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配套设施情况说明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配套设施情况说明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配套设施情况说明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0 万人。

最近,******组织人员,专程赴天津滨海新区学习考察综合配套改革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滨海新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突破总体上看,目前滨海新区还处于前期开发建设阶段,典型特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较大、增长速度较快(2009 年,天津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3810 亿元,同比增长2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2 亿元,同比增长49.2%,平均1 平方公里投资超过1 亿元)。

2008 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政策突破力度,在一些领域形成亮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改革创新取得较大突破。

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金融改革创新取得较大突破一是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出台了一系列一是吸引股权投资基金的优惠政策。

比如,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自然人合伙人(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大多为有限合伙制,并且自然合伙人比例较高),只需缴纳20%的所得税,而非最高达到45%的累进税;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自开业年度起,实行营业税“两免— 1 —三减半”,自获利年度起,实行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

推动设立了总规模各为200 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船舶产业投资基金,集聚了221 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和114 支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成为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相对集中的城市。

二是加快资本市场建设。

先后成立了天津股权交易所、二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

其中,渤海商品交易所目前已上市原油、煤炭、热卷板等交易品种,日成交额超过30 亿元。

排放权交易目前已发展了40 多家会员单位和近10 家战略合作伙伴,先后开展了二氧化硫排放指标交易、碳中和综合服务等。

三是积极三开展金融综合经营。

成立了金融控股平台“泰达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实行集团综合经营和二级公司法人分业经营模式。

(2009 年7 月起,滨海新区开始推进金融创新新一轮重点工作,拟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主要包括推进地方金融企业增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起设立航空产业基金和飞机租赁基金、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设立货币经纪公司、推动外币兑换公司试点、推动在保税港区开展离岸银行业务、探索开展人民币境外投资试点等。

)建议:当前,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发展较快,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建议借鉴滨海新区的经验,加快发— 2 —展船舶、航空、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投资基金,加快集聚一批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加快发展各类股权交易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等,切实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2、涉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主要体现在东疆保取得较大进展。

、涉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税港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一是一是大力推进东疆保税港区制一是度创新。

建立了保税物流联动机制,推动“多点报关、口岸验放”和“预先报关、一次验放”、24 小时卡口全天候验放等多种便捷通关措施,提高通关效率。

二是二是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二是业务。

比如,对注册在东疆保税港区的金融租赁企业视同注。

册在境外,享受5%的低税率(国内税率为17%)去年底,滨海新区在全国开展了首单飞机租赁业务。

三是三是加大无水港建三是设力度(无水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

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了16 个内陆无水港,实现港口功能向内陆腹地省市延伸。

建议:抓紧推进洋山保税港区离岸金融试点,引进一批银行、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入驻洋山保税港区,开展离岸银行、期货保税交割和离岸再保险等业务,推动船舶租赁、飞机租赁等融资租赁在洋山保税港区进行试点。

3、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亮点凸显。

一是亮点凸显、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亮点凸显。

一是实行土地“征转分离”,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去年有14 批— 3 —(次、510 公顷土地按“征转分离”模式完成征收。

“征转分离”是指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相对分离。

其特点:先行征收,对重点发展区域和近期建设项目涉及的集体土地先行征收,统一落实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安置;适时转用,根据开发需要和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等情况实施转用。

二是以“宅基地换房”推进)是以“宅基地换房”小城镇建设。

目前已开展了三批宅基地换房试点,共开工665 小城镇建设万平方米,前两批共六个镇已建成,10 万多农民入住小城镇。

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对天津宅基地换房经验给予(天津“宅基地换房”案例,见附件1。

)充分肯定。

建议:上海曾经在2002~2003 年开展过征转分离,但后来因条件不成熟和清理整顿停止。

当前,上海土地资源紧张,常常出现引进大项目无法落地的情况。

建议参照天津滨海新区的做法,在部分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征转分离”试点,为项目落地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4、生态城市建设有新举措。

重点是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有新举措。

、生态城市建设有新举措开发建设和制度创新。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项目,规划总面积30 平方公里,原址为条件恶劣的盐碱荒地、废弃盐田和有污染的水系,计划用10-15 年时间,建设一个资(中新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市。

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和制度创新案例,见附件2。

)— 4 —建议:当前,上海正在加快推进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建设,浦东新区也在着力打造低碳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建议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上海实际,研究形成一套生态指标体系,以及保障该指标体系落到实处的管理措施、政策保障等,指导生态城区建设。

二、天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做法天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和综合配套改革时间不长,但成效明显。

其背后的原因,我们感觉主要体现在四个“度”上,值得下一步在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中借鉴。

一是力度,一是力度,就是推进力度大。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力度视滨海新区发展,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重大机遇,举全市之力推进,为滨海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滨海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就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积极争取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推动重大改革举措、重大项目优先落户滨海新区(国家15 个部委先后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滨海新区发展。

如科技部和天津市部市合作共建滨海高新区,中国保监会和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建设保险改革试验区等)。

建议:当前,浦东新区正处于二次创业阶段,攻坚克难— 5 —的任务繁重。

建议世博会结束后,市里进一步加大浦东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力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重大问题,帮助浦东破解瓶颈。

市区进一步形成合力,市有关部门要把全市重大改革举措率先在浦东进行试点,浦东新区要更加积极主动做好配合工作。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支持。

二是速度,二是速度,就是推进速度快。

天津滨海新区对要推进的速度重大项目和重点改革事项,由市、区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天津市委副书记兼任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对在建重大项目,区领导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确定的推进计划,重大改革事项以年或季度为时间节点,重大建设项目以周为时间节点,并规定必须限时完成,保证了工作推进的高效率。

建议:以浦东二次创业为契机,全面激发全市以及浦东各级领导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加快浦东新区重大改革举措和重点项目的推进速度。

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瓶颈,由市、区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实行限时完成。

三是广三是广度,就是在规划指导下全面推进开发建设。

滨海新区按照中央的功能定位和要求,结合天津市总体规划,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空间布局、产业支撑、基础设施、生态环— 6 —境等在内的总体规划。

在规划指导下,滨海新区目前呈现全面推进态势,将着力打好“十大战役”,手笔很大,气势逼人。

(“十大战役”一是:一是一是加快南港区域建设,打造世界级重石化工业基地和北方重要轻纺工业基地;二是二是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打造二是沿海高水平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三是三是加快核心城区建设,打造三是具有改革开放前沿特点的现代化新城区;四是四是加快中心商务区建四是设,打造于家堡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和响螺湾商务商业集聚区;五五是加快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的宜居生态新城;六是六是加快东疆保税港区建设,六是打造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保税港区;七是七是加快滨海旅游区建设,打造北方知名的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高品位休闲区;八是八是加快北塘区域建设,打造具有北方传统小镇特八是色的国内外会议举办地和小企业总部集聚区;九是九是加快西部区域九是建设,打造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企业总部经济区;十是十是加快中心渔港建设,打造北方水产品加工物流十是产业中心和游艇产业发展基地。

“十大战役”预计投资超过1.5 万亿元。

)建议:浦东新区两区合并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要借鉴滨海新区等国内外同类城区的经验,尽快拿出一个新的总体规划,高起点超前规划浦东新区未来发展。

— 7 —四是高四是高度,就是功能定位高。

滨海新区在产业功能定位上,突出高端,突出创新创业;在城市布局上,突出集聚发展;在生态建设上,突出引领和示范。

总体上,滨海新区是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着眼长远,目标远大。

建议:当前,上海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浦东新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突出金融、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作用,加快金融等高端要素资源集聚。

突出高端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落户,努力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出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城区。

— 8 —附件1:天津以宅基地换房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华明镇是天津宅基地换房首批试点镇,也是比较成功的试点典型镇之一。

2008 年,华明镇示范小城镇项目成功入选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这里,以华明镇为例,对天津以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介绍。

一、华明镇以宅基地换房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华明镇位于天津近郊东丽区,距市区13 公里,紧邻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

全镇面积145 平方公里,共12 个村,人口4.6 万人。

2009 年,华明镇完成生产总值31.4 亿元,三级财政收入1.8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 万元。

1、基本做法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大体历程如下:2005 年,华明镇启动了“宅基地换房”;2006 年,各项工作全面推进;2007 年底开始,各村农民陆续搬进华明镇新建住宅;2008 年底,完成农民搬迁,有3.6 万人搬入华明镇;2009 年4 月,宅基— 9 —地复垦设施农业园基本建成,耕地占补平衡顺利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