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最新)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最新)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

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X大、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作为中心任务,构建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坚持“全程监管、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持续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我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创建目标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

建立健全以区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区、镇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分工明确;区、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健全。

(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

快速检测体系建立,区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到位,检测计划和信息发布统一有序,检验检测经费得到保障。

(三)食品安全监管有力。

各环节监管体系健全,工作到位,重点品种抽检覆盖率达60%以上,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四)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

食品安全应急领导机构健全,《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科学实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保障机制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率和及时处理率达100%;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专家库,应急体系延伸到各镇街政府和村级组织、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

(五)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到位。

农村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农贸市场和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健全,食品流动摊贩和加工小作坊管理规范,镇村食品安全监管达到全覆盖。

(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

食品安全“四进”(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重点单位)活动成效显著。

校园食品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公共安全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

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80%以上,对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

(七)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食用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基本品种安全得到保障。

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恶劣影响案件发生。

(八)食品安全创建整体推进。

全区食品安全创建区、镇、村三级联动,镇街示范创建达标率达10%以上,各镇街食品安全示范村(社区)创建达标率达20%以上。

三、创建内容
(一)综合基础工作
1.监管责任体系建设。

明确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区政府与各镇街及相关监管部门、镇街与各行政村(社区)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食品生产经营者签订相关《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政府对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镇街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2.社会监督体系建设。

健全社会监督网络,聘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村协管员,明确职责,落实待遇,开展食品安全信息搜集上报,反馈监管意见,协助监管部门做好日常监管工作。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方式。

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

开展食品宣传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重点单位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格局。

3.信用体系建设。

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四个环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记录对企业的监督检查情况,积极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奖优罚劣,对严重失信企业依法查处。

4.应急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建立区、镇、村三级应急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责任明确。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备,政府有专项预案、企业有专门预案。

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及时,食品安全事故投诉处理率达100%,近两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