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名“盛宴”举例
所谓好马配好鞍,好的楼盘当然也要有个名字,体现着楼盘的特色,反映了楼盘的个性特征。
楼盘名是传播的第一要素,故需要简洁明了,让人触目难忘也即好听、好记、好念、好写、好认。
模式:一般来说,是“一个描述性质的词汇+一个定性的基本名词”。
和其他地名一样,楼盘名称也是由专名和通名组成,比如自由人花园,“自由人”是专名,“花园”是通名。
常用的通名主要有“小区”、“花园”、“公寓”、“大厦”、“广场”、“中心”、“山庄”、“苑”、“园”、“城”等,当然近两三年来“谷”、“湾”、“座”、“筑”、“坊”、“庐”等古老的通名也频频涌现,而且被用得颇有新意。
当然,如果是根据广东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
园、苑、阁、庄、寓、宅、庭、居、台、院:指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2万平方米以下;或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10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物、建筑群;
楼、舍、庐、邸、轩、亭、府、公寓、公馆:指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下,或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物、建筑群。
这种狗屁规定大家听听就算了,开发商才不管这些条条框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啊
楼盘取洋名并非某个城市的独特现象,不但北上广光的地产商的对洋名青睐有加,即使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楼盘中,“洋名”也是“大行其道”。
创意英国、香榭丽舍、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阿拉丁花园、玛雅生活馆、波西米亚花园、地中海、名古屋、戛纳风情街、泰晤士小镇……国内许多城市都散布着“洋地名”,“曼哈顿”“泰晤士”扎堆出现,“维也纳”“地中海”层出不穷。
【北京】
“檀香山XX”“戛纳XX号”“XX普罗旺斯”“温哥华XX”“XX埃菲尔印象”……随意点开一家北京房地产网站,一个个拖缀着洋名的楼盘便“扑面而来”。
据统计,北京地区楼盘直接运用的洋地名主要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英国、法国、奥地利等8个国家,而第三世界国家的地名几乎没人搬用。
更有甚者,一些地产商干脆直接将“SOHO”“SOLO”“HOUSE”“HOME”等英文单词搬入楼盘名称,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荷兰水乡”“威尼斯湾”“哈斯塔特”“DADA的草地”“摩卡小镇”……这其实只是惠州的楼盘名称;在银川市的楼盘中,如“荷兰印象”“奥斯卡旺角国际影城”等洋名也不少见……蜂拥而来的洋名楼盘,也拷量着市民的想象力和承受力……
地产商们对于洋名的热情,市场显然并不买账。
个中原因或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们每天可能在“XX国际社区”里居住,然后在“XX国际”上班,下班后又在“XX国际广场”吃饭。
看起来我们每天过得很“国际”,实际上自己很“乡土”,跟“国际”扯不上一丁点儿关系。
【西安】
而在西安城的北郊、南郊等近些年新发展的区域,从凤城一路到凤城十二路,从科技一路到科技四路,以数字排序命名的街道,也让市民觉得很方便,“相比于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老街,这些新街道的名字可能少了一些历史的痕迹,但是方便记忆,尤其向不熟悉这里的人指明方向时,这样的路名叫法也方便了许多。
”
近日,小编调查发现,西安的大部分楼盘名不失简洁,健康易记。
像天朗大兴郡、端里门、半坡国际广场等,这些项目多以区域地名为命名宗旨,一看便知。
在曲江、高新和浐灞等地,记者发现有许多小区的名字都有很强的“洋味儿”,
其中不少是以国外的某座城市命名,还有的是以国外的某处景观命名,不过也有个别小区的名字,完全看不出任何意义。
“洋地名”楼盘小区,多了山寨味少了文化味,虽然西安的街道名见不到“洋地名”,但是以外国城市的标志或者地名命名的楼盘小区却有不少。
记者注意到,这些“洋地名”主要以欧洲的风景名胜为主。
如:巴塞阳光、格兰逸境、City home私享家、Taste 非凡格调、方舟豪布斯卡、新旺角LEGO公园、香克林小镇等,让看的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叫起来总觉得奇怪。
【广州】
一堆中国楼盘,还要那么装逼地起个洋名。
★中外文夹杂型:既含有“洋味道”又符合大众接受程度,因此成为策划新宠。
这种类型的楼盘通常吸引的是一些都市年轻白领以及海归一派等等。
例如:
勤天SOLO上作:花都的一个公寓楼盘,建筑面积只有三万多平米,均价卖到一万二。
如果你要打车去找这样的楼盘,估计会把司机弄懵,上作,确实挺能做作的。
阳光100芒果town:这个清远的楼盘名字本来就让人够头痛的了,又是数字又是英文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不买本字典扫盲都不好意思去看楼,一不小心就被售楼小姐鄙视了。
她们可能也是小学毕业,但是人家比你会拼“town".
方圆E时光:这个楼盘不能说装逼,只能说有点二逼。
有个“时光”本来有点诗意化,却弄多个E,非要在广州信息港那个地方牵强附会,自相矛盾。
卡布奇诺:白云的一个楼盘,名字够洋气了,可项目卖得很差。
咖啡,也不是谁都喜欢喝的,还不如老老实实起个本土化的名字呢。
还有罗马家园,皇马庄园、佛奥广场、保利塞纳维拉等等。
【重庆】
"住在哪里?”
——“加州。
”
“在哪里上班哟?”
——“曼哈顿。
”
“下班准备去哪里?”
——“纽约·纽约喝咖啡。
”
“咦?你到底是哪里人哟?”
——“重庆人噻!”
最近,部分小区流传此则笑话。
笑话中的地名、楼名,在本埠都是真实的,由此,引出小区、楼宇取“洋名”的话题。
西安洋名楼盘
高新:
浐灞:
其他地区
x'x
从上表可以看出, 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的“洋名化”楼盘名称, 可以说是林林总总, 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