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70黑麦草栽培技术
一、牧草形态:黑麦为禾本科黑麦属一年生草本。
秆直立,株高0.7~1.5米。
叶鞘无毛,叶舌近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扁平,长5~30厘米,宽5~8毫米。
穗状花序顶生,紧密,长5~12厘米,宽10毫米;小穗长约15毫米,含2~3小花,下部小花结实,顶生小花不育,颖果。
二、牧草特性:黑麦喜冷凉气候。
有冬性和春性两种,在高寒地区只能种春黑麦,温暖地区两种都可以种植。
黑麦的抗寒性强,它能忍受-25℃的低温,有雪时能在-37℃低温下越冬,它不耐高温和湿涝。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沙壤土生长良好,不耐盐碱。
黑麦耐贫瘠但土壤养分充足产量高,质量好,再生快。
黑麦再生能力较强,在孕穗期刈割,再生草仍可抽穗结实,据北京长阳农场实验,孕穗期刈割,再生草占总产量的50%,而抽穗后刈割,其再生草的产量仅占总产草量的10%。
黑麦的全生育期要求积温达到2100~2500℃左右。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三、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黑麦叶量大,茎秆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牛、羊、马的优质饲草。
据北京对冬牧70黑麦营养成分的分析,茎叶的粗蛋白质含量以孕穗初期最高,随生育进程发展,逐渐下降,而粗纤维则逐渐升高。
若以收干草为目的,最佳收割期以抽穗始期为宜,此时晒制干草每亩可获得干物质327千克,粗蛋白质48.1千克。
如以该期的粗蛋白质为100%,孕穗后期为78.7%,拔节期为20%。
据测定黑麦籽粒含铁100毫克/千克、铜6.4毫克/千克、锰60.0毫克/千克、锌30毫克/千克、硫胺素0.6毫克/千克、核黄素1.5毫克/千克。
微量元素较为丰富。
黑麦的消化率也较高。
黑麦籽粒是猪、鸡、牛、马的精料,黑麦茎叶是牛、羊的优良饲草。
近几年城市奶牛业发展较快,北方广泛用黑麦做青饲、青贮,效果很好。
四、栽培技术:在华北及其他较温暖地区,黑麦一般为玉米、高梁、谷子、大豆的后作。
前茬作物收割后,用圆盘耙灭茬,然后施有机肥,耕翻,镇压。
9月下旬播种,行距15~20厘米,播种量10~12.5千克/亩。
播种后6~7天出苗,对漏播的田边、地角进行补播。
11月下旬灌冬水。
12月下旬再镇压一次,使灌水后的土壤裂缝弥合,有利幼苗越冬。
翌年3月中旬返青,此时灌水、施肥(每亩施硫铵15千克)。
4月下旬拔节时再施肥、灌水,5月上旬孕穗初期即可刈割利用。
若收种子,6月下旬种子成熟。
作为青贮或调制干草在抽穗时刈割。
西北、东北的高寒地区只能春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
五、常见牧草病害:禾草叶锈病、禾草秆锈病、禾草秆黑粉病、禾草细菌性条斑病、禾草雀麦花叶病毒病常见牧草虫害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西伯利亚蝗、草原毛虫类、意大利蝗、蛴螬、蝼蛄类、金针虫类、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大垫尖翅蝗、小麦皮蓟马、麦穗夜蛾、跳甲类、赤须盲蝽、叶蝉类、粟茎跳甲。
济南睿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