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理系统简介

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理系统简介

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功能介绍******有限公司目录一、设计宗旨 (2)二、系统功能介绍 (2)2.1系统总体规划 (2)2.2系统功能列表: (3)2.3数字化档案采集系统 (6)2.3.1档案目录整理 (7)2.3.2档案数字化采集 (7)2.3.3档案材料审核 (8)2.3.4系统维护 (8)2.3.5其他功能 (9)2.4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 (9)2.4.1档案案卷管理 (9)2.4.2档案材料管理 (10)2.4.3 档案审核 (11)2.4.4 信息管理 (12)2.4.5 系统维护 (12)2.5 数字化档案网上阅档系统 (13)2.5.1系统综述 (13)2.5.2角色说明 (14)2.5.3档案查阅 (15)2.5.4消息系统 (15)2.6 系统前景 (16)三、操作系统及硬件配置要求(推荐) (16)附:数字化干部档案查询系统演示操作说明 (16)一、设计宗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干部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随着各行业计算机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逐渐显露出一定的弊端,工作效率不高、原件易损等。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干部队伍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实现安全、准确、快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干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干部档案作用、深化档案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

能够促进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推进组织部门工作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管理体制,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系统功能介绍该系统是对传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创新,能够实现对档案及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查阅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并可通过局域网络、组织系统专网实现干部档案的网上浏览和远程查借阅功能。

按照干部档案业务工作流程,经过分管领导批准、档案管理人员的授权,单位内部阅档人员可以在各自办公室的计算机上查阅干部档案,外来查档单位可以在阅档室进行登记后,通过计算机查阅电子档案,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阅档。

系统全面运行后,可以大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提升干部档案工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干部档案由传统管理向干部信息研究与利用的质的转变。

2.1系统总体规划“数字化干部档案管理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信息采集部分、档案管理部分、信息利用部分和安全控制部分。

基础数据的来源可从“组织干部管理系统”中得到或通过纸制档案的录入、档案材料的扫描、档案目录数据的导入等多种途径进行数据收集。

并可通过单位内部办公平台完成档案信息的批量采集、协同处理,构建网络信息采集协同处理平台。

档案管理部分包括:档案案卷管理、档案材料管理、档案审核及系统维护功能。

信息利用部分可完成档案的统计、查询、网上阅档等功能。

系统规划图2.2系统功能列表:采集部分: 管理部分: 利用部分: 打印结果2.3数字化档案采集系统档案从档案实体库提卷后,首先拆卷、校对档案页数、区分高扫材料、平扫材料,然后进行数据采集。

扫描采集同时对图像进行纠偏、去污、去黑边等处理,校对档案目录、核对电子材料,完成初步审核。

然后由专人再次对档案原件及数据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完成档案装订还原,对电子数据进行归档。

为档案的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系统主界面如图所示:2.3.1档案目录整理根据档案材料选择人员,并导入人员的档案目录,同时拆分档案,区别出高速扫描材料和平板扫描材料。

检查每份材料的页数与目录中的页码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修改目录的页码,同时标记出高扫材料。

其主要功能包括:人员选择、人员查询、导入目录、目录编辑、打印目录等。

档案目录整理的主界面如图所示:2.3.2档案数字化采集对材料分别进行高速扫描和平板扫描,将扫描图像添加到采集系统中,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如纠偏、裁剪、去污、图片挂接等。

采集系统主界面如图所示:为了方便用户及时的处理散材料,系统提供了零散材料管理模块,零散材料处理由材料收集和材料整理两部分组成,材料收集是根据纸质材料在系统中登记材料名称,然后通过扫描仪等图像处理设备材料电子化,对电子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后,完成挂接操作,然后再通过材料整理将材料进行归档。

2.3.3档案材料审核档案审核主要是审核材料的准确性,对材料进行调整和编辑。

确保扫描的档案材料的正确性、清晰度。

档案材料审核如图所示;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各环节相互配合,协同操作,流水线方式完成信息的采集、审核过程。

2.3.4系统维护主要是增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口令、修改用户角色,系统的日志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

系统维护模块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2.3.5其他功能1、密钥设置:用户设置文件加密密钥,由用户录入8位长度的密码,这个密码可以是数字、字母、字符,也可以是三者的混合,加密密钥只能够设置一次。

系统根据加密密钥,利用加密算法对电子材料进行加密处理,保证了材料的安全性。

2、文件比对检测:用户检测服务器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3、数据整理:用户完成材料次序整理。

2.4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收集、鉴别、整理、保管、转递、统计、查阅等日常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系统由四大模块组成:档案业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工具,其中档案业务管理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功能模块包括:案卷管理、材料管理、档案审核和任前审核。

系统根据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组织部编《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体系结构》、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编《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问答》,并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及数字化管理有关规范、标准,编写了《干部人事档案目录字典》、《干部人事档案查阅理由字典》、《干部档案转出原因字典》、《干部档案材料处理情况字典》,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常用的20余个业务表格。

2.4.1档案案卷管理“案卷管理”是档案系统业务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完成对整本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转入、转出、分箱、查阅、借阅等功能。

案卷管理界面如图:档案转入是接收外来单位转来的干部人事档案。

首先由送档人将“档案”及“转递登记表”送交接收单位。

接收单位管档人员收到档案,对照“转递登记表”,核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通过后,在“转递登记表”回执上签字盖章,返回“回执单”,将档案按程序入库存放。

档案转出业务主要完成干部人事档案转出移交业务,系统对档案转出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档案分箱是指根据设定好的分箱方案,将干部档案根据档案编号进行分箱。

档案的利用,对于档案的查阅、借阅,利用人填写“查阅档案审批表”内容,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档案的查借阅。

借阅人员,需在借阅的15日之内归还档案,到期未归还系统自动提醒。

档案的查询、统计是对档案利用的两种方式。

“档案查询”主要包括:(1)对干部人事档案状态的查询。

包含对在库状态查询、接收未入库状态查询、档案分箱位置查询。

(2)按单位进行分类查询。

(3)对每个人档案材料情况查询。

(4)其它情况查询。

“档案统计”主要包括:(1)干部人事档案量的统计。

(2)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的统计。

包括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鉴别、归档、转出等情况的统计;整理工作情况统计;干部人事档案提供利用情况的统计。

(3)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状况的统计。

(4)其它情况统计。

根据日常业务的需要,灵活建立统计方案,完成统计工作。

2.4.2档案材料管理档案材料管理主要完成对档案目录的编辑、材料的转入、转出、销毁以及纸质材料数字化等操作。

对于部分暂时不能确定如何处理的材料,可暂存于待处理材料库中。

材料管理的系统界面如图: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和材料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管档人员收到转来的材料后,首先填写“材料接收登记表”,然后进行接收。

材料接收后鉴别档案材料,检查核对后,区分可以入档材料和不可入档材料。

可以入档材料进行归档操作后,将材料归入档案,系统自动调整档案目录,对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七类、九类、十类材料按照形成时间排序,对五类、六类、八类按照主次关系排序的材料通过材料整理手动调整。

不可以入档材料,转入“待处理”材料。

材料收集包括有档人员材料收集和无档人员材料收集两种情况。

有档人员材料可经过鉴别后归入档案或归入“待处理”材料。

无档人员材料只能归入“待处理”材料。

对三龄一历相关材料进行标记,方便查询。

2.4.3 档案审核档案审核业务模块主要完成三项功能:1)任前审核 2)档案审核3)统计功能。

1)任前审核:是对拟任用人员三龄一历情况的审核。

可生成《拟任用干部“三龄一历”审核确认表》、《拟提拔重用现职省(市)管干部“三龄一历”审核确认表》、《干部“三龄一历”审核确认登记表》。

如果审核干部已被任用,系统将会在“干部信息”数据库中增添此人员。

2)档案审核:是对当前所管档案材料完整性,手续完备性情况的审核。

可生成《干部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干部档案审核情况反馈表》。

3)统计功能:完成审核中各项情况的统计。

包括:档案审核数量情况统计、档案变化数量情况统计、档案材料变化情况统计(缺少材料)、三龄一历变化情况统计、干部提拔情况统计、未提拔干部情况统计等。

2.4.4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单位的管理和对干部的基础信息的管理,以及对干部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干部花名册的形成。

界面如图所示:2.4.5 系统维护档案字典标准代码是信息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的信息标准规范,是实现档案查询统计准确的关键。

本系统采用了《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体系结构》定义的标准代码有《人的性别代码》、《干部职务名称代码》、《语种名称代码》等26项,并兼容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问答》定义的档案目录字典、查阅原因字典、转出原因字典、档案材料处理情况字典。

表格编辑表格编辑是对系统内各类打印表格输出格式的定义工具。

用来应对用户在实际应用时对表格需求的变化。

表格编辑功能提供类似Excel的操作功能,方便用户修改表格。

用户管理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档案信息泄露,系统将采用“用户管理”功能来设置。

用户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对用户的建立与删除,功能权限的设置,机构访问权限的设置。

日志管理日志管理是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的记录。

日志记录的内容有操作员、工作描述、登录时间、退出时间、业务模块、计算机名称。

事务提醒对用户有关操作所关联的事项进行实时提醒。

系统备份为保证系统数据安全,提供计划备份和手动备份功能。

备份的内容包括档案管理数据和数字化材料数据。

系统备份由管档人员执行,可以定义一个星期备份一次或随时手动备份。

备份数据可采用磁带、光盘等存储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