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概况一、新区简介二、地理位置与区域优势三、历史沿革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摘自《自豪滨海》)五、功能区建设 (摘自《自豪滨海》)六、历史古迹七、滨海文化(摘自《自豪滨海》)1、百花齐放的民间文化2、汉沽飞镲国家非遗3、国内首家、国际最大的藏书票馆4、“八大馇”源远流长5、源于唐山盛于汉沽的评剧八、滨海旅游(摘自《自豪滨海》)1、大型航母主题公园2、国内最大单体极地海洋馆3、我国最大的人造沙滩景区4、华北首个户外超大精品水上乐园5、亚洲最大室内热带雨林植物景区6、天津最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新区概况一、新区简介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驻人口263.52万。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内陆腹地广阔,辐射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拥有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使之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滨海新区资源丰富,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盐滩碱地,已探明的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集中了全国27%的科技资源,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能。
进入新世纪,滨海新区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将在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成为我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功能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二、地理位置与区域优势1、地理位置: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座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
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
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对外,滨海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
2、自然资源:滨海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水面、湿地700多平方公里;拥有120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盐碱荒地;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3、区域人口随着滨海新区建设速度的加快,吸引了大量的建设者和投资者涌入新区、投身滨海,新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明显增加。
2012年新区常住人口263.52万人,增加9.86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37.68万人,增加8.89万人。
常住人口密度为1160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3人。
人口出生率7.77‰,死亡率5.27‰,自然增长率2.5‰。
户籍人口115.88万人,比上年增加2.08万人。
4、区域优势第一,交通优势。
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
通过京沈、京沪、京九、大秦等国家主干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通过京津塘、津晋、唐津等高速公路与国家干线公路网沟通。
第二,工业优势。
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优势比较突出的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八大主导产业,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
这些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辐射功能强。
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冶金基地,IT制造业居全国前列,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
第三,发展优势。
滨海新区十几年来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是目前我国经济最活跃、利用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之一,已经成为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
第四,资源优势。
滨海新区有1214平方公里盐碱荒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适宜耕种的重度盐碱地,可作为生态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很大。
自然资源也比较丰富,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98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热2000万立方米,原盐年产量240多万吨。
还有大面积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平原水库,生态环境基础较好。
第五,区位优势。
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拥有“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地处东北亚中心,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起点,也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还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
三、历史沿革1995年10月天津机场正式被命名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1995年9月本市滨海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规划提出滨海新区最终向以港口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
1995年8月市滨海新区领导小组举行第九次全体会议,滨海办陈质枫主任汇报滨海新区95年上半年建设进展情况和下半年各项工作安排。
1996年3月滨海新区召开煤炭污染专项治理动员大会,叶迪生副市长到会并讲话,会上颁布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滨海新区煤炭污染进行专项治理的通告》。
1997年4月国家“九五”重点技改攻关项目一天津港口EDI中心开通。
1998年1月滨海新区1998年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1998年滨海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议计划》。
1999年11月经滨海新区十五次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市领导审阅同意,《滨海新区前五年建设成就及后五年发展思路》印发。
2000年1月高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新区滨海新区的建设被列为20世纪影响天津的重大事件。
2001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官方网站“滨海新区网”正式开通。
2006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天津的城市定位,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这一《方案》,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开发开放将出现新的局面。
2007年,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在这片土地上开工建设。
2009年11月9日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
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2009年10月下旬开始至2010年1月底,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有序推进。
从11月中旬到明年1月上旬,陆续选举产生第一届区委、区纪委机构,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区政府区长、副区长,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
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基本情况2014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
决定。
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区将在2015年使用同一张负面清单,该清单正在由国家发改委制定。
作为北方首个自贸区,天津的战略定位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学习和复制上海经验基础上,将重点摸索天津特色,包括:用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借“一带一路”契机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突出航运,打造航运税收、航运金融等特色。
1、港口物流天津自贸区着力打造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四个方面的政策创新试点,积极开展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
自贸区核心利好外向型经济,天津海运和天津港有望直接受益。
据悉,天津海运拥有完善的国际近洋集装箱运输网络,经营及管理天津、上海至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近洋直航班轮运输航线。
而天津港是北方港口龙头,也将受益天津自贸区和京津冀两大战略。
2、园区地产在天津自贸区拥有大量土地的天津港及中储股份颇为值得关注。
天津港特点是土地多,港区、滨海新区和东疆保税区都有超100平方公里,并且集团是开发和运营一起推进,土地升值带来的价值重估想象空间较大。
而中储股份在天津拥有超150万平米土地,滨海新区超20万平,天津大概率上是中储股份继南京之后商业物流地产转型战略的第二站,转型价值重大。
此外,泰达系是滨海新区最大的建设主力之一,旗下津滨发展和泰达股份有部分项目在滨海新区。
泰达系承担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滨海旅游区、临港工业区、北塘经济区和核心城区等的建设。
3、建筑建材天保基建此前曾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在自贸区范围内土地储备建面约40万平方米,正在开发建设的项目建面约12万平方米,竣工的项目建面约35万平方米。
而未来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将为公司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区域范围(一)天津港片区共30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渤海湾,南至天津新港主航道,西至反“F”港池、西藏路,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
(二)天津机场片区共43.1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蓟汕高速,南至津滨快速路、民族路、津北公路,西至外环绿化带东侧,北至津汉快速路、东四道、杨北公路。
(三)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共46.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临海路、东堤路、新港二号路、天津新港主航道、新港船闸、海河、闸南路、规划路、石油新村路、大沽排水河、东环路,南至物流北路、物流北路西延长线,西至大沽排水河、河南路、海门大桥、河北路,北至大连东道、中央大道、新港三号路、海滨大道、天津港保税区北围网。
五、功能区建设(摘自《自豪滨海》)六、历史古迹1、贝壳堤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并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
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
天津陆地堆积平原中自然向海排列有Ⅰ、Ⅱ、Ⅲ、Ⅳ四道贝壳堤,与现代海岸线大体平行呈垄岗状不连续分布,代表了四个时期海岸的位置。
距今1万至5000年发生的全新世海浸,天津平原大部被淹,以后海平面回升,河流冲积,逐渐成陆,贝壳堤就是这一历史留下的遗迹。
成为天津海岸带颇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类型,也是渤海湾古海岸的遗迹,反映自陆向海方向的海岸线变迁。
堤上贝壳种类丰富,多为潮间带或浅海泥沙海底软体动物的现生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