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3 《三顾茅庐》课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23 《三顾茅庐》课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ppt
问题探究
1.速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并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思考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 刘备三顾茅庐寻求诸葛亮的帮助,诸葛 亮拟定三分天下之计,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第一部分(1): 刘备准备第三 次拜见诸葛亮。 目的:
(提示:结合题目分析,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
第二部分(2-3): 刘备与诸葛亮见 面的情形。
7.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和 启发?
(1)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2)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 惜人才的风气。 (3)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 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求贤若渴 志向远大 淡泊名利 性格直爽
诸葛亮: 才略高超 张飞: 言行鲁莽
布置作》。
字词积累
yè guān chǎng nǎn
拜谒
miǎn
纶巾
xù
鹤氅
dān
愧赧
bǐ
沔 存恤 箪食 鄙贱 失礼 傲慢 疏懒 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思贤如渴 箪食壶浆 顿开茅塞
词语解释
【如雷贯耳】意思是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 里。形容人的名声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箪食壶浆】百姓用箪盛食物,用壶盛酒水 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 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形。 【顿开茅塞】比喻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窍, 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拜谒】拜访谒见。 【愧赧】因羞愧而面红耳赤。 【鄙贱】卑微下贱。
诸葛亮与刘备见面后谈 论天下的大事,让刘备顿开 茅塞。“只这一席话,乃孔 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计策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 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 取胜”的策略。
4.文章主要写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却 多次提到张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多次写张飞与刘备的对话,是 通过写张飞及急躁、鲁莽来反衬刘备 三顾茅庐的耐心与诚信,表现刘备求 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好品质,突出 了文章的中心。
第三部分(4): 刘备成功邀请诸 葛亮出山相助。
兴复汉室 建立功业
2.刘备三顾茅庐,可谓真诚至极。他的哪些行为 表现出了这种真诚?(补充:刘备拜见诸葛亮时已
年过40,而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
相 见 之 前 相 见 之 时
叱飞
下马 礼均
私下也以诚相待,表明刘备对诸葛亮的敬 重是深藏心中的,连身边人的言行,也要 亲自约束。 半里之外就下马步行,其行可谓敬重,其 心可谓郑重。 与诸葛均以礼相待,是对诸葛亮尊重的侧 面烘托。
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 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当 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 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 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 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 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 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 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 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 写起。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 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 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他 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
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
《三国演义》。
作品介绍: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 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所谓“历史 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 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 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 和美学理想。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 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 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 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 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 高的艺术成就。
导读提示: 1.速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并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思考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 2.刘备三顾茅庐,可谓真诚至极。他的哪些行为 表现出了这种真诚?表现出刘备怎样的心理和性 格? 3.文中哪些地方写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诸葛亮 给刘备提出了什么计策? 4.文章主要写刘备与诸葛亮的见面,却多次提到 张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刘备、诸葛亮、张飞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 6.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7.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启发?
拱立
叙礼 恳请
一个主公,如此谦卑,实为敬重。
礼节周到,言辞诚恳。 以泪感动,用情甚深。
一系列的行为,展露出刘备发自 内心的尊重和恭敬,表现出了刘备礼贤 下士、求贤若渴的心理和性格。
3.文中哪些地方写了诸葛亮的雄才 大略?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计策?
刘备与诸葛亮 的对话以及文 中的议论均写 出了诸葛亮的 雄才大略
5.刘备、诸葛亮、张飞分别是 一个怎样的人?
刘备 尊重人才, 渴望人才, 礼贤下士的 明君形象
诸葛亮: 胸怀天下, 沉着冷静, 才能出众的 军师形象
张飞: 性格急躁(怒), 行事鲁莽(缚), 重情重义的武夫 形象。
6.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通过刘备第三次拜见诸葛亮 并与之相见的情形与曲折的过程,赞 美了诸葛亮心怀天下、胸怀大略,也 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爱 才惜才精神。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大家可能早已看过,其中就包 含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 事——三顾茅庐。今天我们就 一起走进《三顾茅庐》,重温 一下当年那震撼人心的场景。
23 三顾茅庐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 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 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