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高级技师理论考试答案卷(C 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
3.本份试卷共 6 道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5道题,每题1分,共15分) 1、计算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各分段长度b i 的公式为B i =22ii a K +。
2、承力索超拉标准是:超拉张力等于额定张力×1.6。
3、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在两转换柱中部_1/3跨距__范围内两接触线等高。
4、全面质量管理C 阶段,就是对照__计划__检查实施的情况和效果。
5、接触网负载分为垂直负载、水平负载和合成负载三类。
6、泄漏距离,即沿绝缘子表面的__曲线展开长度_。
7、在电气化铁路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高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 。
道口两侧不宜设置接触网锚段关节,不应设置锚柱。
8、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 6500 mm ;9、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应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采用 电话闭塞 法行车。
10、对接触网的巡视、较简单的地面作业可以不开工作票。
11、不能采用V 形天窗进行的停电检修作业,须在垂直天窗内进行,其地点应在接触网平面图上用红线框出,并注明禁止V 形天窗作业字样。
12、160km/h 及以下区段的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_550-800_mm 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13、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有: 经验估工法 、 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和技术测定法。
14、整体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 ±2 mm 。
15、CIMS 包含的内容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 和 计算机辅助管理 。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5道题,每题1分,共15分) 1、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B)mm 计算。
A 、50;B 、100;C 、150;D 、200 2、互感系数与下列哪个因数无关(C )。
A 、两线圈的匝数;B 、两线圈的相对位置;C 、两线圈的绕向;D 、两线圈的周围介质 3、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等于干闪电压(B)倍。
A 、0.5; B 、1.5; C 、2.5; D 、3.54、软横跨横向承力索采用镀锌钢绞线时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C)。
A 、2.0; B 、3.0; C 、4.0; D 、5.05、接触网链形悬挂的计算负载分为(D)两种。
A 、接触线和承力索的重量;B 、接触线和承力索的覆冰重量;C 、风负载和冰负载 ;D 、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 6、钢柱基础螺栓间距误差不得超过(D)mm 。
A 、±5; B 、±4; C 、±3; D 、±2 7、位于基本站台上的软横跨支柱的侧面限界一般为(D)。
A 、2.5m ; B 、2.8m ; C 、3.0m ; D 、5.0m8、硬横跨梁安装应呈水平状态,其梁底面距最高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C)。
A 、±100mm ; B 、+100 -50mm ; C 、+100 0mm D 、±200mm 9、在工频交流电路中,电路的性质取决于( C ) A 、电路外加电压的大小; B 、电路的连接形式; C 、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 D 、以上都不对10、已知某元件上,V t u )120314sin(22︒+=,A t i )80314sin(242︒+=,则该元件为(A ) A 、电容; B 、电阻、电容; C 、电阻、电感; D 、电感11、四显示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一个绿灯,表示前方有( C )个闭塞分区空闲。
A 、1 B 、2 C 、3 D 、4 12、应力与内力有什么不同?(D )A 、内力大于应力;B 、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C 、内力为矢量,而应力为标量;D 、应力是一个进一步精确描写内力分布情况的物理量,它们的量纲不同。
13、应用单位载荷法算出构件上某点处的位移是什么位移?(C )。
A 、是该点的总位移;B 、是该点在某方向上的位移分量;C 、是该点沿单位载荷方向的相应位移;D 、是该点的实际位移 14、下列属于接触网静态检测的项目是(A ) A 、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B 、接触线高度、坡度;C 、接触线拉出值、跨中偏移值;D、接触压力15、Y型弹性吊弦用于(D)处A、软横跨定位;B、转换柱定位;C、中间柱反定位;D、中间柱正定位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0道题,每题1.5分,共15分)1、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由(ABC)要素决定A、力偶矩的大小;B、力偶在作用平面内的转向;C、力偶的作用面;D、力偶的推动2、防雷设备主要分为(CD)A、屏蔽网;B、接地体;C、接闪器;D、避雷器3、对接触网的检查可分为(ABCD)。
A、状态检查;B、功能检查;C、非常规检查;D、全面检查4、弓网关系要求接触网必须具有(ABD)。
A、稳定的空间结构;B、稳定的动静态特性;C、足够的弹性;D、足够高的波动速度5、受电弓与接触线在电气方面和机械方面都是(ABC)A、相互依赖;B、相互作用;C、相互制约;D、相互独立6、受电弓的最大振幅与受电弓的(AC)有关。
A、性能;B、工作范围;C、归算质量;D、抬升量7、下列接触网静态检测项目中属于3年1次的是(BCD)A、非长动隔离开关;B、软(硬)横跨;C、接地电阻;D、接触线全面磨耗测量8、腕臂支持结构可分为(CD)支持两大类。
A、拉杆;B、压杆;C、刚性;D、柔性9、接触网的电分段可分为(AB)电分段。
A、横向;B、纵向;C、专用线;D、折返段10、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用(BCD)表示。
A、过电压;B、干闪络电压;C、湿闪络电压;D、击穿电压四、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下面改正。
16道题,共24分)(√)1、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10KV以上至11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3000mm。
改正:(√)2、V形天窗更换火花间隙、检修支柱下部地线,可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
改正:(×)3、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60<ν≤200km/h的区段,接触网最小综合张力为25KN。
改正:在列车运行速度为160<ν≤200km/h的区段,接触网最小综合张力为30KN。
(×)4、软横跨节点9用于中间站台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索的绝缘。
改正:软横跨节点9用于中间站台软横跨下部定位索的绝缘。
(√)5、160km/h以上区段,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1m。
改正:(×)6、接触线架设张力应根据线材材质、额定张力等因素选取,且不应小于绕线张力,架设张力偏差不得大于10%。
改正:接触线架设张力应根据线材材质、额定张力等因素选取,且不应小于绕线张力,架设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
(×)7、作业平台上有人作业时,检修作业车移动的速度不得超过15km/h,且不得急剧起、停车。
改正:作业平台上有人作业时,检修作业车移动的速度不得超过10km/h,且不得急剧起、停车。
(√)8、路用列车或线路施工机械进入施工地段时,应在施工防护人员显示的停车手信号前停车,根据施工负责人的要求,按调车办法进入指定地点。
改正:(×)9、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其钢芯若断股,可不切断重新接续。
改正:承力索用钢芯铝绞线或铝包钢绞线时,其钢芯若断股,必须切断重新接续。
(×)10、整体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5mm。
改正:整体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
(×)11、向施工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时,列车进入封锁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调度命令和出站信号。
改正:向施工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时,列车进入封锁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调度命令。
(√)12、对单开和对称(双开)道岔,160km/h及以下区段的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550-800mm的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改正:(√)13、对于并接式电连接线夹,电联结线应伸出线夹外10-20mm。
改正:(√)14、定位管上定位环的安装位置距定位管根部不小于40mm。
改正:(×)15、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远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改正: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16、支柱的侧面限界应符合规定,允许误差+100mm、-60mm,但最小不得小于《技规》规定的限值。
改正:五、问答题(5道题,每题3分,共15分)1、接触线高度(最高高度、最低高度)是由哪些因素、原则确定的?答:接触线最高高度时至在接触线最大负驰度时,接触线与两轨顶面连线的垂直距离。
接触线最高高度是根据电力机车受点弓的工作范围决定的。
接触线最高高度不得大于6500mm。
接触线最低高度是指在接触线最大正驰度时,接触线与两轨顶面连线间的垂直距离,它是由货物列车最大允许装载高度及接触网带电部分距最高装载货物的绝缘空气间隙等因素决定的。
2、接地线安装方式有哪几种?答:(1)接地线直接接至钢轨。
(2)在有信号轨道电路大地的区段,接地线接至扼流变压器线圈的中点上。
为减小接地线对轨道电路的影响,当接地线对大地的电阻小于100欧时,应在接地线与牵引轨间串接火花间隙。
(3)回流线、保护线接扼流变压器线圈中点或牵引轨。
(4)架空地线接至接地极。
(5)双线地线可直接接钢轨,在有轨道电路的区段宜采用一组串联火花间隙接至钢轨上,另一组接至接地极上。
(6)接地线接至接地极上。
3、何谓软横跨的负载计算法?说明其简要步骤?需实测的参数有哪些?答:软横跨的负载计算法,是以实际结构的标准形式为依据,以实际负载为基础,以安装后的受力状态为前提,由负载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计算的方法。
负载计算法的步骤为:(1)确定各股道悬挂点负载(2)测量现场支柱状态及横向跨距(3)输入原始实测数据(4)计算安装结构参数(5)确定最短吊弦位置(6)求算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度(7)计算吊弦长度(8)计算出上部及下部定位索长度。
需实测的数据有(1)侧面限界CX1、CX2(2)两支柱间的横向跨距L、(3)不等高悬挂或不对称悬挂,由横向承力索最低点分别至两悬挂点的水平距离l1、、l2(4)支柱结构的斜率和调整倾斜度之和δ1、δ2(5)偏移距离d1、d2(6)基础面至正线轨面的高差s1、s2(7)横向承力索的驰度f1、f2(8)相邻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a1、a2…an 4、为什么临时地线应装设在牵引轨上?答:(1)临时地线必须装设在牵引轨上,当有轨道电路图时应按图纸安装,没有图纸时,临时地线应与支柱上固定地线所连接的钢轨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