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课程-企业常见个人所得税筹划思路和案例分析

税务课程-企业常见个人所得税筹划思路和案例分析

企业常见个人所得税案例分析及筹划思路
课程介绍:
年底将至,又到了企业发放奖金、福利和举办年会的高峰期。

在举办年会时,提供给客户的礼品和发放给员工的礼品有何种不同的税务处理?员工旅游和员工培训的实务区分要点有哪些?全国不同分支机构的话费报销有没有免税标准?
这些问题有些是企业在发放奖金福利时需要考量的,有些则是制定明年公司奖金福利政策时需要了解的。

铂略财务培训在此次的在线课程中,将为广大企业深度分析常见的九个个人所得税典型案例,包括:
-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餐饮、礼品和抽奖
-旅游和培训如何区分
-话费补贴的税务处理及各地区标准
-各类奖金和年终奖的发放形式对税收优惠的影响
-私车公用的三种不同操作与风险点
-非正式员工如何进行税务判定
-工作服、饮料、婚丧补贴等福利的合规操作
-差旅补贴的税务处理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各类商业保险的不同税务处理
在确保企业合规操作的基础上,提供新的筹划思路。

流程:
企业常见个税案例分析及筹划思路
案例一:内部员工和外部客户的餐饮、礼品和抽奖
根据Y公司的制度安排,每年年底都会为举办年会,宴请所有员工以及重要客户参加。

在每年年会中都会举行抽奖活动,所有员工和客户都可以获得价值不同金额的家电、现金红包等奖品,并且作为大奖,Y公司还将准备价值6000元的双人游机票。

同时,Y公司逢年过节还会为员工准备:
1) 向所有员工发放外购的食品和购物卡;
2) 已退休的原Y公司员工,每年过年过节也会获得Y公司发放的食品和购物卡。

请问:年会中的餐饮及抽奖礼物应如何缴税?员工和客户抽取奖品后的税务处理是否不同?企业发放的福利及购物卡应如何缴税?如果公司愿意承担抽取双人游机票的客户或员工的个税,是否会有税务风险?
案例二:旅游和培训如何区分
M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学习和提升,现对于员工的培训有以下的制度:
1)员工通过某些专业的资质考试后(如注册会计师等),公司会提供不同金额的现金补贴。

2)M公司每年会组织部门的专业交流与培训,培训期间的三餐、住宿等都由集团统一包揽。

3)高管人员参加MBA等课程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4)组织技术部门员工去海外关联公司进行考察学习,公司负责机票及住宿,并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

5)定期聘请外部顾问(包括中国籍和外籍顾问)为员工进行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内部培训。

请问:这些用于职工教育的费用及补贴,M公司会涉及哪些税的扣缴义务?相关人员是否需要缴纳个税?相应的费用能否在税前列支?向聘请的外部顾问支付
课酬时是否需要缴税?培训、会务、考察和旅游的税负有何不同,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案例三:话费补贴的税务处理及各地区标准
H公司由于业务的需要,业务部门的员工以及部分高管人员会有话费报销的情况,为了公司的管理,H公司制定如下的方案:
1)公司统一为经理及以上职位的员工购买公务手机,并根据电信的发票统一支付话费;
2)业务部门经理级别以下的员工,可以凭充值发票获得最高100元的话费报销。

请问:H公司话费补贴的方案是否妥当?分别需要缴纳哪些税?相关的人员是否会涉及个税的纳税义务?相关的费用是否能在税前扣除?H公司是否有更好的
方案?
案例四:各类奖金和年终奖的发放形式对税收优惠的影响
王先生是B公司的中国籍员工,其工资主要分为:
1)基本工资20000元/月;
2)月度绩效奖3500元;
3)季度绩效奖金3000元;
4)年底十三薪;
5)年终奖23000元。

其中季度绩效奖分别在2月、5月、8月和11月发放。

现公司要求对王先生的奖金发放进行筹划,请问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应如何筹划?
案例五:私车公用的三种不同操作与风险点
K公司的员工经常会出现私车公用的情况,现K公司拟定了如下两种方案以统一私车公用的管理:
方案一:需要私车公用的员工,应与公司单独报备,公司每月提供200元补贴,并且凭发票报销加油费、停车费、过路过桥费、维修费等费用。

方案二:员工与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自己的汽车以零元的价格出租给公司,每月凭发票报销加油费、停车费、过路过桥费、维修费、保养费等费用。

方案三:员工与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自己的汽车租给公司公用,员工每个月按照租赁项目去税务局代开租赁发票。

相关过路过桥费、加油费、停车费则凭代开的车辆租赁发票向公司报销。

请问:K公司哪种私车公用的方案更为合规?分别会涉及哪些税?相关员工是否需要扣缴个税?相关的费用是否能在税前扣除?
案例六:非正式员工如何进行税务判定
C公司是制造型跨国企业,除正式员工外,C公司还会有若干非正式员工,其中包括:
1)中国实习生和外国实习生;
2)兼职的美工和IT人员;
3)临时清洁工两名;
4)劳务派遣人员;
5)返聘的离退休人员,每月支付4000元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
6)C公司的几位技术专家延长离退休年龄,每月取得固定工资,和其他员工一样缴纳社保,并享受公司所有的规定的补贴;
7)同时,C公司有时会从境内其他地区的关联公司抽调一些员工作为某些新项目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相应地,C公司将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境内关联公司支付用的员工的部分成本(工资、补贴、差旅费用)。

请问:对于这些非正式员工,C公司支付的是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报酬?区分的控制要点有哪些?
案例七:工作服、饮料、婚丧补贴等福利的合规操作
G公司是大型生产型企业,目前根据公司的制度有如下的福利:
工作服:所有工厂的工人都配备春夏两套、秋冬两套,共计四套工作服;
饮料:每年6月、7月、8月提供自制冰镇饮料;
生活补助:符合特定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员工,根据情况,每月发放500-1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费;
其他津贴:所有员工的结婚、丧事、生育等特殊日子,G公司会发放一定的补助费用。

请问:G公司以上这些福利是否能在税前列支?获得福利及津贴的员工是否会涉及缴纳个税的义务?哪些发放形式可以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八:差旅补贴的税务处理
R公司对于员工的差旅制定了如下的政策:
1)由公司统一预定机票、车票及酒店;
2)差旅的餐费实行包干制度,一线城市每人每天150元,二线城市每人每天100元,员工凭当地的餐饮发票报销,超出部分由员工自行承担,不足部分可凭其他发票报销,与工资一并发放。

请问:餐费包干的部分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了避免员工那其他发票报销,公司可以设置哪些控制要点?
案例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各类商业保险的不同税务处理
A公司为全体正式员工购买如下保险,并托管在保险公司运营:
1)寿险、人身意外险、交通意外险
2)补充医疗保险
3)补充养老保险
4)为工作8年以上的员工子女和配偶,C公司也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或补充养老保险。

对于上述福利,根据公司政策均分为“企业缴费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

个人缴费部分直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

请问:年金和医疗保险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A公司对于这些福利有哪些扣缴的义务?根据公司政策,员工在离职时是否可以一次性提取已经缴纳的年金,这一政策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年金的不同缴存和发放方式会不会造成实际税负升高?
来源:/events.as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