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分析

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分析

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分析
11151336 谢超杰1980年中国恢复在世行合法席位后,与世行的合作首先从资金合作开始。

至上世纪90年代初,世行贷款资金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渠道之一,有些年份世行贷款额相当于当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50%以上。

30年来,我国引进世行贷款承诺额累计超过478亿美元,贷款规模在世行成员国中位居前列,支持建设了326个项目,覆盖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积极引进资金的同时,针对我国当时技术缺乏、设备落后的局面,还引进了大量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了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按部门划分的世界银行对中国贷款项目一览表(1981-2010)
单位:百万美元
硬贷款软贷款总额农业5,904.57 5,288.60 11,193.17
工业2,773.40 239.30 3,012.70
能源7,240.23 37.00 7,277.23
交通13,773.00 629.60 14,402.60
教育395.30 1,442.10 1,837.40
卫生186.00 786.60 972.60 城建与环境6,252.30 1,128.80 7,381.10
技术及其他940.40 394.70 1,335.10 总计37,465.20 9,946.70 47,411.90
如图所示,世行对华项目贷款主要集中在交通(30%)、农业(24%)、城建与环境(16%)、能源(15%)、工业(6%)、教育(4%)、卫生(2%)等领域。

在交通行业,建设了沪杭高速公路、天津港等一大批高等级公路、铁路、港口、航运和城市交通设施,提高了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

在农村发展领域,建设了包括大型水利灌溉系统、引水工程、农村公路和粮食流通系统等在内的一批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

在能源行业,建设了石油、水电、火电、煤炭、天然气等项目,提高了我国能源供应能力和能源效率,优化了能源战略结构,加强了节
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在城建环保领域,实施了城市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和农村供水项目,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从改革开放的难以解决温饱问题到现在的奔小康之路,可以说整个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其中,世界银行的货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一,世界银行货款的注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的资金而自身的资金积累非常有限,而且农业、交通、能源、教育等领域是私人资金没有能力或不愿意介入的。

这时,世界银行的资金注入这些领域,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特别是当时的外汇缺口,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在我国向世界银行贷款,以及合作的过程中,加速了我加入人才培养,特别是有利于涉外人才的培养与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世界银行对每个项目的货款都包括了用于人才培训的部分;其次,我国在利用世行贷款的项目中,有些项目是直接进行咨询和技术援助的项目,在接受技术援助的同时,我们的自有技术得到了提升,人才得以培养和提高。

第三,世行贷款虽然有着优惠的贷款条件,但是有一套复杂的程序规定。

为了更好地执行世行贷款项目,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在执行项目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培养了一批涉外的谈判、金融、管理等人才,特别有利于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的效益。

其三,改善和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世界银行的贷款有一套复杂的,手续严密的,管理严格的程序,为了保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取得预期的效果,借款国和世界银行必须按这一复杂、严格规范而漫长的程序执行;对于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工程建设,其资金拨付、招标采购、监督检查等管理活动,使贷款项目的建设因此收到较好的成效,这一过程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管理水平。

其四,世行贷款项目的运行,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世行贷款项目在我国运行25年来,在项目竞标、采购中,我国一批承包商伴随着项目成长、壮大起来,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标。

一些国内采购带动了车辆、机器、运输设备、原材料等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世行贷款使我国收获了资金、人才、理念、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