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帷幕注浆

隧道帷幕注浆

隧道帷幕注浆专项施工方案
1、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地下水断层破碎带或可能出现突水涌泥地段,隧道开挖可能引起突水涌泥或地下水,地表水流失,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通过超前
2
用Ф
浆扫孔后再时行钻进。

(6)各种地层条件下围岩填充率参考值:砂土40%,粘土20%,断层破碎带5%,注浆材料,一般选择普通水泥;特殊需要时,可考虑超细水泥或化学浆液等。

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一般参考注浆处静水压力加上0.5~1.5MPa进行。

(7)图中环数号为2、3的注浆孔中,应选取3~5个孔作为检查孔,以判断注浆效果。

检查孔的出水量小于0.2L/min.m,任一孔出水量小于5L/min.m;或者进行压水检查,在1.0MPa压力下,吸水量小于0.2L/min.m,则判断注浆达到效果。

注浆结束后,单孔涌水量小于0.2L/min.m,隧道开挖后容许渗水量应小于2.5L/min.m。

当注浆完毕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补注浆。

2.1超前预注浆施工注意事项
(1)进行前进式分段注浆施工工艺进,即在施工中,实施钻一段注一段,再清孔钻一段、再注一段的钻、注交替方式进行钻孔注浆施工。

每次钻孔注浆分段长度根据围岩情况定位1~3m。

前进式分段注浆采用止浆塞或孔口管法兰盘进行止浆。

(2)进行后退式分段注浆施工时,在检查合格的钻孔中放入止浆塞及基它配套装置,对一个注浆分段段长进行注浆施工,第一分段注浆完成后,后退一个分段长度进行第二分段注浆,如此往复,直到将整个注浆段完成。

进行后退式分段注浆施工,注浆分段长度宜取0.6m~2.5m。

(3)取全孔一次性注浆时,直接将注浆管路接在孔口管上,在孔口处利用孔口管进行全孔注浆施工。

3、质量控制
3.1质量验收标准。

(1)超前帷幕注浆所采用的水泥的检验应符合暂行标准。

(2)浆液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试验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比试验;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试验单并见证试验。

(3)超前帷幕注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超前帷幕注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孔的设置和日均出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孔数量采用计数检查,出水量采用集水称量。

(5)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速度等注浆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查施工记录。

(6)注浆孔数量、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注浆孔间距允许偏差为±5%孔深。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

(7)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3.2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经鉴定合格后方可进场。

(2)现场打设脚手架,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

(3)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方可停止注浆,注浆设专人进行施工记录。

4、主要机具设备
水平地质钻机一台,配合双液注浆机一台,其他压力表配置3个以上,以便复核使用,制浆机(砂浆搅拌机)一台。

5、劳动组织
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所需劳动力
6、安全、环保措施
(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工、同时施工的制度。

(2)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3)按设计施工,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注浆堵水,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变水系,破坏生态平衡。

(4)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