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短波天线基本知识讲座

中短波天线基本知识讲座

中短波天线基本知识讲座毛旭辉一、天线的基本情况1.天线的发展最早是麦克斯韦尔根据前人的经验,如安培定律、基尔霍夫方程,提出了一个位移电流的概念,从而引出麦氏方程,推断存在电磁波。

也就是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又产生变化的磁场,这样不断地从中心向外传播。

在1887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这一推断。

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实用研究,马可尼于1901年利用偶极子天线进行无线电传输。

到现在马可尼公司还活跃在世界无线电舞台上。

天线从简单的偶极子天线,发展到目前不同频段、不同形式的线天线、面天线,而用于不同部门,如雷达天线、广播电视天线、微波通讯天线等等,只要把有用的信息有效地向空间辐射出去而不引起自身出现问题的物体都可以认为是天线。

2.天线的作用由于天线的互易性,把天线可以当成一个四端网络,输入——输出,也可接受信号,通常天线就是将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变成电磁波辐射出去,同时也可以作为接收电磁波信号传到专用的接收机,使我们能够发射、接收广播电视节目。

3.中短波广播频段的划分根据国际无线电联盟ITU在92年确定的WAC92短波频段是:3.2MHz—3.4MHz, 3.9MHz—4.0MHz,5.005MHz—5.06MHz,5.90MHz—6.20MHz,7.1MHz—7.35MHz, 9.4MHz—9.9MHz,11.6MHz—12.1MHz,13.57MHz—13.87MHz, 15.1MHz—15.8MHz,17.48MHz—17.9MHz,18.90MHz—19.02MHz,21.45MHz—21.85MHz,25.67MHz—26.10MHz这些为专用的广播频段,但我们常用一些带外频率,这样的播出效果也非常好,尽管接收场强比较低,但效果非常好。

但国际都有这方面的限制,不是可以随便使用的。

中波是526.5KHz—1606.5KHz。

由于9 KHz邻频间隔,实际上中波从531KHz—1602KHz共120个频率,因此中波频率资源非常紧张,特别是大功率广播覆盖上经常是选择一个频率要做许多工作,因为在大功率中波的覆盖范围内,都只能有一个广播声,如果说地方想使用,这频率就会互相干扰,而大功率覆盖范围广,所以选择一个频率是非常难的。

4.天线的主要参数①方向图通常的方向图是水平360º垂直0º--90º,距离在5—10λ的场强值图。

见图1图1 天线方向图方向图实际都是理论计算得出的,但要得实际上方向图是比较困难,需要用直升飞机载场强仪在不同的测试点,不同的高度的测试点测出后画出一个立体的方向图。

在实际中我们只考虑仰角为1º--2º距离在5—10λ的场型,它不是一个真的场型,但是它能够判断天线的主向是否正确。

②方向系数、效率、增益方向系数D是无方向天线在最大产生的场强和实际天线同样功率在最大方向产生的场强之比。

32效率η是天线辐射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

增益ε=η.D,相对于半波对称振子天线的增益ε=η.D/1.64③天线阻抗所有的天线调配就是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一致,使能量都能通过天线辐射出去,驻波比对中波应小于1.1,对短波应小于1.54,而行波系数k与驻波系数ρ的乘积为1。

④极化极化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对我们来说意义不是很大,一般来说短波水平阵子天线都认为是水平极化,而中波垂直阵子天线一般认为是垂直极化,极化是E场的指向为标准,水平指向就水平极化,垂直指向就垂直极化,而在一定周期内与传播方向垂直面内其端点轨迹是一个圆。

就是圆极化。

5.信号的传输这里的传输是无线电波的传输,广播信号是怎样传到覆盖服务区的,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地波传输,以大地或海洋为介质传输,一种是以电离层为反射面反射到远的服务区。

①地波传播地波传播主要指中波,传输的范围在200—300公里,不同介质也就是不同的地域情况传播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利用地导系数、介电常数来计算传输的距离和场强,这里我给出一些经典的数据,频率1K H z,功率1Kw,无方向,北方干土10km 72 dB 南方湿土10km 87dB20km 58dB 20km 78dB100km 27dB 100km 51dB可以根据覆盖范围来设计频率、功率、天线。

②天波传播天波传播的形式见图2在地球的表面,由于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太阳的影响形成一个稳定的电离层,电波通过电离层反射到达服务区。

如图电离层分为D层约60 公里高,E层约100公里高,F1层约200公里高F2层约300公里图2 天波传播图高。

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中波不能在白天进行天波广播,而只能在晚上,而短波在白天晚上都可以。

这主要是中波在D层被吸收无法达到远的地方,而短波可以穿透D层而到F1层、F2层进行较远距离的传播,有时还通过2跳、3跳传输到上万公里。

对于天波远距离传输、天线辐射仰角低,下层振子离地高。

如果近距离、天线辐射仰角高,下层振子离地低。

通常天线选择挂高是1.0λ、0.5λ、0.25λ。

③衰落区所谓的衰落区是该区域的地波传播和天波信号一样强,而无法收到清晰的信号,一般都是发生在中波广播,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对服务区采用什么方式覆盖,是否造成衰落区正好在服务区,这一般在工程开始时就设计好,以免建起来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中波天线中波天线由许多种形式,我们现对一些常见的形式进行介绍:1.单塔天线单塔天线从结构上对于不同功率的天线采用不同的形式,半米边宽正三角形截面,76米高多用于10千瓦左右的发射功率,一米边宽正三角形截面、用于150米高以下,100-300千瓦功率,1.5米边宽正三角形截面(更大高度或加笼子)用于功率600千瓦以上发射功率或150米高,拉线用的绝缘架也多,受的拉力也大,底座绝缘子的瓷长长、塔底电压高。

电气上①场型图单塔天线的水平场型图是无方向的,垂直方向场型图见图33334从场型图看,水平面基本无方向,垂直方向当塔高为0.6λ的0º方向场强最大,但实际上由于覆盖、衰落区的考虑,不取最大场强值的高度,而取0.53λ或0.5λ,对于近距离天波覆盖而采用更低塔高,这样使场型的半功率角宽,有效覆盖的能量最多,地波传输是0.53λ,天波传输近距离是0.3λ左右,远距离是0.5λ左右。

但一定注意天线的高度不要选0.4λ附近,天线的辐射效果是看辐射电阻的大小,而天线的调配是看天线的输入阻抗Z in =R in +jX in ,它的图示分别是图4,图5。

从辐射电阻的图上看,0.3λ、0.4λ、0.5λ的变化不大,但输入阻抗在0.4λ都变化非常大,这样就会对天线的调配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本来输入阻抗设计可能是感性的,可实际测是容性的,调配元件就无法使用,而要重新设计,设计元器件。

因此天线的高度,天线边宽截面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2.双塔天线场型因两塔的相位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见图6,但不管出现什么变化,但前后的变化不是很大,基本上不大于3:1,采用对塔天线,实际上是提高天线的增益,使前向信号增强,后向信号减弱,前后塔相距λ/4。

3.四塔天线天线的方向性更强,前后比可达到10:1以上,场型更加尖锐,半功率角在45º左右,前后塔相距λ/4,左右塔相距λ/2 。

天线的馈电方式见图7。

4.八塔天线场型更加尖锐,半功率角在30º左右,前后比大于10:1馈电方式见图8。

5.T型天线、Γ型天线这些天线用的不多,582台,552台还有这种天线。

这些天线可以看成垂直天线,加了一个水平的顶,这样就可以使天线变小,而辐射效果变化不大。

6.接地中波天线35这是一种新型天线,国内一些地方台已使用,这种天线的最好处是天线除了可以中波覆盖还可以利用塔体接地在塔上安装电视、调频天线或通讯天线。

关于它的馈电,我们可简单地认为它是一个接地的电感线圈,像反射塔那样。

馈电如图9。

图9 接地中波天线的馈电方式7.中波地网为了有效地将地面感应的电流返到塔底形成一个回路,因此要修一个较好的地网。

同时地网也是塔的防雷接地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值与辐射效率有关。

由于趋肤效应,一般地网的埋深在300—500mm,对于未征用的耕地,考虑耕地的需要,地网的埋深可以达到700mm,地网埋设是按对称放射状分布,以塔中心为中心每隔3度布一根,长度约λ/2,共120根,对二塔、四塔、八塔交叉的地网线要焊接在一根较粗的铜线上。

地网要与机房通过馈线的接地线、调配室的高频接地连接起来,共同起作用。

二塔地网见图10。

地网有一个特点,当塔高为λ/2时,地网的长度增加对天线的增益影响不大。

因此在征地困难时,地网可以只铺设0.3λ。

8.中波馈线中波馈线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功率来选择不同的阻抗的馈线。

100kw等级一般选择230Ω(见图11)或150Ω的馈线,像50kw采用80mm50Ω的电缆,200kw—1000kw选择75Ω(见图12)或50Ω的馈线,更大功率则选3637择37.5Ω。

阻抗越低调配起来越不容易。

10kw也有采用37mm的50Ω电缆,馈线当高差小于0.5米时,就不要加调整节,按自然地势安装。

馈线的高度一般取离地4米,这样比较安全,馈线下经过的人、车不会撞上馈线。

9.调配元件及调配调配元件的选择实际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容量,一个是耐压,不管是电感线圈还是电容,达到这两个要求就可以做到。

另外用瓷饼电容还是真空电容,从维护和调试方便来说是真空电容好,但造价较高。

调配室一定要配备接地开关,这是保护进调配室人员的安全,另一个要有接地钩,是为了电容器放电。

调配室的屏蔽铜皮和接地都要连接好。

天线的调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场形、前后比。

通过调反射塔的线圈的短路圈数,得到不同的前后场强值,最后选择合适的圈数,使前后比最大。

第二是阻抗匹配对于单塔和对塔天线,只要将天线与馈线调配阻抗一样,驻波比小于1.1即可。

对于四塔、八塔天线需要反复几次调配,这是塔之间的互阻抗变化而影响已调好的天线阻抗又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1#、2#、3#、4#四个发射塔,如果1#、2#调配好后,再调3#、4#,3#、4#调配好后,1#、2#的输入阻抗会变化,需要再细调,这样反复几次,就可以调好分馈线,再在主调室调好分馈线与主馈线之间的匹配,再在发射机输出端测一下驻波比。

如不合适再微调一下主调试的元件。

通过这样就可以调配好天线。

10.双频共塔双频共塔在大功率广播采用不多,国外最大用于200kw,国内一般都低于50kw,多用于1 kw,10 kw。

如491台50 kw×2,916台10 kw×2,582台10 kw×2。

如果采用双频共塔而达到了播出效果,又节省了天线场地,对低功率广播是非常有益。

但在使用中要注意几个问题:①两个频率差别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在1.3倍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