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盥洗(guàn)B.錾银(zàn)两靥(yè)桌帏(wéi)执拗(niù)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吸(yǔn)D.商贾(jiǎ)喧豗(huī)幽咽(yàn)间或(jiàn)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告诫披肝沥胆徇私舞敝莫逆之交B.渎职文过饰非责无旁贷招然若揭C.忖度荒诞不经牵强附会栉风沐雨D.荼毒满目疮痍沤心沥血轻歌曼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水声涛声,兽声鸟声,甚至如花开花落的声响,都有一定的抑扬顿错....。
B.编辑部小李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词恰当,真可谓疏而不漏....,令读者叹服。
C.我们初中毕业时你送我的那支钢笔,样子虽不太好看,但很好使,这么多年来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
D.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怡然自得....的来到黄山。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C.补偿贸易是在科学技术作为商品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引进技术和设备的一种支付方式。
D.在企业管理这个行当中,创造最快的可能要属管理者的头衔了,原先叫掌柜的,后来叫经理,这几年又从老总、总裁更新为CEO、CFO了。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孔乙己》《故乡》是其中的两篇;《祝福》选自他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拯救滨海湿地美国科学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达4052美元,相当于同等面积的热带雨林的2倍,或其它森林的13倍,或草地的17倍,或农田的44倍!然而,对于滨海湿地的功能与价值及其被破坏的严重性,大部分政府官负和社会公众却知之甚少,甚至毫无认识,以至于把它们统统视为有待于“开发利用”的“荒地”。
滨海湿地系指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包括河口、滩涂、盐沼、海湾、海峡、红树林与珊瑚礁等等,是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种特珠的生态系统,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种类。
中国滨海湿地的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中国海岸线曲折绵长,有1.8万多公里,仅潮间带滩涂面积就有217万公顷,沿海水域是为数众多的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及一些洄游鱼类的繁殖地。
在中国的海域沿岸约有1500条大小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河口湾、海岸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岛等6大生态系统30多个种类,其中不少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湿地。
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入海泥沙急剧减少,如近几年黄河由于来水减少和断流,河口来沙仅及50年代的1/60,导致黄河三角洲遭受海水侵蚀;二是入海污染物显著增加,全国河流长度的70.6%受到污染,农田化肥施用量近20年增加4倍多,大量工业与城市污水排放,造成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发,每年仅此一项损失就以10亿元计。
被誉为“海上森林”和“海洋生物伊甸园”的红树林,处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是一种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扩功能,而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已知全球红树林有23科30属81种,中国有16科20属29种,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区的沿海。
由于围海造地和砍伐,使以上省区的天然红树林仅存2、3万公顷,不及历史上的十分之一!中国沿海地区占陆域国土13%的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0%的国民经济产值。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海岸带资源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使滨海湿地承受着沉重的环境压力。
在滨海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进港口码头、飞机场、游乐场、度假村、酒店和工业园区,修建海堤、高速公路和垃圾填埋场等以及直接填海造陆和进行围垦,造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和丧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滨海湿地219万公顷,竟占去了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
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
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脱节,正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
要使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则必须在开发之前将环境保护规划引入和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去。
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6.对“滨海湿地”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是介于海洋和陆地之间、拥有多种多样生态种类的特殊生态系统。
B.是指沿海区域和湿地范围内的岛屿,以及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C.具体指河口、滩涂、沼泽、湖泊、海湾、海峡以及红树林、珊瑚礁等。
D.一种拥有约8200个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特殊生态系统。
7.对“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项是()A.经济发展与经济利益是影响环境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B.影响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是环境保护问题。
C.无法协调统一滨海湿地的保护是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
D.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是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把滨海湿地视为有待开发利用的“荒地”的观点,不利于滨海湿地的保护,必须给予纠正。
B.围海造地或滥加砍伐,必会造成大然红树林的大量消失,并破坏生态系统,因此必须禁止。
C.要保护好滨海湿地,就必须减少对滨海湿地的开发,并加大对河口海岸的污染治理力度。
D.与其先发展经济后保护湿地,不如先保护湿地后发展经济,否则,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
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唐者,与百里地’。
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
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
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
”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张唐曰:“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
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秦归燕太子。
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明知:明明知道B.令装治行.治行:准备出发C.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有日:有一天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异故:不同的缘故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B.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D.①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②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11.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①臣请行之君其试臣②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④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⑥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
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3分)译文:(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分)译文:(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译文: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答:历代文人抒“悲秋之情”,常借用的事物(景物)有:(答出三点即可)(2)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