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原理》课程单项选择自测题单选自测题(一)1.教育管理体制是( )A.教育行政体制B.教育管理机构与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C.学校管理体制D.教育管理机构与学校管理机构的结合体2.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 )A.分级管理、以县为主B.分级管理、以市为主C.分级管理、以省为主D.分级管理、以乡为主3.以指令性计划职能、经营职能、行政监督职能为主的教育行政属于( )A.从属型行政B.指导型行政C.服务型行政D.监督型行政4.以教育规划中各种因素发展变化的相对稳定性为依据的教育规划是( )A.短期教育规划B.中期教育规划C.长期教育规划D.超长期教育规划5.超越法定职权范围的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属于无效行为,这属于教育行政执法原则中的( )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应急性原则D.越权无效原则6.在教育行政效率的评价方法中,对教育管理机关和教育管理人员是否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和决策,出色地完成管理任务进行的评价是( )A.功能测定法B.费用计算法C.标准比较法D.因素分析法7.对乱收费的处理,除法律另有规定的特殊情况之外,一般均可由教育行政执法主体单方依法做出处置决定,违法者必须服从,否则可以一定形式强制执行。
这表明教育行政执法具有( )A.主动性特征B.单方权威性特征C.执法主体多元性特征D.处罚性特征8.对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预测属于( )A.单对象教育预测B.长期教育预测C.宏观教育预测D.微观教育预测9.教育财务行政活动中,决算反映的是( )A.年度经费预算状况B.年度经费分配状况C.年度经费支出状况D.年度经费收支状况10.教师管理工作中,重视教师管理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并且以对学校实际贡献大小作为衡量、评价和奖惩教师的标准,这是教师管理应遵循的( )A.绩效原则B.选贤任能原则C.教育激励原则D.合理结构原则11.在学制改革中,为加强基础教育,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是( )A.发展职业教育B.发展高等教育C.延长义务教育年限D.发展终身教育12. 美国的州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是( )A.议行合一制B.民主集中制C.议行分离制D.集权制13.将教育督导形式分为调研性督导、检查性督导和总结性督导,其划分依据是( )A.督导的范围B.督导的内容C.督导的目的D.督导的对象14.从管理职能的角度讲,处于计划和执行两个环节的联接点,也是执行阶段第一步工作的职能是( )A.指导B.协调C.控制D.组织15.为了能够综合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技巧和努力程度,有效促进人们实干,避免工作走过场、摆架子的形式主义现象,在教育人事行政中应坚持( )A.任人唯贤原则B.论功行赏原则C.因事择人原则D.合理流动原则16.提出管理职能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要素构成的管理学家是( )A.厄威克B.泰罗C.法约尔D.莫尼17.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仍属稀有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考虑( )A.国家财力B.个人受益C.效率问题D.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8.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教师教的管理B.教学质量管理C.学生学的管理D.教学过程管理19.对小学生要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对中学生要进行合格公民教育;对大学生要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这体现了学校德育的( )A.活动丰富化B.内容灵活化C.内容序列化D.形式多样化20.建立在权力和责任基础上由上级对下级下达必须遵照执行的任务、要求和命令的方法是( )A.组织调度的方法B.法治的方法C.预测规划的方法D.协调激励的方法21.教育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A.政策对象、政策目标B.政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C.政策的对象、目标、手段三位一体D.政策的中心、原则、步骤三位一体22.教育评价的行为目标模式就是( )A.CIPP模式B.评价“目标到达度”C.评价不断为决策者提供信息D.“非预期效应”模式23.关于目标管理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目标管理是一种适用于领导者的管理方法B.目标管理是一种受他人控制的管理方法C.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过程的管理方法A.《教育行政》 B.《行政学》 C.《美国的教育行政》 D.《学校行政》4.20世纪中期以后,很多国家开始调整教育管理的职能,分权制国家加强国家直接管理教育的重要标志是( )A.英国较早成立的皇家督学团 B.法国于1975年通过的《哈比法案》C.美国于1979年成立的中央一级的教育部 D.德国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5.在美国,为了更好地为地方教育服务,建立了独立的教育财政,鼓励地方和学校举办一些国家急需的教育项目,为落后地区提供资助。
所以有学者称美国的教育行政为( )A.服务型行政 B.监督型行政 C.计划型行政 D.经营型行政6.一个国家在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做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规划本身的特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规划的方法是( )A.激励方法 B.法治方法 C.组织调度方法 D.预测规划方法7.教育行政体制中,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其核心是A.监督检查B.明确责权利C.目标管理D.简政放权8.我国以法律形式将教育方针固定下来的教育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9.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主体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非法行为可以有效,这符合教育行政执法原则中的( )A.自主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应急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10.生源预测、师资预测都可以看成为教育预测中的( )A.单对象预测 B.单一法预测 C.宏观预测 D.微观预测11.在系统网络中,凡是时间没有缓和余地的活动就叫做( )A.超前活动 B.滞后活动 C.关键活动 D.动态活动12.在教育体制中,教育体制的载体是教育机构,教育体制的核心是( )A.教育规范 B.教育领导 C.教育理念 D.教育思想13.从层次而言,国家对某一方面、某一层次教育做出的规范属于( )A.宏观规范 B.中观规范 C.微观规范 D.基础规范14.教育行政工作实际上是( )A.以教育为中心 B.以教学为中心 C.以管理为中心 D.以信息处理为中心15.教育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要注意反馈信息的( )A.广泛性 B.方向性 C.可靠性 D.准确性16.认为领导是由权力、责任、服务三种要素所组成的统一体的领导学说是( )A.领导活动说 B.领导影响力说 C.领导要素说 D.领导效能说l7.教育经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区分,从教育经费的用途上看,主要分为A.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费B.学校经费和教育行政部门经费C.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经费D.学生经费和教师经费l8.学校管理目标是衡量学校成员管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标准,只有加强控制,才能掌握学校管理活动的行动状态,以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目标实现。
这是指学校管理目标的(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协调作用 D.控制作用19.要求以目标为依据构建教师队伍,不拘一格,保持正常的流动性,这反映了教师管理的( ) A.激励原则 B.选贤任能原则 C.合理结构原则 D.绩效原则20.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A.班级管理 B.个人管理 C.小组管理 D.学生会21.提出管理过程是由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主要职能所构成,加深了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的管理学者是( )A.法约尔 B.厄威克 C.泰勒 D.古利克22.具有整体系统、自我管理、重视成果等管理方法特点的是( )A.激励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系统管理23.房屋修缮费、业务费属于教育经费中的( )A.教育基本建设费 B.人员经费C.公用经费 D.自筹经费24.具有垂直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等特点的德育管理方法是( )A.依法管理法 B.常规管理法 C.行政措施法 D.激发鼓励法25.在教学各阶段各环节中,对学生阶段性进步给予的评价是指(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相对评价D.绝对评价26.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以教师为中心,正确运用各种有效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管理中促进教师思想觉悟提高,这是教师管理的()A.选贤任能原则 B.教育激励原则 C.合理结构原则 D.绩效原则27.加强教学业务的研究与咨询指导系统的关键是要加强()A.督导组建设 B.教务处建设 C.政教处建设 D.教研组建设28.学校卫生工作管理中,教学卫生管理的内容有()A.用眼卫生、体育卫生、生活卫生 B.用脑卫生、劳动卫生、体育卫生C.用脑卫生、用眼卫生、坐姿卫生 D.用脑卫生、生活卫生、坐姿卫生29.正确表述管理过程检查环节基本要求的是()A.检查中不必考虑指导和调节 B.检查只注重结果,不关心过程C.要有明确的检查标准 D.检查只是自上而下的发现问题的过程30.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之间的比率关系,是指()A.教育领导效率 B.教育领导效益 C.教育领导效能 D.教育领导效果31.教育行政信息最普遍、最常见的沟通形式是A.发布教育信息B.收集教育信息C.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D.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32.教育经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区分,从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管理的形式上看,主要分为A.学校经费和教育行政部门经费B.学生经费和教师经费C.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经费D.基本建设费和教育事业费单选自测题(三)1.管理是一个大的专业门类,教育管理所属的类应为( )A.公共事业管理B.工程管理C.行政管理D.社会管理2.运用科学理论,直接指导教育管理活动,以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这一特点体现了管理的( )A.民主化B.科学化C.相对集权化D.效率化3.从总体上看,教育体制是( )A.制度的总称B.组织的根本制度C.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D.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4.无论是以最早提出教育管理问题为标志,还是以单独的教育管理论著出版为标志,教育管理学大体产生于( )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系统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系统具有( )A.层次性B.集合性C.相关性D.稳定性6.20世纪中期以后,很多国家开始调整教育管理的职能,集权制国家松动集权模式的做法是( )A.法国于1968年颁布了《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将国家管理教育的部分职能交给学校B.日本于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C.英国较早成立了皇家督学团D.美国于1979年成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部7.要完成从传统的监督型职能向“指导——监督”型职能转变,第一,要强化立法职能,第二,要强化( )A.经营职能B.监督职能C.计划职能D.指导服务职能8.按照教育行政人员的工作实绩和贡献进行赏罚,是教育人事行政的( )A.论功行赏原则B.因事择人原则C.任人唯贤原则D.合理流动原则9.教育法规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 )A.表现形式B.本质特征C.精神实质D.制定依据10.教育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A.政策对象、政策目标B.政策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C.政策的对象、目标、手段三位一体D.政策的中心、原则、步骤三位一体11.对教材内容预测时,既要对未来教材可能容纳大量新知识的先进性做充分的分析,又要遵循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不可对教材内容的变化做过分超前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