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第三章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第三章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7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亚洲具有世界上少见的冷、热、干和湿的极端地区,这既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 反映,也是其气候复杂性的一种表现。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8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9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0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读图指南】 ❶在图中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海、南海,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东北平 原、华北平原。 答案:略 ❷据图描述东亚的地形地势特征。 答案:东亚地形多种多样:西部内陆多山地、高原,东部沿海以平原、丘陵为 主;地势西高东低。 ❸东亚的岛屿分布有什么特点?结合地形剖面图,分析这些岛屿的主要成因。 答案:呈弧形分布。主要是由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岛屿。 ❹东亚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相比,经济发展为什么更为有利? 答案:地势低平,平原广阔;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农业发达;濒临海洋, 多港口,交通便捷,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❷以亚洲人口数量及增长状况为背景,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综 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❸据图识记并分析东亚地区的国家、地形、河流、岛屿和半岛、海峡和海、城 市等地理事物分布和特点。(区域认知)
❹理解并分析东亚地区东西经济差异、气候特点差异及其原因。(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❺分析日本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分布及影响因素。(区域认知)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4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5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1.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高原、山地约占总面积的3/4,平 均海拔近950米,仅次于南极洲。亚洲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有世界最高的山 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雄踞中部。 亚洲大陆东侧和东南侧自北而南分布有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它们 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 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太平洋、印度 洋和北冰洋。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经干旱地区,注入咸 海,是世界上著名的内流河,也是沿岸地区的重要灌溉水源。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3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2.地形与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大河主要自西向东注 入太平洋。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半岛、岛屿和海湾;西部内陆地区多高原和山地,东 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主要河流:长 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主要高原、平原、岛屿: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日本群 岛、台湾岛。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4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主要 特征
范围 海路位置
地形
气候
东部
西部
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日本 中国西部内陆、蒙古
临海、海岸线长
位于内陆
以平原为主,间有丘陵,河湖多
以山地、高原为主,多 内陆河湖
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经济
多港口、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 济发达
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1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2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东亚 1.东亚概述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5个国 家。东亚濒临太平洋,渔业资源丰富(西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主要渔场之一),多天然 良港,利于渔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特别 是稻谷的生长;水力资源丰富。 东亚大陆的东缘,地质条件复杂,多火山、地震。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东亚东、西部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差异较大。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5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3.气候与季风 东亚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之一。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6
亚洲、东亚和日本
第三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1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01

目 导
02

03
核心素养定位 教材图文导学
核心考点突破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2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❶结合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亚洲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区 域认知)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3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亚洲最北至北地群岛(约北纬80°42′)、最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约南纬 11°03′),南北跨纬度约91°45′。亚洲最东至楚科奇半岛(约西经169°40′)、最西 至小亚细亚半岛(约东经26°03′),东西跨经度约164°17′,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 东西、南北各相距约8 000千米,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约270万平方千 米。其中,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亚洲绝大 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北、东、南3面分别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东南面隔海与大 洋洲相望。
区域地理
栏目导航 6
第一节 亚洲、东亚和日本
2.复杂多样的气候 同其他大洲相比,亚洲气候具有一些突出特征。 ①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 部,东、南部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间巨大的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 带的季节移动,形成了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和类型复杂的季风气候。其特征是 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凉冷干燥。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 季节集中。 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使得其南北热量差异、 东西水分差异、海拔的水热差异均较大,因而形成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