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临床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兽医临床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兽医临床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兽医临床病理解剖学】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目录
一、尸体剖检 (4)
(一)概述 (4)
1概念 (4)
2目的 (4)
3 意义 (4)
4病理剖检的、步骤 (4)
5尸检方法和顺序 (5)
6尸检记录与报告编写 (5)
(二)鸭的剖检 (6)
1器材 (6)
2 实验药品 (6)
3实验 (6)
4 实验方法及步骤 (6)
(三)猪的剖检 (9)
1 实验器材 (9)
2 实验动物 (9)
3 实验方法和步骤 (10)
二、取材与固定 (14)
(一)概述 (14)
1取材 (14)
2固定 (14)
2 实验方法和步骤(鸭) (15)
三器官组织病变的识别 (15)
1 肺脏 (15)
2 淋巴结 (16)
3肝 (1)
6
4肾 (1)
6
5心 (1)
7
6脾 (1)
7
四、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和染色 (17)
(一)实验目的 (17)
(二)过程 (17)
1固定组织的取材和准备 (17)
2脱水 (19)
3 透明 (19)
4 透蜡 (20)
5包埋 (20)
6修块 (21)
7玻片处理 (21)
8 切片 (21)
9展片 (22)
10捞片 (22)
11 烘片和烤片 (22)
12染色 (23)
五、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 (25)
(一)制片存在的问题 (25)
(二)切片分析 (25)
1禽白血病肿瘤 (25)
2实质性心肌炎 (28)
3肺淤血 (30)
4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31)
5脾凝固性坏死 (32)
一、尸体剖检
(一)概述
1概念
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解剖的有关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变以诊断的方法。

2目的
尸体剖检观察死畜生前的各器官病变,通过科学的分析推断,得出符合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3 意义
1)是最客观、迅速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剖检可方便、直接、客观地观察到脏器的变化。

故此法为目前最常用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

2)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

剖检可以验证前者。

3)提供医学科研的素材,促进医学发展。

动物病理模型、药物及治疗试验等。

4)促进病理教学和学科发展。

(意大利的莫尔加尼根据700例病人的尸检记录写成了《疾病的部位和原因》一书)
4病理剖检的方法、步骤
4.1剖检前
1)仔细阅读送检单,了解基本情况(发病、治疗、死亡情况等),以确定能否剖检。

如能,则进行下一步。

2)准备剖检器械及药品
刀、剪、镊、锯等;来苏儿、新洁而灭、碘酊、固定液、酒精、福尔马林等。

3)选择剖检地点
最好在室内,以利于消毒控制;野外应选择人畜少到、高处、远离水源的地方,方便就地掩埋。

4)尸体清洗和消毒
先用水或消毒液清洗尸体表面,防止体表病变被污泥等覆盖和剖检时体表尘土、羽毛扬起。

特别是死于传染病的尸体,要慎重做好防疫措施。

4.2 剖检中
1)注意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保证皮肤无伤口等。

2)取材要轻
防挤压,避免材料的人为变化。

4.3 剖检后
场地,运输工具、解剖器械等消毒处理;废弃物、尸体、垫料和被污染的土层撒上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后深埋或焚烧。

5尸检方法和顺序
全面系统尸检时,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常规要求剖检时,根据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疾病规律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总之,剖检方法和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常采用的剖检顺序如下:
1)外部检查:营养状况、皮肤被毛、天然孔、可视粘膜等。

2)内部检查:皮下、胸腹腔等检查。

3)内脏器官的取出和检查(腹腔、盆腔、胸腔、颅腔、口腔和颈部、鼻腔、肌肉关节、骨和骨髓)
6尸检记录与报告编写
6.1记录的重要性
是剖检报告的重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要求其内容完整、详细、客观、如实;最好边剖边记;忌用专业术语;若眼观正常则记录为未见眼观变化。

6.2报告的组成
通常由四部分组成:概述、剖检所见、病理解剖学诊断、最后诊断
6.2.1概述
记载动物主人,动物的性别、年龄、特征、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死亡日期和时间,剖检日期和时间,剖检号数、剖检人、记录人等。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其中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要扼要记载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发病经过及诊断和治疗情况。

?
6.2.2剖检所见
以尸体剖检记录为依据,按尸体所呈现病理变化的主次顺序进行详细、客观的记载,此项可包括肉眼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剖检时所作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检查材料也要记载。

?
6.2.3病理解剖学诊断
根据剖检所见病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病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

阐明动物发病和致死的原因。

6.2.4疾病诊断
结合病理学变化以及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对动物疾病作出定性。

(二)鸭的剖检
1实验器材
尸体剖检器械一套(解剖刀眼科剪镊子)、搪瓷盘、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服、脸盆、广口瓶、冲洗设备
2 实验药品
新洁尔灭、固定液(10%福尔马林)
3实验动物
鸭(3周龄)
4 实验方法及步骤
4.1外部检查
从笼子里取出一只小鸭,观察其精神状态和皮肤、冠、髯、毛、爪、天然孔等,发现其精神活跃,除脚鳞有出血和肛门外有少量黄绿色稀粪外,其他均无明显病理变化。

4.2 处死
4.2.1方法
在鸭颈部的左侧用手术刀划开一道小口,用手撕开皮肤,找到颈静脉,割开颈静脉后倒提鸭身放血。

4.2.2注意事项
1)选择左侧开刀是因为右侧颈静脉离食管较近,容易割到食管。

2)放血时注意不要用手用力挤压鸭身,防止局部器官放血不全或造成人为损伤,与死前病理变化混淆。

4.3 消毒
将整个尸体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清洗、消毒,可以逆向梳理被毛,以使消毒液充分浸润到皮肤。

4.4 剖检
4.4.1腹腔的打开
将尸体背侧卧置于搪瓷盘中,从腹部下方向胸骨方向沿正中线剪开皮肤,然后用手将皮肤向两边撕开,充分暴露腹部肌肉。

从腹部下方呈U型剪开腹腔,剪断两侧肋软骨和剑状软骨后,即可充分暴露腹腔。

4.4.2 脏器的取出、检查
4.4.2.1腹腔和泄殖腔器官
1)肝
位于腹腔前部,分左右两叶,红褐色,质地脆。

无明显病理变化
2)胃和肠
将消化管从贲门处至大肠末端的部分取出,在搪瓷盘中展开,为发现有明显病理变化。

沿腺胃纵轴依次剪开腺胃和肌胃,可见有一些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残渣,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粘膜易脱落。

3)脾
位于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右背侧,呈三角体状,棕红色。

无明显病理变化。

4)肾
取出肠后,可见肾位于腰荐骨两旁和髂骨的肾窝内,前端达最后椎肋骨,每侧肾分前、中、后三叶。

一手用镊子提起后叶尾端的粘膜,一手用手术刀刀柄小心将肾与体壁分离,取出肾。

无明显病理变化。

5)腔上囊
椭圆形盲囊状。

无明显病理变化。

4.4.2.2 胸腔器官
1)心脏
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尖位于肝的左右叶之间。

无明显病理变化。

2)肺
略呈扁平四边形,不分叶,位于胸腔背侧的两边。

背侧面有椎肋骨嵌入,形成几条肋沟。

无明显病理变化。

4.4.2.3 头颈部器官
1)沿一侧喙角由口腔剪开食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2)咽的底部为喉,从喉部剪开气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3)撕开颈部皮肤,可见皮下从颈前部到胸部沿颈静脉呈链状分布有大大小小蚕
豆状的胸腺,左右各七。

4)在头盖骨上用手术刀划一个十字,在两个眼眶间、眼眶后缘各剪一刀,撬开头盖骨,暴露脑组织。

撕去硬脑膜,小心用手术刀刀柄从颅腔中取出大小脑。

以上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4.4.2.4 其他病理变化
在检查肠管时,发现肠管末端有一个直径2cm左右的黄白色球状物,与肠以结缔组织相连,捏之如囊。

切开瞬间可听到“噗”的一声,球状物迅速瘪下,有大量气体放出,囊内容物溢出,为淡黄色渣状物,气味刺鼻。

(三)猪的剖检
1 实验器材
尸体剖检器械一套(解剖刀眼科剪镊子锯子)、搪瓷盘、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服、冲洗设备
2 实验动物
仔猪
3 实验方法和步骤
3.1 外部检查
3.1.1皮肤
被毛较为光泽,皮肤红润,右后肢股部内侧有一直径2cm左右的囊肿。

3.1.2 天然孔
眼、鼻、口、肛门、外生殖器均正常无异物。

3.1.3膘情
较好
3.1.4 运动情况
左后肢跛行,跖部着地。

3.1.5精神状态
尚好,但由于处于应激状态,十分惊恐。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