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复习纲要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3、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与拳头相近。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输出量大,心率比正常人要低些。
儿童时期心率要高些。
4、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组成。
每一个腔的心壁肌肉薄厚程度不同,左侧心壁比右侧心壁厚,同侧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
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存在,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血浆总量的90%),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6、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人体内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数量较少,血小板是最小的一种血细胞,在光镜下观察不到。
白细胞对人89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kpa。
如果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如果成年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8kpa,就是低血压。
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1、人体内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
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粪便不属于排泄。
2、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其中肾脏是尿液的形成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输尿管(运输尿液的器官)流入膀胱(暂时存储尿液的器官),经由尿道(尿液排出的器官)排出体外。
345612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白亮,叫做白质。
3、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三部分组成。
其中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4、人体的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部位,叫做灰质,又叫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如运动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
大脑皮质的内部是神经纤维汇集而成的白质。
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能够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内有呼吸、血液循环等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
5、脊髓在脊柱的椎管里。
脊髓的灰质在椎管的中央,呈蝶形,白质在外。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控制的反射也受大脑控制。
脊髓内有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非条件123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
耳廓和外耳道属于外耳,具有接受声波的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和咽鼓管。
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关。
耳蜗与形成听觉有关。
45、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3节人体的激素调节1、人体内的腺体可以分为两类: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是有导管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泪腺等,这类腺体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
内分泌腺没23456第16章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1、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骨和骨连结组成了人体的骨骼。
人体的骨有206块,包括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2、骨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各骨的形态虽然差异较大,但是结构却很相近,长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人体发生骨折,成骨细胞能使骨愈合、再生;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之分,骨松质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骨髓腔内有骨髓,人年幼时骨髓为红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会转变为黄骨髓。
3、人体的运动系统具有支撑身体、支持运动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
4、骨连结有3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和活动的连结。
其中活动的连结又叫做关节。
5781234、社群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社群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典型的营社群生活的动物有蜜蜂、蚂蚁、狼等。
5、从动物行为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两大类。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
如6鸟类的迁徙、筑巢等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所以又称为学习行为。
第17章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1、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发生器官是叶。
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212123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第18章第1节人的生殖1、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生殖系统的作用是:⑴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⑵分泌性激素,如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等。
2、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器官有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阴茎等,其中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作用,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子很小,外形像蝌蚪,头大,尾长,能够游动。
3、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器官有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等,其中卵巢512异。
如进入青春期后,男性长出胡须、喉结突出,音调低沉;女性的骨盆变宽、音调细高等。
第19章第1节动物的生殖1、动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
其中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和所有脊椎动物都执行有性生殖,即通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
只有少数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通过裂殖、出芽生殖等非雌雄两性生殖细胞8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通常情况下,认为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方式更高等。
2、根据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还是在母体外孵化成新个体,又可以将有性生殖方式分为卵生和胎生。
其中卵生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的等;胎生动物有哺乳类。
卵发育孵化的营养来至于卵黄。
胎生动物发育的营养来至于通过胎盘与母体相连的血液,胎生比卵生高等。
3、雌性个体的卵细胞与雄性个体的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这种受精方451如害虫等,因此对农林业有益处。
2、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4个时期,而且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有着显著的变化,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3、家蚕、苍蝇、蚊子、蜻蜓、蝴蝶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此类昆虫的发育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防治蚊虫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消灭蚊子幼虫。
蝗虫、蝼蛄、蟋蟀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此类昆虫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第20章第1节植物的生殖1、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2、多数花包括雌蕊、雄蕊、花冠、花萼、花托等结构,其中雌蕊和雄蕊又称为花蕊,是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子房是花的雌蕊中的主要结构,由胚珠和子房壁组成;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451颜色虽然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包括胚和种皮两部分,有些种子如玉米,除了包括胚和种皮外还包括胚乳。
2、蚕豆、花生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肥厚的子叶,种子结构中胚乳退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入到子叶中储存,子叶为将来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如果在蚕豆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子叶会被染成蓝色,这一部分储存的营养物质是淀粉(糖类)。
10海量资源,欢迎共阅3、玉米“种子”实际上属于果实,因为果皮和种皮愈合在一起,不好剥离,常常被误以为是种子。
玉米“种子”中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是胚乳,因此如果在玉米粒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的部位会被染成蓝色。
玉米的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四部分,子叶只有一片,不肥厚。
像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等作物的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因此叫做单子叶植物。
4、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告诉我们,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