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玉食品有限公司长效机制制度目录1. 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2. 按标准组织生产制度3.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4.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5. 新原料使用上报评估制度6. 生产条件控制制度7. 出厂检验及记录制度8. 包装标识与标签管理制度9. 企业标准备案制度10. 使用进口原料管理规定制度11. 禁止性行为管理制度12. 食品生产许可证运行管理制度13. 食品广告管理制度14. 召回与处置上报制度15.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及报告制度16. 承担社会责任制度17.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8. 添加剂使用及管理制度19. 委托检验报告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一.目的为了使公司对采购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三.职责技术部制定所需采购物资的质量标准或要求并对样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生产部根据技术部提出的工艺要求做小批量生产试验;副总经理负责对合格供方名单的审批;总经理负责采购计划的审核与批准。
四.工作程序1.采购应及时收集填制《供方调查表》,内容包括:供方的名称、产量、供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由主管人员汇总分门别类建立档案。
供方的档案,包括:a. 法人资料、资质、资信等;b. 产品质量状况;c. 价格与交货期;d. 历史业绩等。
根据这些做出《合格供方名单》。
2.对合格供方的控制a. 质检员对供方每次供货时进行抽样检验;b. 供方每次供货如产品质量不合格按4.13.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如交货期,交货数量等没按合同进行时,可由采购员对供方提出警告,严重时发出暂撤消供方关系的通知。
3.采购资料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由采购部门根据订货合同对原材料的需求量要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注明品名、规格、数量、采购依据等报总经理批准。
在《合格供方名单》上选择供方,并与之取得联系,拟制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的拟制必须符合国家《合同法》有关规定。
《采购合同》由采购部门保管。
4.采购产品的验证采购产品的验证按《原辅料、包装材料标准》的规定执行。
采购产品出现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实行生产许可证的坚决采购有标志的产品,质量检验科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拒收,合格的办理手续入库。
原辅料、包装材料验收:从合格供方采购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供方应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采购产品进厂后质检部进行验收的同时还需对供方名称、货证是否相符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
具体控制如下:a. 国产采购产品(即:原辅料、包装材料)验收:在按照《原辅料标准及检验和试验方法》、《包装材料标准及检验和试验方法》、《各种原辅料、包装材料供方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清单》进行验收的同时,还要按照下述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相关检验、验证内容的记录。
采购产品进厂时要严格控制其验收检验过程,供方必须提供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如供方未提供或证明内容与规定不符时,应视情况对其采购产品拒收或单独存放,待证明材料重新提供后再进行核对,符合要求的即可办理入库手续;来自非合格供方的货物拒收;到期未提供官方合格证明资料或与要求内容不符,应停止其合格供方资格直到提供资料齐全为止;连续3 次发生偏差的供方应停止其合格供方资格;运输车辆是否卫生;外包装是否有破损、有油污等;验证货证是否相符,货证不符的拒收或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标识是否清楚、正确,标识不清楚的单独存放;必要时由质检部抽样检测有关理化、微生物项目,合格后方可使用;供销部每年对合格供方进行一次复评。
b. 进口采购产品:按照《原辅料标准及检验和试验方法》、《各种原辅料、包装材料供方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清单》进行控制,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公司产品质量及卫生要求。
进口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前供方要提供其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产地证、出口国商检证明、装箱单、发票等相关单证。
进口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到厂后必须经国内商检部门检测并出具检测合格证明。
检测不合格的不得入厂。
c. 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贮存:原辅料、包装材料应在专用库房中分类贮存,具体要求见《原辅料标准及检验和试验方法》、《包装材料标准及检验和试验方法》中有关贮存的要求。
5.采购产品的质量跟踪采购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正式供货方进行质量跟踪并填写《质量跟踪报告》,对质量下降的供方由采购部门及时反映给供方,并限期整改。
到期无改进的供方,报副总经理批准取消其供货资格。
按标准组织生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公司技术进步,稳定和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公司效益,根据《标准化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标准内容、标准化实施等规定和办法。
第三条公司标准化管理的任务是:在近期内建立起公司的技术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是企业组织生产、技术和营销活动的技术基础。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技术总监的领导下,由标准化计量管理室(以下简称标准化管理室)归口管理。
各有关部门设立兼职标准化员,其业务工作受标准化管理室领导,兼职标准化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标准化管理室职责:(详见标准化计量管理室部门职能)(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并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建公司标准化管理组织系统。
(三)承担或指导企业标准文件的拟订和报批工作(四)管理公司标准化技术文件。
(五)协助培训部对专(兼)职标准化员进行培训(六)承担标准化事宜的对外联络工作。
第六条专(兼)职标准化员的职责是:(一)在标准化管理室指导下,协助所在部门领导做好本部门标准化管理工作。
(二)在本部门内贯彻执行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
(三)承担或协助本部门负责的标准文件的拟订、报送初审工作。
(四)监督本部门实施有关标准的情况,及时向本部门领导或标准化管理室汇报。
(五)收集本部门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负责提出本部门修改、增定标准文件的报告。
(六)积极接受标准化培训,努力钻研业务工作。
第七条公司标准化管理机构(岗位)图示:第三章技术标准内容第八条技术标准建立的途径与目标:收集国内外有关标准信息,采用或制定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准。
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由有关部门分别拟订标准文本草案,最终由标准化管理室规范文本,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技术标准的构成:以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标准为主体,同时包括安全、卫生、能源、环保、定额等技术标准。
具体构成见下图:第十条产品标准:公司登记采用轻工业部技术标准"001-2006 香精香料"作为组织公司生产、检验及销售各种产品的依据。
本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第十一条生产用原料标准:对每种原料都编出相应的原料验收标准,用于验收、使用与存贮。
第十二条生产用半成品(料)标准:每种反应香基都编出半成品标准,用于验收、投料或转序。
第十三条检测的通用方法(标准):对不同试样测定相同项目,尽量使用相同或相近的方法。
第十四条生产工艺类标准:是规范生产工艺的文件,每种生产工艺都应制定标准指导生产过程。
第十五条产品包装材料、产品包装质量标准:涉及每种包装材料、器具及使用要求、标识、包装质量要求系列文件,是确保产品外部质量形象的保证。
第十六条公司要适时制定营销、售后服务、生产现场-环境以及安全技术、能源、定额等内部使用技术标准,以便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
第四章产品标准登记与审验第十七条凡符合" 001-2006"涵盖范围内的产品已作了登记;凡属生产超出涵盖范围的产品,应增补企业产品标准并依法办理登记,在企业内外执行,是强制性标准。
第十八条国家规定登记和审验周期是:登记二年,审验三年。
第五章技术标准制定程序第十九条产品标准制定(增补)程序:(一)标准起草:由标准化管理室按标准编制规范起草标准文本、标准编制说明文件。
为使标准编制得以进行,由技术部提供:产品项目指标、与国内外同样产品项目指标对比资料、型式-出厂检验项目、验收方法、存放、包装条件与要求、保质期等。
由质量管理部提供检测方法(包括特殊要求的取样方法)、判定方法、反映方法准确性的试验数据一套(包括标准偏差)等资料。
(二)讨论-审定:在技术总监指导下,由标准化管理室、质量管理部、技术部组成讨论-审定小组,讨论后定稿。
(三)批准实施:由标准化管理室整理出报批稿,上报技术总监审核,由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第二十条生产原料验收标准制定程序:是企业内部使用标准。
(一)标准起草:由标准化管理室按标准编制规范起草标准文本,由质量管理部、采购部提供技术资料。
(二)讨论-审定:按第十九条第二款执行。
(三)批准实施:由标准化管理室整理出报批稿,经技术总监批准后发布实施。
第二十一条生产用半成品(料)标准制定程序:是企业内部使用标准。
(一)标准起草:由标准化管理室按标准编制规范起草标准文本,由质量管理部、技术部提供技术资料。
(二)讨论-审定:按第十九条第二款执行。
(三)批准实施:按第二十条第三款执行。
第二十二条检测的通用方法标准制定程序:是企业内部使用标准。
(一)标准起草:由质量管理部起草,要求根据公司情况和国内外发展水平,尽量采用公认的、先进的、准确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国标、行标已确定的通用方法。
(二)讨论-审定:由质量管理部、标准化管理室讨论定稿。
(三)批准实施:由质量管理部整理出报批稿,经技术总监批准后发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生产工艺类标准制定程序:是企业内部使用标准。
(一)标准起草:技术部工艺室起草,标准化管理室从规范性上给予指导。
(二)讨论-审定:按第十九条第二款执行。
(三)批准实施:由工艺室整理出报批稿,经技术总监批准后发布实施。
第二十四条包装材料、包装质量标准制定程序:是企业规范产品外包装标识的系列标准,是企业内部使用标准。
(一)标准起草:由质量管理部、市场部起草,由采购部、技术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标准化管理室协助。
(二)讨论-审定:在技术总监指导下,由质量管理部、市场部、采购部、标准化管理室、技术部组成审定小组讨论定稿。
(三)批准实施:由质量管理部整理出报批稿,经技术总监批准后发布实施。
第二十五条其它企业内部使用标准的制定程序视具体内容参照本章相应的制定程序执行。
第六章标准使用管理与修改规定第二十六条新开发的产品(包括按新项目指标改进的已有产品),如超出" 001-2006"涵盖范围,制定标准按第十九条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