅、身份识别、水控、电控等功能。

2014年与抚顺移动公司合作建成覆盖全院的手机一卡通系统。

2014-2016年逐步实现一卡通系统与部分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对接。

270100%2.数字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平台建设2.1数字教学资源应用管理平台系统建设本着“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不断完善”的原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充分考虑学校各专业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建设一个适合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资源应用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以下主要功能:1)辅助教学功能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改革、丰富教师教学手段的作用,该系统为教师提供简单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课程讨论、教学资源上传、下载、在线作业、学生学习行为统计等功能,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2)自主学习功能为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该系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堂、课程资源下载、在线提问、在线测试等学习功能,并可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搜索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

加大有助于学习、健康向上的多媒体资源的建设力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合理引导。

网络电视、虚拟学习空间等逐步启动,多媒体点播等内容健康的娱乐资源建设进一步加强。

融合各类学习网站、学习平台及学习资源,为学生课余提供在线学习、个性化学习,形成课余学习档案,监督考核学习,形成全方位、个性化的课余学习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图4云扬网络教学平台3)虚拟仿真实训功能与地方企业合作,建设了以现代化工厂为背景的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环境,加强网络课堂、网络实验、网络实训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学校实际的发展需求和专业特点,建设符合辽宁信息化发展标准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

解决学校实训环境不足的问题。

同时实现平台与我院现有虚拟仿真实训环境的对接,使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远程虚拟仿真实训的操作。

4)校企教学合作功能为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企业可以实时向学校发布技术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用人标准信息、毕业生反馈信息、岗位技能标准和职业素质要求等,并实时反馈教师在企业实践、研发情况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全程参与和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实时向企业发布职业教育和前沿技术信息、专业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和培训信息等,与企业共同研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措施,及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员工培训、研发服务和专业人才,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的经营效益。

通过该系统使校企在紧密合作中实现“双赢”。

图5国泰安网络教学资源平台2.2数字资源开发团队建设1)启动全院师生员工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为了提高全院师生员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立和完善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普及和推广机制,启动了全校师生员工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将教职员工信息化应用能力纳入到学校考核系统,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与推广。

通过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图6校教师近年来部分获奖证书2)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建设了一支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了信息化建设人员岗位职责,加强了教学科研与信息化建设的融合,吸纳优秀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鼓励教师从事信息化系统研发,大力推广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使项目化教学体系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