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生字,理解词义。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卢沟桥的狮子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
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描述方法。
3.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从石柱上雕刻的狮子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
2.学会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学习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的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
教具准备:课件、词卡、田字格磁贴教学过程:创设氛围,课前互动1.出示一幅卢沟桥的大图,师述:卢沟桥是一座举世的桥梁,到此游览的中外游客都会被卢沟桥的狮子深深地吸引住。
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下这座著名的卢沟桥,好吗?2.播放多幅带有狮子的卢沟桥画面(伴随音乐,由远及近、从高到低、从正面到侧面,用简要的话语指引学生欣赏卢沟桥)。
谁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眼前的卢沟桥。
(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抓住最大的特点:狮子多。
)同学们,咱们开始上课了,好吗?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着重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
板书:卢沟桥的狮子(边写边指导写“卢”:“卢”字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不要写成“户” )。
生齐读课题。
咱们先来读读词语吧!二.扫清字词障碍,初读课文1.检查词语,纠正读音。
课件出示:长吼h ǒu 偎w ēi 依y ī 淘t áo 气 甚sh èn 至大概g ài 挑ti ǎo 衅x ìn 建ji àn 筑z h ù 抗k àng 日数s h u 不清 歇x i ē后语联li án 拱g ǒng 石桥 大小不一 形态各异y ì(指名读,一个人读一行词语,字音不对的请小老师纠正;然后重点停留:指出多音字“挑”,另一个读音组词:挑水,理解本课“挑衅”的意思,注意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简笔画理解“联拱石桥”;最后简介“歇后语”的相关文化,明确文中开篇第一句歇后语的用意,突出卢沟桥的狮子多的特点,引起全文。
)2.初读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课件提示读书要求)生自由读文。
三.学习课文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生:写了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师相机板书: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师:三个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里,你们发现了吗?生:第三自然段。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句子: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全班学生读句子。
师:卢沟桥的狮子真是很难数清楚。
出示第一段文字,读悟“多”“数不清”,抓关键词语体会狮子多的特点。
从歇后语、数据,要不仔细数是数不清楚的,仔细数,你们知道有多少只狮子呢?(增加课外资料补充,仔细数出来的具体数字是501只狮子,体会“多”)。
师:还因为什么“很难数清楚”呢?生:是因为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这个不一定答得出来,可以直指第二自然段。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请同学们拿起铅笔,默读第二段,用横线画出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卢沟桥的狮子形态各异的句子。
出示句子: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去感受、体会大小不一的狮子“真有意思” 。
)出示句子: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 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 ,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请同学们找到你最喜欢的狮子,自己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狮子(结合图文进行不同形式品读、演读)。
(预设)生1: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师:这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猜它们在做什么游戏呢?生:捉迷藏。
师:也许他还会说什么呀?生:它们好像在说:“你找不着我的,找不着我的。
”师:一边读一边想象,就能把课文读好。
谁还想读?生2: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老师发现你按得比较温柔,这是只温柔的狮子妈妈。
师:还喜欢读哪一句?继续。
生3: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师:出示词卡“偎依”——“依偎”,学生读词,师生配合演读体会。
说说还知道那些类似于这样的词语,例如:来往——往来。
师:她用虚声读,好像怕吵醒了小狮子的梦,太有味道了。
生4: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师:猜猜看,这是怎样的狮子?长长的吼叫,是怎么吼叫?狮子大王真威风!谁来吼一吼?一生表演狮子的动作,一生再读这句。
生5: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
我觉得这是只喜欢安静的小狮子。
师:这些不动的石头狮子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力,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觉得这些狮子是有人情味的,是有灵气的,老师也忍不住想和同学们一起读读。
(PPT完整呈现排比句式)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低着头, 好像有的..正在熟睡;..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有的..在做有趣的游戏;..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师:你们发现没有,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生1:我发现都用了“有的......好像.......”句式。
师:意义相关结构相同的几个分句排列在一起,中间用分号隔开,这是排比句,达到加强语气的效果。
生2:我看到句子的前半部分是作者观察到的狮子的形态,后半部分是由此产生的联想。
(分男女生合作读。
)师:这样边观察、边想象的句子让人读起来感到既生动又有趣。
师:这段话的最后出现了省略号,说明狮子的形态远远不止5种,你能不能帮作者再接着想下去?(出示思考题)你还能想象出哪些形态的狮子呢?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还有的(),好像()。
(预设)生:有的小狮子在玩皮球,好像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生:有的小狮子抬头望着天,好像在尽情地沐浴着阳光。
生:有的小狮子趴在一起,好像在窃窃私语。
生:有的大狮子在给小狮子舔肚皮,好像正在给小狮子洗澡。
生:还有的一群狮子亲热地挨在一起,好像在照全家福。
……师:难怪说“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这句话出现在哪儿?生:这句话出现在第二段的开头。
(齐读这句话“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师:(PPT出示第二段的文字)无论是大小不一的狮子还是形态各异的狮子,都是在说明“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生:“这些狮子真有意思”是第二段的中心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具体说明了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师:中心句可以放在一段话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段话的结尾。
出示填空,师生合作背诵第二自然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
....(),甚至...(),小的只有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低着头, 好像..();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正在熟睡;有的...),好像后,好像...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还有的师:我们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背下来了。
这些特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再次出示第三段句子: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真是很难数清楚.....。
....,形态各异(齐声回读)理解“形态各异”:师范写“异”,注意“异”的上面部分“巳”,“各异”在这里是指?为什么不是“形状各异”?(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说出,渗透词语习得方法。
)四.了解历史补充“七七事变”的历史,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是我国人发反抗侵略者永不屈服的写照。
师:这么多可爱的狮子,在和平、祥和的气氛当中,它们为卢沟桥的美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都出自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之手。
每一尊狮子都是栩栩如生,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卢沟桥的出名不仅是因为石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记载着一段沉痛的历史。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交流“七七事变”时间、地点,挑衅的事由、结果。
师生共同交流:“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这就是“挑衅”)遭到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军人抵抗。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全班一起读一读: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师:“七七事变”是我国人发反抗侵略者永不屈服的写照,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
五.总结师: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说过: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齐读这句话)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卢沟桥,欣赏了卢沟桥的狮子,还了解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真是收获不少!下课!转身向全体听课的老师说:“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板书设计:11.卢沟桥的狮子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