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项目实施方案模板网御神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09年月目录1概述 (3)2工程实施安排 (3)3工程总体要求 (6)4工程实施步骤 (7)4.1 前期准备工作 (7)4.2 安装实施前期 (8)4.2.1 资料采集 (8)4.2.2 分析调研 (9)4.2.3 规则翻译 (10)4.2.4 产品到货验收 (10)4.2.5 加电检测 (11)4.2.6 配置安全设备(网御神州) (11)4.2.7 模拟环境测试 (15)4.3 安装实施中期 (16)4.3.1 设备上线 (16)4.3.2 应用系统验证性测试 (17)4.3.3 计划变更 (17)4.4安装实施后期 (18)4.4.1 设备试运行 (18)4.4.2 现场培训 (19)4.4.3 节点初验 (19)4.4.4 文档整理 (20)5风险控制 (20)5.1 实施现场的风险控制 (20)5.1.1 业务全部中断情况的处理 (21)5.1.2 部分业务中断情况的处理 (22)5.2 运行期间的风险控制 (23)6附件 (24)“XXX”项目设备到货确认单 (24)1概述XXX安全设备项目是2006年信息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内容为更换副省级以上(含)机构XXX安全设备。
此文档是XXX安全设备项目各节点的实施方案。
2工程实施安排此次工程实施以各节点技术力量为主,厂商技术人员在实施现场做技术支持。
各节点工程实施时间安排约为8天,第一批安装单位的开始为1月22日,第二批安装单位的开始时间为1月29日,项目分为实施前期、实施中期、实施后期三个阶段,其中:周一至周五为实施前期,主要是进行相关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模拟环境测试工作;周末为实施中期,主要是上线切换、应用验证等工作;后期安排一天时间,主要是进行现场值守技术保障、文档整理等工作。
工程开始时间和上线切换时间以总行通知为准。
各节点工作内容详见下表:3工程总体要求1、前期节点技术人员与厂商技术人员应加强技术沟通。
当地技术人员对原有安全设备的配置进行逐条描述和确认,以保证当地技术人员和厂商技术人员沟通的一致性。
2、前期进行规则分析时,一定要认真填表。
在节点技术人员与厂商技术人员确认达成一致后,才可进行安全设备设备的配置工作。
3、安全设备在上线前必须按照《测试方案》经过模拟环境测试,才允许在生产环境中进行切换。
4、由于此次安全设备上线是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的切换,技术风险很高,各节点科技部门负责协调保证原安全设备厂商现场进行技术支持,在切换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切换回原有安全设备进行运行。
切换时,原有安全设备(含主、备机)不能关机。
待业务系统正常运行一周后才能撤下原安全设备设备。
5、经与有关业务司局协商,本次安全设备工程在生产环境切换调试和网络切换时间严格安排在规定的3小时内进行,其中第一小时为切换和技术确认,其余2小时为业务确认时间。
如第一小时后技术人员确认此次切换不成功,经当地科技处负责人确认后,应尽快切换回原安全设备并按原计划进行业务确认(或换回安全设备均需要业务测试)。
确认恢复业务后,请科技人员在模拟环境中继续查找问题,重新配置,按照原定计划安排进行第二次生产环境的切换。
6、实施期间如有新上系统或正在试点的业务系统,请各分支行予以高度关注。
7、各分支行对于新上线安全设备的配置规则只允许开通总行规定的业务端口,不允许扩大安全设备的规则范围。
8、本项目安排的安全设备切换时间为周六临晨5-8点和周日临晨5-8点两次,如两次切换均未成功,应及时向工程实施组报告。
4工程实施步骤4.1 前期准备工作目标:完成设备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前提:制定实施详细时间。
工作内容: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环境准备、系统调查、工作通知、发社会公告等详细准备工作,为设备实施前作好详细的准备工作。
输出: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完成社会公告通知各个相关单位等工作。
4.2 安装实施前期4.2.1资料采集目标:完成网络环境的调查和安全设备实施工作需要的资料采集工作。
前提:节点科技人员已经提交《安全设备项目系统配置手册》,作好资料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内容:(1)实施前需确认的相关信息为保证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因某环节缺失而造成整体工程延误的情况,实施节点应在项目实施前完成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准备工作,由分行节点技术负责人完成填写。
《物理环境需求表》需要节点科技人员进行填写并根据需求进行准备,安全设备测试环境所需要的设备情况请参照《安全设备测试方案》中的具体细则。
物理环境需求表(2)业务系统情况调查测试节点实施前,节点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协调业务系统管理员详细描述所有外联业务应用,准确反映该外联业务系统的网络通信行为特征。
掌握业务系统通信行为特征是提高安全设备安全规则正确性的有效手段。
输出:完成系统采集工作《物理环境调查表》《安全设备安全设备项目系统配置手册》(初稿)4.2.2分析调研目标:根据资料采集情况对网络分析,了解现有网络情况。
前提:完成资料采集工作。
工作内容:与节点系统管理员进行现场技术交流,了解网络拓扑结构。
安全设备管理员应将原有安全设备设备策略和配置文件完整地导出为文本文件并进行中文说明,对各业务系统说明文件和原有设备策略进行分析。
同时,节点安全设备管理员还应参照安全管理规范,根据业务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及时调整防护安全策略。
分行技术负责人和厂商技术人员对已经填写完成的《安全设备项目系统配置手册》进行审核。
输出:调查完成,输出《安全设备安全设备项目系统配置手册》。
完成时间节点:4.2.3规则翻译目标:对原有安全设备的策略内容进行翻译,保证新上线安全设备策略的正确性。
前提:节点科技人员对本行的网络结构及其业务系统应用了解,并能用自然语言进行说明。
工作内容:节点科技人员将目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和目前现有安全设备的设置进行整体了解和描述,并对此次实施的安全设备厂商人员进行策略和业务应用的交流,共同完成安全设备的配置规则翻译工作。
输出:调查完成,输出《安全设备安全设备项目系统配置手册》。
4.2.4产品到货验收目标:用户和厂商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现场验货。
前提:货物已经送到客户现场,用户和厂商技术人员共同在场。
工作内容:厂商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双方共同进行产品的到货验收。
设备到货验收步骤如下:开箱前,检查设备数量、发货地、外包装完整性;●开箱后,检查设备机箱外观完整性;●根据包装内装箱清单检查产品型号/版本、设备数量、接口数量是否与合同供货清单一致;●根据包装内装箱清单检查合格证、线缆等配件、随机资料是否齐备。
双方人员应根据以上各项对设备进行检验。
并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共同签署附件中的《设备到货验收表》。
输出:《设备到货验收表》4.2.5加电检测目标:用户和厂商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设备的加电测试。
前提:用户和厂商技术人员共同在场。
工作内容:到货验收完成后,节点对设备进行加电检测,并在厂商技术人员协助下检查系统工作状态。
加电检测步骤如下:●设备加电指示灯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正常启动;●管理终端能否顺利连接安全设备系统;●各接口板卡是否工作正常。
节点技术负责人和厂商技术人员应共同对设备加电验收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确认,并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共同签署附件中的《设备加电测试表》。
输出:《设备加电测试表》。
4.2.6配置安全设备(网御神州)目标:依照《安全设备项目系统配置手册》节点技术工程师离线配置安全设备,厂商工程师指导并对安全设备的配置进行核查。
前提:《安全设备项目系统配置手册》填写完成,并与原有安全设备的配置逐条匹配无误后。
工作内容:配置安全设备时,请按下列步骤进行。
1.开箱检查配置清单,核对配件是否齐全,检查机箱主机编号与包装箱的是否一致。
2.开机插上电源,安全设备启动后会有嘀嘀嘀三声提示音,冗余电源如果只插一个电源会有长时间的蜂鸣报警。
3.登陆安全设备串口方式:用户名admin,密码firewall。
Web方式:安全设备默认的管理地址是10.50.10.45,管理端口是ge1口,默认管理主机是10.50.10.44,登陆方式是https://10.50.10.45:8889,通过web管理方式需要安装证书,证书在随机光盘中。
4.配置安全设备步骤4.1、网络配置:在“网络配置”—“接口ip”中点击添加按钮,输入要添加的ip和相应的接口,并设置网口ip是否允许管理,ping等。
注意,接口ip 设置后就不能够修改,只能删除。
4.2、网关设置:在“网络配置”—“策略路由”中点击添加按钮,如目的地址0.0.0.0/0.0.0.0,下一跳202.99.8.1,就是默认路由,目的地址10.10.10.0/255.255.255.0,下一跳192.168.1.10,就是目的网段10.10.10.0,下一跳指向192.168.1.10。
4.3、添加地址对象:在“对象定义”—“地址”—“地址列表”中点击添加按钮,输入名称,地址范围或者地址段即可,在添加界面有一个复选框,可以选择是添加地址段或地址范围,如名称neiwang 地址192.168.1.0/255.255.255.0,还可以添加一个地址范围,如名称neiwang2 地址192.168.2.1—192.168.2.100。
4.4、添加地址组:在“对象定义”—“地址组”中点击添加按钮,输入名称,并引用位于左边的地址对象,如名称group,地址对象neiwang,neiwang2,就是group这个地址组包含了neiwang和neiwang2这两个地址对象。
定义完地址对象和地址组后就可以在安全规则中引用他们,这样会简化安全规则的设置步骤,方便许多。
4.5、定义服务:自定义服务可以指定开放那些协议,那些端口,例如要开放tcp的1436端口,就在“对象定义”—“服务列表”中点击添加按钮,协议选择tcp,目的端口输入1436,低端口和高端口都输入1436,就是只放开1436端口,如果低端口输入1436,高端口输入1440,就是放开tcp的1436—1440的所有端口。
一条自定义服务可以放开多个端口。
4.6、添加安全规则:包过滤规则:在“安全策略”――“安全规则”中点击添加按钮,类型选择包过滤,输入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选择相应的服务即可;例如,源地址输入10.10.10.10,掩码255.255.255.255,目的地址20.20.20.20,掩码255.255.255.255,服务选择icmp就是允许主机10.10.10.10 ping 20.20.20.20,关于这两台主机的其他类型数据包都被禁止掉。
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下拉菜单里还可以选择在地址对象中定义好的地址对象和地址组,在服务里还可以选择自定义服务,例如前面举例的tcp 1436端口的服务NAT规则:在添加安全规则时,类型选择nat,输入源地址,目的地址,服务,和源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即可,nat规则会把源地址转换为安全设备的一个地址,从而达到隐藏源地址的目的,例如,源地址10.10.10.10/255.255.255.255,目的地址20.20.20.20/255.255.255.255,服务选择前例定义好地tcp_1436,源地址转换为选择20.20.20.1这样当10.10.10.10这台主机访问20.20.20.20的tcp 1436端口时,安全设备会把源地址转换成20.20.20.1,这样就隐藏了10.10.10.10的真实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