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

2016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

2016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若干意见》共分七个部分:
、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二、准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三、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四、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六、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七、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完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

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
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
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

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
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国发〔2016〕22 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8 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6 号)、《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59 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16〕88 号)的规定,对这次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套改年限的计算
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套改工资的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简称学习年限,下同)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 年以来除试用期外不计考核等次或不称职的年限。

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在大专及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

工作年限与学习年限不得重复计算。

在这次工改期间,任何地区、部门、单位一律不得更改参加套改人员的工作年限。

(一)工作年限。

从本人参加工作当年起计算(只适用这次工资制度改革)。

例如,1996 年参加工作的人员,如实际工作时间没有间断,截至
2016 年的工作年限为11 年。

1.折算的工龄不计算为套改工资的工作年限。

2.如工作年限有间断,按规定合并计算的,其当年只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

例如,某
工作人员,于1968年7月参加工作,该同志工作后,因其他原因,按规定应扣除不计算工作年限的间断时间3年零8个月,从1968年7月向后推算,其计算工作年限的起算时间为1972年3月,按当年起算,工作年限为
35 年。

(二)学习年限。

工作人员的学历和在校学习年限,均以档案记载为准。

其中:
1. 按国家规定因组织原因延长在校学习时间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其延长的学习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 由组织抽调提前参加工作或在校学习期间应征入伍,按规定取得了毕业证书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应将抽调或入伍前在校学习的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因冤假错案离校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应将离校前在校学习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

2. 因休学、留级、留校察看等原因延长在校学习时间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其延长学习的时间,不计算为学习年限; 经过预科班学习后直接转入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学习的毕业生,其在预科班的学习时间,不计算为学习年限。

3.大学专科及以上结业生不计算学习年限,其中,已取得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后,再进入高一学历层次学习未毕业的结业生,按原已取得的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的学历及规定的学制计算学习年限。

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其未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计算为学习年限。

其中,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 长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

5. 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和自学考试的毕业生,其学习年限,大学专科毕业生按两年计算,大学本科毕业生按四年计算,如实际学习时间短于上述年限的,按实际学时间计算。

参加工作前已在电大、夜大、函大、职大学习和进行自学考试的人员,参加工作后经继续学习考试而取得大学专科、本科毕业证书的,其学习年限分别按专科两年、本科四年减去参加工作后至取得毕业证书时已计算的工作年限计算。

例如,某工作人员参加工作的当年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其学习年限计算为一年。

又如,某工作人员1998年参加工作,1999 年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不计算学习年限。

二、套改工资的职务及任职年限
套改工资的现任职务(岗位),以2016年6月30日本人所任(聘)的职务(岗位)为准。


职年限,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按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正式任命
(聘用)通知的时 间或任命(聘用)通知、文件明确的任职(聘用)时间开始计算;专业技术人员按专业技术 职务的
聘任时间开始计算;技术工人按任现技术等级起薪时间开始计算。

(一)工作人员现任职务(岗位)低于原任职务(岗位)的,其原任较高职务(岗位)的年限合 并计算为现任职务(岗位)的任职年限。

(二)公务员在同一职务层次担任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时间,
合并计算为同一职务层
次的任职年限。

(三)在任职(聘任岗位)期间,工作年限有间断的,其间断的时间不计算为任职年限。

(四)任职年限有间断,按规定合并计算的,其当年只能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

例如: 某副处级干部,曾在1990年12月至1993年10月任过副处级职务2年零11个月,因 降职等原因不再担任副处级职务, 后又于1998年12月任副处长至今,从1998年12月 向前推算,任副处级职务的起算时间为 1996年1月,按当年起算,任职年限为 (五)曾被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现任职务为科员的, 聘任为助教(助理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与任科员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 定只限于这次套改工资时使用, 下同);现任职务为副科级的,将原聘任为讲师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任副科级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 ;现任职务
为正科、
副县(处)级的,将原聘任为副教授(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任正科、副 县(处)级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 ;现任职务为正县(处)级的,将原聘任为教授 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任正县 (处)级职务的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

(六)在这次工改时,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 (单位)工作人员,担任机关
"三定"方案或县级及以上党委组织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设置的领导职务的,
执行领 导职务工资标准,担任非领导职务的执行非领导职务工资标准。

其中:
1.担任人大常委、政协常委或政协委员职务的,按机关原任职务确定职务工资。

11年。

将原 (此规 (中级)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