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印尼语的单词可基本分为四个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功能词(质词)。
名词和动词可能以词根的形式呈现,但很多时候这两类的词是透过在其他单词上加派生词缀的方式而得的。
另以下有些出现ə的词,其ə在一般书写时会以e代替。
一般而言,在不及物动词中,主词在动词前;当有主语(Agent)和受词(Object)时,主语和受词的语序,也就是常被以“被动态”来称呼的这语序,是基本且最常见的语序。
主语和受词都是可省略的,甚至是可同时省略的。
以下是两种常见可省略主语或受词的状况:1)表达礼貌及对句子容的尊重像例如一个礼貌的店员可能会省略所有的人称代词,并以以下的方法向客人说道:2)当主语未知、不重要或可由上下文与情境得知时。
像例如你的朋友问你何时买下你名下的某房地产时,你可以下面的方法来回答:因此语态(和语序)的选取,是决定主语和宾语相对位置的方法,同时其选取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情境和话语风格。
强调马来─印尼语常可借由变换语序以强调某些事物,或表明某些事物为句中的焦点(focus),通常做为焦点的词置于句中的第一个位置,且其与后面的成份之间有个发音上的小间断:Saya pergi ke pasar kelmarin意即“我昨天去市场”─中性句型,或表明主词为焦点(强调“我”) Kelmarin saya pergi ke pasar意即“昨天我去市场”─强调“昨天”Ke pasar saya pergi, kelmarin意即“市场我昨天去了”─强调昨天去的地点Pergi ke pasar, saya, kelmarin意即“我昨天去了市场”─强调“去市场”的动作最后两种句型比较容易在口语中见到。
成份进行叠词等的方法来构造新词。
词缀多数的词根为名词或动词,可借由对这些词加词缀的方法来构造新词。
像例如masak(意即“煮”)这个词根加词缀后的形式有memasak(意即“煮”)、memasakkan(意即“为‧‧‧而煮”)、dimasak(意即“被煮”)、pemasak(意即“伙夫”)以及masakan(意即“餐点”)等即为其例。
很多时候,在加上前缀时,词根的第一个子音会发生变音的现象,像例如sapu(意即“扫”)变为penyapu(意即“扫帚”)、panggil(意即“呼喊”)变为memanggil(意即“呼唤、召唤”)和tapis(意即“筛”)变为menapis(意即“筛子”)等即为其例。
以下以ajar(意即“教”)为例,说明其词缀如何地改变此词的词义:•ajar = 教•ajar an = 教导(名词)•bel ajar = 研读、学习•meng ajar = 教导(动词)•di ajar = 受教(不及物动词形)•di ajar kan = 受教(及物动词形)•mempel ajar i = 研读•dipel ajar i = 被研读•pel ajar = 学生•peng ajar = 老师•pel ajar an = 主词•peng ajar an = 课程/道德教训•pembel ajar an = 学习(名词)•ter ajar = (意外地)教•terpel ajar = 受到良好教育的•berpel ajar an = 受教育的马来─印尼语有四种词缀,分别为前缀(awalan)、后缀(akhiran)、环缀(apitan)和中缀(sisipan);而这些词缀可分为名词词缀、动词词缀和形容词词缀等几种。
名词词缀为构造名词的词缀。
以下为名词词缀的几个例子:在r和l等流音前,前缀per-的r常消失不见,而在p、t和k前其r亦常不见,另在一些单词中,其使用peng-的形式;虽然这两者在形式上不同,但在语法书中这两者常被当成相同的词缀看待。
相似地,动词词缀为构造动词的词缀,动词词缀如下:形容词词缀即用于构造形容词的词缀:除了以上的词缀外,马来─印尼语亦使用来自梵语、阿拉伯语和英语等不同外语的词缀,像maha-、paska-、eka-、bi-、anti-、pro-等即为其例。
合成词马来─印尼语可借由将两个已存的词根组合在一起以构造新词。
当没有词缀存在时,合成词常常在书写上会分开写。
只当有环缀等成份存在,或这些词被视为固有的词汇时才会“缩合”在一起。
像例如kereta这个意为“车子”的字,和api这个意为“火”的字,组合在一起后就变为kereta api,其意则为“火车”。
同样地ambil alih (意即“接管”)即由ambil (意即“拿”)和alih (意即“移动”)这两个字所组成;但当有环缀使用时,各成份就会“缩合”在一起,像例如pengambilalihan (意即“接管(名词)”)即一例。
另外像kakitangan (意即“员工”)和kerjasama (意即“合作”cooperation)等一些单词,即使没有其他的词缀存在,在书写时其各个成份还是会合写在一起。
叠词马来─印尼语的叠词(Kata Ganda)多用以构造众数形名词,然而在某些时候不是这样,叠词有时会改变词义,或改变单词在句子中的用法。
马来─印尼语有四种叠词,它们分别为:•全词叠词(Kata Ganda Penuh)•部份叠词(Kata Ganda Separa)•韵声叠词(Kata Ganda Berentak)•词义叠词全词重叠是将整个字重叠的构词法,而重叠的两个成份间,在书写时加上连字号(-)以标明。
此形多半用以构造单词的众数形,像例如buku (意即“书”)这个字的重叠形即为buku-buku (意即“书(众数)”);而batu (意即“石头”)这个字的重叠形则为batu-batu (意即“石头(众数)”);然而像由kipas (意即“风扇”)重叠构造而成的kipas-kipas (意即“推进器”),以及由orang(意即“人”)重叠构造而成的orang-orang (意即“稻草人”)等,即重叠后词义发生改变的例外。
部份叠词亦用以构造众数,像daun (意即“叶子”)的众数形即为dedaun 。
这类叠词的各成份间无空格,亦不以连字符连接,它被视为一个单一的词。
batu (意即“石头”)这个字亦可藉韵声叠词的方法来构造像batu bata (意即“砖头”)之类的词。
这类构词法的主要目的是用以改变词义,而其形式是任意的,其成份可“黏”在一起或分开;然而此构词法亦可用以构造某些词的众数形,像sayur (意即“(盘中可见的)蔬菜”)其众数形即为sayur-mayur (意即“(捆成束送往市场的)蔬菜”)。
量词和汉语及其他许多的亚洲语言一样,马来─印尼语使用量词(penjodoh bilangan )。
另如下所见,satu 有个缩略形se- /s ə/以下这些是比较少用的若要表明类似英语不定冠词a的意思时,可不用量词,直接讲出该名词即可,故burung之意即“鸟”;而se-加量词的用法可表明“有一个如此的事物”之意:Ada se-ekor burung yang pandai bercakap. 有一只可以说话的鸟。
名词名词常见的派生词缀有peng-/per-/juru-、-an、ke-...-an和per-/peng-...-an等。
性马来─印尼语的名词没有性的区别,它只有部份的名词具有与该物相关的天然性别的含义;且就和汉语口语一样(汉语第三人称的性别之分仅存于书面语),马来─印尼语用相同的词汇指称任何性别的他者。
多数指称人的词汇都有不分别对象性别的形式存在,像adik这个词便可指“弟弟”或“妹妹”,也就是任意性别且年纪比自己小的手足;若要指名对象的性别的话,该些词便需与形容词连用,像例如adik lelaki之意即“弟弟”。
有些词汇本身带有性别的含义,像例如puteri这个词的意思为“公主”;而putera的意思则为“王子”;有此类分别的词通常为外来语借词(前例之puteri/putera即来自梵语)。
数马来─印尼语原则上不分单众数。
因此orang这个词可指“人”或“人们”。
很多时候一个名词的数量可透过上下文或数词及bəbərapa(意即“一些”)和səmua(意即“所有的”)等词的使用而得知。
叠词常用以强调名词所指称的对象多于一个。
然而叠词亦有其他的功能,像例如orang-orang 可指“所有的人”,而orang-oranga的意思则为“稻草人”(orang-orang亦可指稻草人);相似地,hati这个词的意思为“心”或“肝”,而hati-hati却为一意为“小心”的动词此外,不是所有叠字形的字都必定是众数的,像例如orang-orangan、biri-biri(意即“绵羊”)和kupu-kupu(意即“蝴蝶”)等皆为其例。
另有些叠字的两个成份并非完全相同,像sayur-mayur(意即“(各种的)蔬菜”)即为其例。
由词缀派生的集体名词(mass nouns)皆可算作众数,像pohon (意即“树”)与pepohonan (意即“植群、树”)、rumah(意即“房子”)与perumahan(意即“住房”)gunung(意即“山”)与pegunungan(意即“山、山脉”)等皆为其例。
代表数量的词置于名词前,如səribu orang(意即“千人”)、beberapa pegunungan(意即“山系”)和beberapa kupu-kupu(一些蛾)等皆为其例。
代词人称代词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它们被视为名词的一个子类。
人称代词时常省月,同时马来─印尼语在表达“你”的意思时有很多种方法。
很多时候可借由对方的、头衔和职称等来指称对方(就好比“此方要一起去吗?”或“小此要一起去吗?”之类的),而亲属关系,包括fictive kinship关系在,也是常用的;然而,马来─印尼语有单独用作人称代词的词存在,此外它亦有像ini(意即“这”)和itu(意即“那”)等的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马来─印尼语的人称代词分包含形和排除形,其中kita为包含形,表“你(们)与我(们)”之意;而kami为排除形,表“我们但不包含你(们)”。
在印尼语口语中,这两者的区别逐渐地模糊。
saya和aku是表“我”之意的两个主要形式,saya是其中较为正式的形式,而aku是用于朋友、亲人与爱人间的形式;此外,sahaya是saya较为古老或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
sa(ha)ya亦可用于表明“我们”之意,但在表明“我们”之意时,它常会与sekalian或semua(意即“全部”)等词连用,同时这形式没有如kita和kami般地包含形和排除形之分。
此外,人称代词还有hamba(意即“奴隶”、patek(用于平民称呼皇上时)、təman和kawan等形式存在。
马来─印尼语中有三个常用的指称“你”的字词,分别为anda(正式用语)、kamu(非正式用语)和kalian(意即“全部”,此词常用作“你”的众数形,此形有些不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