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各市乡村教师工资调整方案
2016-2017各市乡村教师工资调整方案如下
据了解,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颁布以来各地实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2015年上半年,22个省份中已有20个省份实施乡村教
师生活补助,其中有14省份的实施县基本实现了乡村学校全覆盖。
截至2015年上半年,22个省份中已有20个省份实施乡村教师
生活补助。
总体上,已经实施的地区,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的受益
面相对比较广,分别达到了90%和78%,其中有14省份的实施县基
本实现了乡村学校全覆盖。
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许多省份的补
助政策不只针对连片特困地区县,而是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使更
多的乡村教师从中受益。
广西补助对象除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外,还包括其他地区的教学点。
江西补助对象为全省范围内的山区、库区、湖区等相对艰苦边远地区的农村屮小学。
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宁夏等省(区)补助对象为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下学校。
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实施地区覆盖率较高。
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
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方面,推出的举措有:依法依规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和农村教师帮扶计划,切实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加强农村教
师编制管理,依据有关规定,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对
村小学、教学点编制进行动态调整,重点解决农村学校音体美和信
息技术及外语教师不足、部分学校缺编问题,确保农村学校开全开
足国家规定课程;职称(职务)评聘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在全区城乡
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保持总体平衡的基础上,专业技术中、高级
岗位设置向农村学校倾斜,执行省定最高岗位结构比例,农村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条件适当放宽。
升级“乡村教师”待遇推进信息化教育
四川省将继续施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轮岗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内蒙古今年启动实施盟市(高校)优秀退休教师对口支援乡村教育计划,以期改善贫困旗县(市区)乡村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及整体水平
偏低的状况。
实践证明,精准教育扶贫,教育信息化大有可为。
湖北表示今年将继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争取实现全省中小学宽带接入全覆盖,通过“互联网+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孩子共享优质资源。
同样运
用信息与教育扶贫深度融合的还有甘肃、江西、四川、湖南省。
其中,四川省甘孜州目前已经实现了小学植入式、初中录播式、高中
直播式远程网络教学全覆盖,开展网络教育的中小学校共70所,组
班635个,网班学生达到29984人。
扩展阅读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一、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规模适当,结构合理。
合理规划乡村教师队伍规模,集中人财物资源,制定实施优惠倾斜政策,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加强乡村
地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优化乡村教
师队伍结构。
——提升质量,提高待遇。
立足国情,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打出组合拳,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
发力,标本兼治,加强培养补充,提升专业素质,提高地位待遇,
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
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
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
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
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主要举措
(四)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
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
合的方式核定。
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
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
部门备案。
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
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
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
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八)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
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
省(区、市)、县(市、区、旗)
要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
各省级人民政府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
予以表彰。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
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在评选表彰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
进个人等方面要向乡村教师倾斜。
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
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
育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实施
(二)加强经费保障。
中央财政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渠道,重点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
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要把资金和
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切实用好每一笔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要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省、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要制订实施办法,把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将本计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
请各省(区、市)于2015年底前,将本省(区、市)的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