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本练习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本练习答案


细 胞
生 物 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 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 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 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 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 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 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 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 传物质相同,也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4.生物实验室里的水族箱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它大体上符合 生态系统的特征,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四个方框从上到下分别填:生产者; 动物; 分解者; 阳光、空气、水等
32页练习
1.D 2.猞猁 ------------ (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扬子鳄----------- (河流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疣鼻天鹅--------- (河流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6、最简答的方法是转动一下目镜,若视野中的污点移动了,则污 点在目镜上,反之在装片上。
45页练习
1、(1)×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3)×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4)×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2.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 3.危重病人的消化及呼吸功能相对减弱。吸氧有助于病人的细胞获得氧气;静脉注射 葡萄糖溶液可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赖消化系统。这样病人的细 胞就可以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 需要。
2.几个同学围看一台光学显微镜时,可能会遮挡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因此,显 微镜视野有时会变暗。 3.不能。困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必须使反射的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物体才 行。因而,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
4.小熊的操作有三处明显错误。第一处“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目 镜”改为“用专用擦镜纸擦拭目镜”,第二处“将玻片标本放在显 微镜载物台正中央”改为“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标本 正对通光孔中央”,第三处“转动细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改为 “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下降镜筒”。 5.3号显微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被观察的细胞在视野中就越 小,在同样大小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越多,反之则会越少。
4.剥橘子时,首先要剥去橘子柔韧的皮,说明皮中有保护组织和机械组织;橘子的果肉内 有营养组织;橘子瓣内外有许多脉络结构,说明橘子有很多输导组织。因此,构成橘子的 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5.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将树皮剥去,就会导致有机物无法运输, 植物体会因缺少有机物供应能量而死亡。 6.动物体比植物体更复杂,植物体是由器官直接构成的,没有系统。
65页练习 1.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茎、 营养器官 器官
生殖器官 叶 花
细胞 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营养组织
植物体
果实 种子
2.D 3.保护组织分布在植物体的根、茎、叶等器官的表面。输导组织贯穿于植物体的根、 茎、叶等器官,掐去一根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这是因为在枝条的 顶端有分生组织,当掐去分生组织后,细胞不能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量,枝条就无法继 续向上生长了。
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蚕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几乎无关,烟草种子的萌发需 要光照,光照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
101页练习 1.(1)× 根生长不仅指细胞数目增多,也包括细胞体积增大。这是 通过细胞分裂和生长实现的。 (2)×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还需要 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 (3)√ 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丶变长不同,是细胞 分化的结果。 (4)× 植物的芽都发育成枝条。 2.D 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 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86页练习
1.(1)√
(2 √ (3)×
松的球果是无果皮包被的种子,因此,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是种子植物,种子中都有胚。 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2. 种皮--------- 保护胚 胚-------------能发育成新植株 胚乳----------储藏养料
) 乙(→) (2)甲: 草履虫要游到没有食盐一侧的培养液中去。 乙: 草履虫会游到有肉汁一侧的培养液中去。 (3)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4.小熊认为眼虫是植物,依据是眼虫细胞质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萌萌认为眼虫 是动物,依据是其细胞基本结构是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而没有细胞壁,另外, 眼虫有鞭毛,能自由运动。
63页练习
1.(1)×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2) √ 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3) √ 同一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一样的。 2.皮肤中包含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皮肤位于身体表面,有保护 作用,说明皮肤中含有上皮组织;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说明皮肤中含 有神经组织;划破时会流血,说明皮肤中含有结缔组织。 3. 心脏——肌肉组织; 唾液腺——上皮组织; 股骨——结缔组织; 大脑——神经组织
77页练习
1.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苔藓植物-------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2.这些绿膜可能是藻类植物。因为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 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所以鱼缸的内壁上会出现绿膜,水会逐渐变绿。
1、动物细胞具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
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2.将样品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观察玻片标本,依照动植物细胞结构 的不同加以鉴别。即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54页练习
1.(1)× 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制造的。 (2)×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一定能通过细胞膜。 (3)× 所有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被子植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生活环境相差很多,但它们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 导组织,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够畅通无阻;也使其摆脱了水的限制,适 应环境的能力更强。被子植物一般都能开花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 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正是因为被子植物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它们能成为地球 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
3、 (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 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 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动 物的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 的生长,可 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 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18页练习
1、 (1)× (2)× (3)√ (4)×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丶温度和水。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40页练习
1.(1) √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 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像呈倒像,物和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到,英文字母“p”在显 微镜视野中应为“d”。 (3) √ 观察时,用一只眼睛观察目镜内物像,另一只眼睛睁开,以便于绘图。 (4) √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具來对光。
68页练习
1.(1)× 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样,具有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后能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像其他生物一样能够繁殖后代。 →
←3.(1)甲(
3.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有苔藓,而向阳的一面没有。 4.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存,所以,燃煤 火力发电厂周围看不到绿茸茸的苔藓植物。 5.只有蕨类植物具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可以将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运输到植物体的每个部位,从而维持植物的生活和生长所需。
57页练习
1.(1)× 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 (2)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 新细胞中。 (3) × 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很多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各不相同。
2.基因丶DNA丶染色体丶细胞核丶细胞丶生物体的关 系
基 因
DNA
染 色 体
细 胞 核
4、答:这种蝴蝶叫做枯叶蝶,它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 样它就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5、答: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大量饲养山羊,如果管理 不当,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24页练习
1、(1)×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2)× 生产者丶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 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 2 、D 3、野生青蛙以昆虫为食,而大多数昆虫如蝗虫、蚱蜢等都是以植物为食 的,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因此,捕食青蛙会使有害昆虫失去天敌而 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本练习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