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艺植物育种绪论

园艺植物育种绪论

绪论1.园艺育种学的概念及任务是什么?园艺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其基本任务是根据不同地区原有品种基础和主、客观情况,科学地制订先进而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在征集、评价和利用种质资源,研究和掌握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变异多样性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合适于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乃至新的园艺作物;在繁育、推广的过程中保持及提高其种性,提供数量足够、质量可靠、成本较低的繁殖材料,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园艺业的发展2.举例说明优良品种有什么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4)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5)扩大园艺植物种植面积;(6)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提高劳动生产率;3.园艺作物有哪些育种目标?(1)产量(2)品质(3)成熟期(4)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5)对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6)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4.以一种园艺作物为例说明育种目标的多样性?园艺植物李永波给方式及人们嗜好要求的多样性以及多以活鲜方式供应市场等特点决定了它们育种目标的多样性。

如葡萄不同成熟期的鲜食、制干、制罐、制汁、酿造用品种,耐贮运品种的选育,抗寒、抗旱、抗石灰质土壤、抗根瘤蚜、抗线虫砧木品种的选育,大果无子品种的选育,适应于设施园艺生产的品种选育等等。

5.如何制定育种目标?(1)客观需要1)有关部门下达的育种任务2)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国家有关园艺生产的发展规划等3)适合当地耕作制4)符合当地当前大面积生产水平的需要5)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2)主观条件(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竞争优势种质资源1.什么叫种质,什么叫种质资源?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

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种质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

种质资源包括:栽培种、野生种、近缘种、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料2.根据来源与性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地方品种:指那些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或古老的农家品种,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特定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当地特殊的饮食习或观赏消费习惯和栽培习惯。

大多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良,有些材料虽然有明显缺点,但往往具有某些罕见的特色以及具备一些目前看来虽然并不重要的特殊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极大遗传价值和育种潜力的种质资源。

主栽品种:经由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遗传多样性较地方品种单一,即基因库较狭窄,适应当前新的消费习惯和生产方式,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和较广的适应性及抗逆性。

野生种及近缘种:野生种是生物进化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栽培作物近缘种是介于栽培和野生类型之间的不同程度的过渡类型是先人人工选择的成果。

具备生物多样性,常带有作物所缺少的某些抗逆基因,在育种上往往作为抗原资源加以利用,在生产上有些野生近缘种也作为嫁接砧木加以利用。

它是生物科学以及植物育种的源泉人工育种材料:各种育种途径的中间材料,虽然他们具有某些缺点,而不能成为新品种,但因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仍不失为一种优良的亲本或种质资源。

这类材料,因育种工作的不断发展会日益增加,这样会大大丰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3.根据不同的特点,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如何保存?(1)就地保存(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达到保存资源的目的。

如稀有种、濒危种)和迁地保存(常针对资源植物的原生环境变化很大,难以正常生长及繁殖、更新的情况,选择生态环境相近的地段建立迁地保护区)(2)种子保存(3)资源圃种质保存(一般用于多年生无性鳘殖植物)(4)离体试管保存(5)利用保存(6)基因文库保存4.如何正确评价和利用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的评价:1、要求评价资料能确切反映特定资源的遗传差异2、适应多层次、多学科协作评价的需要,为此必须选用或者编制各种主要作物的规范化种质资源评价系统3、贯彻《中国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关于鼓励采用国际标准等有关规定的精神,应充分理解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编制的描述符,资源评价系统的框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完善,而不应各搞一套4、在评价内容、项目方面不同地区,单位间除有共性内容外,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有所增减,各具不同点5、在评价方法和标准方面应不断改进,做到数量化,分级编码化,简便化和规范化种质资源的利用:(1)园艺资源的直接利用:如许多野生种、近缘野生种或半栽培种园艺材料经过鉴定评价后直接用作砧木或观赏植物。

(2)园艺资源的间接利用:可以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利用。

特别是近缘种综合性状较差或很差,但往往有着某些潜在的育种利用价值,如抗逆性强等特性。

5.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主要论点是什么?对园艺作物育种有什么指导意义?主要内容:1、提出主要世界作物八大起源中心2、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3、起源中心分初生起源中心(往往是作物显性性状和最大遗传多样性的聚集地)和次生起源中心(作物有初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区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4、同源平行变异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在相近植物的遗传变异性中出现平行现象,在作物选育和引种中有重要作用6.如何开展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1、从野生资源筛选更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2、通过野生或半野生资源和栽培品种杂交和选择1~2代后,使野生性状得到明显改进,育种者利用创新资源可以缩短1~2个世代从而提高育种效率3、是某些资源从难以利用转变为便于利用的新种质4、其他途径,如辐射诱变,基因转导等反式可以使原有种质资源育种价值有所改进的方法都可以用于种质创新引种1.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有什么区别?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驯化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特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2.那些生态因素会影响园艺作物的引种?温度、日照、降水和湿度、土壤、病虫害、风害3.什么叫引种?什么叫生态型?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的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生态型(ecotype):是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

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常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4.引种的程序是什么?1)引种材料的搜集2)引种材料的检疫3)引种试验a.种源试验了解植物不同生态类型在引种地区的适应情况b.品种比较试验淘汰不适宜进一步试验的种类c.区域试验d.栽培推广查明引种植物的适宜推广范围5.举例说明南方、北方相互引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坚持“即积极又慎重”的原则(少量试验、多点试验、全面鉴定、逐步推广)2、注意植物习性类型和特点3、注意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4、注意因引种不当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举例自定选择育种1.基本概念:单株选择法、混合选择法、母系选择法、集团选择法、亲系选择法、选择强度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分别编号采种,下一代每个单株的后代分株系播种在选种试验圃内,每一株系种一小区,通常每隔5个或10个株系设一对照区。

根据表现,淘汰不良株系,从当选株系内选择优良单株混合留种。

混合选择法:mass selection根据植株的表现性状,从原始群体中选择符合选种目标的优良单株、单果混合留种,下一代混播于混选区内,与标准品种或原始品种进行比较鉴定,根据选择的次数又可分为一次混合选择法和多次混合选择法。

母系选择法:此法与系谱法的区别主要是在入选株不进行隔离,对花粉来源不加控制,选择只是根据母本的性状进行,所以称为母系选择法,又称为无隔离系谱选择法。

其优点是无需隔离,比较方便,同时生活力不易衰退;缺点是选优纯合的速度较慢。

此法适用于白菜、甘蓝等自花授粉容易衰退的作物。

集团选择法:根据原始群体内植株不同的特征特性,将选出性状相似的单株归并到一起,形成几个集团。

组成每一集团的单株混合采种,任其相互授粉,集团间则应予以隔离,防止杂交。

不同集团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一个小区内,以便在集团间和标准品种间进行比较鉴定,选出优良的集团。

亲系选择法:这种选择法的程序与多次单株选择法相似,差别主要在着中国选择法不在株系圃进行隔离,而是在另设的留种去内留种,每一代每一当选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用以播种在株系圃,另一份在留种区内留种,在株系圃内各系统间不进行隔离,以便于较客观地精细比较。

在留种区各系统间进行隔离,以防系统间杂交,根据株系圃的鉴定结果,在留种区各相应系统内选株留种。

选择强度: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群体或性状的选择结果,需要将选择差Sd标准化,这种标准化以后的选择差成为选择强度(i),选择效果的好坏与性状的标准差、遗传力和选择强度成正比2.选择的实质是什么?选择就是使群体内的一部分个体能产生后代,其余的个体产生较少的后代或不产生后代。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的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3.如何进行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4.有性繁殖的园艺作物,根据其开花授粉习性可分别采用哪些选择方法?自花授粉植物:一般采用单株选择法,只有在结合生产进行品种纯化时,为了能及时提供大量种子,才采用混合选择法常自花授粉植:常采用单株选择法或母系选择法,但单株选择的次数要多一些,在品种纯化时,根据种子繁殖系数的大小和生产对品种需要的缓急情况,可采用多次单株选择法或多次混合选择法自由授粉和异花授粉植物:在原始群体株间性状差异不大时可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否则采用混合-单株选择法。

自交衰退明显的种类可采用母系选择法和集团选择法。

为避免隔离留种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酌情采用亲系选择法、剩余种子法和集团选择法5.异花授粉园艺作物选择育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1)质量性状:质量性状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表现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选择效果较好。

有些质量性状除了受主基因控制外还受到一些修饰基因的影响,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常采取的方法:a.改进选择鉴定的方法b.适当提高选择压力c.多次单株选择法(2)数量性状:a.性状遗传力大小,遗传力越大,子代平均值愈接近于入选群体平均值b.入选率,入选率越大,选择差越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