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2018年试行版)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erminal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 I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 1 5 功能要求 ........................................................................... 3 6 性能要求 ........................................................................... 7 7 布置和组柜 ......................................................................... 8 8 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 12 9 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 12 10 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 1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 1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 3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 39 前言 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规范南方电网智能终端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以及相关二次回路要求,提高智能终端装置的标准化水平,为智能终端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与Q/CSG 1204005.67.6-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更新,其后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 ——修改了配置原则(见4.2); ——增加了建模原则(见4.3); ——增加了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见4.4); ——增加了适用范围(见4.5); ——重新编写了第5章功能要求内容; ——重新编写了第6章性能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7章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内容; ——增加了第8章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9章对二次回路的要求内容; ——增加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增加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本规范的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以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陈桥平、张弛、彭业、徐鹏、丁晓兵、刘玮、王增超、刘琨、陈志刚、赵谦、余德冠、付强、安永帅、赵锋荣、王峰。其中第1-3章由刘千宽编写,第4章由陈桥平、张弛编写,第5章由彭业、徐鹏编写,第6章由陈志刚、丁晓兵、刘玮编写,第7章由王增超编写,第8章由刘琨编写,第9章由刘千宽编写,附录A-C由赵志刚、赵谦等编写,编写说明由刘千宽编写。刘千宽、赵志刚负责统稿校核。 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 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装置的技术要求、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二次回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新建工程,扩建及技改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711.1 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IEC 61810-1:2003,IDT) GB/T32890继电保护IEC61850工程应用模型 GB/T32901-201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GB 51171-2016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智能变电站IEC 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 Q/CSG 1204005.12—2014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1-2部分:体系及定义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32890、GB/T32901、DL/T 860和Q/CSG 120304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 GOOSE提供了变电站事件(如命令、告警等)快速传输的机制,可用于跳闸和故障录波启动等。 3.2 智能终端(Smart Terminal)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4 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本规范与《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一起,共同构成智能终端的全部技术要求。 4.1 一般技术要求
装置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 应具备高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不小于30000小时,使用寿命宜大于10年; b) 硬件应是模块化的、标准化的插件式结构,各个板卡应易于维护和更换;除出口继电器外任何一个元器件损毁,应不造成误出口; c) 装置运行允许的环境温度为–40℃~+70℃,相对湿度为5%~100%(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d) 装置的贮存、运输允许的环境温度为-40℃~+85℃,相对湿度不大于95%,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的条件下,不出现不可逆变化。
4.2 配置原则 装置配置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 a)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智能终端应按双套配置; b) 各电压等级的主变各侧智能终端应按双套配置;各电压等级主变本体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c)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母联、分段、桥断路器的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智能终端可按单套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的35kV无功补偿设备(电容器、电抗器)的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d) 各电压等级母线PT智能终端宜按每段母线单套配置,若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布置时母线宜不配置智能终端。
4.3 建模原则 装置建模应符合DL/T 860和《智能变电站IEC 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的要求。 4.4 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 装置型号及软件版本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装置型号由图1中①、②、③、④部分的信息组成,装置面板应能显示装置型号; b) 版本信息由图1中⑥、⑦、⑧部分的信息组成; c) 装置软件版本由装置型号、版本信息组成,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如图1及表1所示。
XXX-XXXXXX-**-N-XXXXXX V1.00 XXXXXX XXXX
厂家硬件平台代码,限2~5位字符 厂家系列代码,限2~5位字符 基础型号 代码 -N表示常规装置,常规采样、常规跳闸 -DG-N表示南网智能化装置,常规采样、GOOSE跳闸
选配功能 功能代码 基础软件版本 基础软件生成日期 程序校验码装置型号
图1 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