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的试题列举《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国家将重点培育形成12个红色旅游区。
回答1~3题。
1.图1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迹。
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图中这一建筑所在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应该是A.沪浙红色旅游区B.湘赣闽红色旅游区C.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D.陕甘宁红色旅游区2.下边表格材料反映了红色旅游区旅游客源前五位的省区西柏坡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井冈山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广东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的特性B.地区接待能力影响客流量的多少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D.游览价值的高低影响客源地的形成3.将革命传统教育寓于旅游之中,这一独特形式极大地促进了2004年我国红色旅游区的发展。
这表明A.理论创新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B.推动事物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C.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现象抓住本质四川是邓小平、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乡,这里发生过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壮举。
回答4—8题。
4. 广安市政府开展“小平故里行,红色华蓥游”、“红色旅游助我成长”等一系列红色旅游活动,把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老区脱贫致富等结合起来,加大投入,注重改进创新,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红色旅游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在短短3年的发展中成为与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著名红色旅游地,2004年接待游客达544万人次,推动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表明A.发展第三产业就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B.旅游业是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C.政府积极履行经济、文化等职能D.精神必须转化为产业才能起作用5.上题材料从经济学角度看,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发展第三产业③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国家旅游局强调指出,要制定政策措施,扶持一批经营红色旅游线路的重点旅行社。
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红色旅游提供金融支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红色旅游的建设经营,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这种作用表现在①银行成为我们今天经济生活的主轴和国民经济的主导②银行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③银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④银行能为企业、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7.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
我国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这体现了①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②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④我国的国家性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红色旅游也是旅游的一种,要按旅游规律来开发,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种观点体现了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4.C本题以“红色旅游”作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不能从经济和哲学的角度回答。
AB项属经济学内容,与题干要求不一致。
D项本身错误。
广安市政府把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老区脱贫致富等结合起来,这是政府积极履行经济、文化等职能,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
5.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作为组合式选择题,运用排除法解答是一种好的方法。
④项中的内容与题干材料无关,因此含有该项的ACD项都应排除。
6.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
①②项表述错误。
银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能为企业、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C项符合题意。
7.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因此③项不合题意,含有该项的ACD项都应排除。
8.C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红色旅游能产生良好的效益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因此C项与题意相符合。
ABD项本身都是正确的观点,但与题目要求不符。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
这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回答9—25题。
9.《2004-2010年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国家将重点培育形成12个红色旅游区。
将革命传统教育寓于旅游之中,这一独特形式极大地促进了2004年我国红色旅游区的发展。
这表明A.理论创新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B.推动事物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C.创作性思维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事物现象抓住本质10.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意义有()①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②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③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
我们要做到创新,就必须①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②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③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④突破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发展“红色旅游”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的能力。
()A.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开发“红色资源”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能动作用C.认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扩展、向前推移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4.近些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红色旅游受到普遍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旅游活动。
不少地方党委和政府把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老区脱贫致富等结合起来,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注重改进创新,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红色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请结合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怎样发展我国的红色旅游业?14.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如何发展红色旅游业,要从价值规律、面向市场、提升服务质量、开展竞争等方面组织答案。
【试题答案】①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面向市场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开发新的、有特色的、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
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③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开展公平、有序的竞争。
④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⑤实施“走出去”战略,吸引大量海外游客;面对外国旅游业的竞争,应苦练“内功”,增强竞争力。
(只要符合题意,就可酌情给分。
)【试题评析】本题以我国发展红色旅游业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对怎样发展我国的红色旅游业的理解,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2005年的春节旅游市场十分红火。
其中,红色旅游更是亮点频闪,吸引了四海宾朋。
据此回答27—28题。
27.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A.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以享受性消费为主B.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C.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D.为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精神动力2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革命老区的系列红色旅游活动,使旅游者不仅感受到了绿色景区魅力,也增加了革命历史的阅历;不仅感受到了革命精神和传统,也体味到中华民族的原生态文明和文化之源。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D.人们要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15.材料一:《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的六大目标之一是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包括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其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材料二:河北西北坡通过接待旅游者,直接收入达8000万元,综合效益7500万元,吸纳就业3300多人,……据测算,目前全国红色旅游区每年带动旅游综合效益为200亿元,并带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兴而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材料三: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北坡精神,是我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1)根据材料三,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还必须弘扬“西北坡精神”。
(2)你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有何意义?答:(1)①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需要;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④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是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客观要求。
(2)①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教育功能;②红色旅游具有经济发展功能;③红色旅游具有文化传播功能;④有利于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16.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办公厅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等战略高度,发表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在全国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
红军长征沿线的革命遗址,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军长征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级阶梯,行程二万五千里,留下了众多的活动遗迹和战争遗址,已成为今天红色之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简述开发此类旅游资源的意义。
(8分)(2)红军长征时,二十二勇士飞夺泸定桥,写下了壮丽的诗篇,泸定桥位于河上。
泸定桥是一座普通的人行铁索桥,现在已成为川西重要的旅游资源,反映了人为景观的性特征。
(4分)(3)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主席于1943年3月至1945年底居住在延安枣园。
枣园与毛主席韶山故居的房屋结构和外观不同,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选择)。
(4分)A.地形和地质差异B.生活习惯差异C.气候差异D.建筑技术的差异(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两次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