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旅游心理学(A 卷)及答案资料

最新旅游心理学(A 卷)及答案资料


第1页 共8页
第一页共 页
第2页 共8页
精品文档
1、下面不属于社会交往的“两个层面”的是(
)。
7、决定“信息传递强度”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
A.利益层面 B.人际层面 C.社会层面 D.认知层面
A.语言的轻重缓急 B.重复次数的多少
2、人的心里对人的行为起( )作用?
C.人际物理空间距离的远近
A.驱动
目标的行动过程。( )
经爆发的骚动?
学籍号
6、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来体现的,也是由无 5、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作为旅游企业的领导者,你如何才能调动员工
论何时何地的平起平坐来体现的。( )
的工作积极性?
7、游客会根据他们对导游人员的了解,自己私下来推断导游人员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 )
的其它方面肯定也不错,这属于知觉的 心理趋势。
4、旅游团队的发展性是指随着旅游活动的进行和旅游者相互交往的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反映 D.经验交流
深入,旅游团队这一群体的 会有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中心人物 C.松散程度
B.亚群体 D.集中程度
得分
评卷人
II.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得分)
得分
评卷人
V.简答题(共 5 题,每题 6 分)
1、旅游工作者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为旅游者提供
致的。( )


3、心理学认为态度的三种成分不一致是常见的。( )
服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更为深入地了解旅游者的心理? 2、作为导游员,怎样处理好与旅游团队“中心人物”的关系?
班级
4、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的工作绩效越高。( ) 3、为什么导游员必须对旅游团队中的“亚群体对抗”防患于未然? 5、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 4、导游员应该对游客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阻止正在酝酿中的或要平息已
C.权力型、利益型
D.地区型、社会地位型
2009 级旅游英语专业 科目:旅游心理学(A 卷) 6、用成人与成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分两个阶段;第一 第二 。
考试方式:考试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A.交谈、处理
B.沟通、商讨
题号 I II 分数
III IV V
VI VII IIX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10、管理学家认为群体中存在一定冲突是有利于整个群体发展的。( ) 反映,这个团主要有 4 个人组成。其中游客 A 非常急躁,候车、办手续、
以下由监考填写 违纪记录栏 1.代考
精品文档 2.夹带 3.传递夹带 4.
得分
评卷人
IV.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2 分)
第5页 共8页
结帐时,若稍需等候就很不耐烦;第二位游客 B 则相反,温和而稳重, 不苟言笑,不爱与服务员攀谈,说话做事慢慢腾腾;第三位客人 C 活泼 大方,面部表情丰富,爱说爱笑,显得聪明伶俐;最后一位客人 D
8、“心理自助”是人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自己的所
B. 求补偿、求解脱、求平衡
思所想所作所为来实行心理上的自我保护,其常见的方式有 。
C. 求新鲜、求补偿、求刺激
A.代偿、宣泄、合理化 B.替代、宣泄、合理化
D. 求解脱、求安全、求新鲜
C.补偿、宣泄、合理化 D.代偿、诉说、宣泄
2、旅游是旅游者的 现实,确是旅游工作者的 现实。
密精封品线文(档不答题)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籍号


姓名
以下由监考填写 违纪记录栏 1.代考 2.夹带 3.传递夹带 4. 监考签名
备注 精品文档
陕西教育学院
5、旅游团队中常见的“亚群体”有 和 两种亚群体。
2010--2011 学年第 II 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A.社会地位型、利益型 B.唯利是图型、地区型
5、旅游团队的松散性对团队成员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影响有 D.情绪比较稳定
( )。
10、可充当旅游团队的中心人物的有( )
A.少投入 B.多投入
A.领队
C.多顾忌 D.少顾忌
B.导游员
6、旅游需要的特征有( )。
C.全陪
A.对象性 B.驱动性 C.发展性 D.层次性 E.紧张性
D.代表全团旅游者与服务方进行交涉的旅游者
D.通过旅游来在旅游中保持必要的平衡
D.把“全程陪同”的幕后工作绝对保密
4、“第一印象”是人们初次见面时,通过双方的( )表面层次 9、挑选“中心人物”的标准主要有( )。
的认识而形成的人际印象。
A.交往能力比较强
A. 仪容、仪表
B.仪态
B.语言能力比较强
C. 言谈举止
D.说话方式
C.认知能力比较强
9、下列哪一项不是态度的特征 。
A.第一、第二 B.第二、第三 C.第二、第一 D.第三、第二 A.稳定性 B.对象性 C. 情感性 D.意向性
3、判断一位旅游者是否为旅游团队的“中心人物”依据是 。 10、由于总服务台对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使游客就认为这家饭店
A. 作用
B.头衔
C.地位
D. 身份
B.导向
D.目光接触时间的长短
C.制动
D.支配
8、如何才能在旅游者心目中为自己树立一个“旅游专家”的形象
3、旅游者的“求平衡”心理表现在( )。
( )。
A.通过旅游来纠正日常生活的失衡
A.严格遵守导游规程
B.通过旅游来获得尊重权
B.高度重视对全团旅游者的第一次正式讲话
C.通过旅游来增加自豪感
C.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最新情况
I.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 1、旅游者得“三求”心理有 。
C.辩论、争取
D.沟通、辩论
7、导游员对游客行为的调控是通过对游客认知过程的调控来实现的,
而游客认知过程的调控又是通过向其认知过程输送 而实现的。
A.调控信息 B.恐怖唤醒信息 C.理性解释信息 D.心理暗示信息
A.求赔偿、求安全、求平衡
精品文档
第3页 共 8 页
第4页 共 8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密精封品线文(档不答题)
系别
.得分
评卷人
III.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请在答题 1、晕轮效应 2、旅游团队的“中心人物” 3、旅游团队的“骚动”
卡上写明“正确”或“错误”。)
4、受暗示 5、旅游团队的临时性
专业
1、对于服务的好坏客人常常通过比较来做出判断。( ) 2、人们对某旅游目的地所形成的知觉,与该目的地的实际情况总是一
得分
评卷人
VI.案例分析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


姓名
8、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
是一种相对的说法。( )
1、骆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且颇有威望的“老导游”。某年,骆先生在北
9、导游员扶持团队中“中心人物”的工作宜在暗中进行。( )
京接待了德国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旅游团,北京是他们的最后一站。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