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
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
cn"d 125
l特稿-Feature
万方数据
126 atd
4借鉴成功经验 现代岭南建筑的前辈们在利用气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使许多建筑具
有现代景园特色。如东方宾馆庭园,中庭、休息廊、餐厅、阳台、走道、卧室之中布置园林 草木,使环境有鸟语花香,充满诗情面意。在广东的高层建筑发展中,笔者发 现一种现象,就是在内庭设计中往往带有传统庭院和园林的内容,特别是岭 南本土的庭园。岭南庭园与一些公共建筑,特别是与宾馆、酒家等结合得比较 好,并逐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功效。例如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中庭就是一 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已故的莫伯治院士设计的白天鹅宾馆将山水园林引入中 庭,形成微气候。他设计的中山温泉宾馆,底层架空结合山水庭院,通风好, 环境阴凉;岭南画派纪念馆更是直接将建筑与水体结合。外地同行称之为“广 派”建筑,在全国范围内是有一定地位的。
2.4把庭园引入支柱层(也称为架空层或底层花园) 把建筑物底层空间部分或全部不作房问使用而做成架空,其优点是使
建筑物的上部和架空的底层形成空气对流,这是南方建筑中解决通风的有 效措施之一。架空的底层通常可进行绿化处理,或放置轻便的小桌椅,形 成庭园格局,既可做成小假山、小庭园或儿童乐园,又可作为上部楼层住 户或客人的休息场所。例如广州矿泉别墅支柱层,可供客人在炎热季节时 作休息、交谈,或作小组会议之用,倍觉凉爽。汕头大学五层教学主楼的 底楼全部架空作为支柱层,当学生课余在该处休息时,清风吹来,昏昏沉 沉的大脑顿觉清醒,同时,身心也感到舒适,给下一节课堂教学打下良好 的基础。广州文化公园中的园中院,它在广州繁华的闹市中有一片观赏庭 园景色的休息场地,在岭南地区是很有实用和艺术价值的。
建筑群体组合中庭园的绿化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夏 日纳凉,也可以减少噪声、减弱视线干扰等作用,而且也给 建筑群增添了大自然的美感。庭园的绿化布置应综合考虑庭 园的规模、性质和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采取相应的 手法。采用的树种、树形、花种、草坪等各异,配以山石、 院墙、绿化、水景及建筑小品,为人们提供足够的自然休闲 空间,舒展身心。这种绿化形式在旅馆、饭店、展览馆、娱 乐场所运用较多,绿化形式大多是自由式的平面和空间布 局,树木与建筑小品结合成的绿化层次和景观,与建筑相映 成趣,用咫尺山林的手法,再现大自然景观,以扩大建筑的 空间感,颇有与建筑相呼应之意。
(1)白云山山庄旅舍。这里原是一所山祠的遗址,地势广狭不一,高明 的大师就随着地形的高低错落,自然地分段而建。建筑的造型是按现代化功能 来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的小圆柱,平屋顶的组合屋,结合庭园化,巧妙地运用 水池、树、石,使格调与大自然协调一致。进入院内,只见左右山林合抱,野 趣塘情,顺着游廊走过中庭,到了精华所在的内庭。这里有溪池、翠竹和桂花 树等,各种南方花卉点缀其问。山庄的主要建筑群环绕内庭在地势较高的溪谷 上游布建,呈封闭式布局。其中以会议厅为中心,跨溪而筑。在这里凭眺云 山,俯视溪池,花吞四溢,静听鸟鸣,仿佛回到了大自然之中……。这里的建 筑与大自然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当年,周恩来总理在这里接待过外宾。
万方数据
122 atd
2建筑与庭园的结合方式 岭南建筑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技法,移植到建筑与城市设计中,体现出鲜明的特色。
2.1建筑物环绕庭园而建(称为绕庭建筑),形成平面式露天庭园 这类庭园又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单体建筑式庭园,如广州友谊剧院、白云宾馆等,其中又可根据庭园在建筑
万方数据
124 atd
万方数据
广州白天鹅宾馆
的。天井是建筑围合成的狭小空间,其内不宜植高树,可在 天井内植草皮或倚某一角落植灌木,也可植小乔木,这些绿 化都可作为室内的对景。若天井较深,日照较少或无日照, 可在天井内摆几盆鲜花作为景观。“庭”比天井要大,是由 前庭、中庭、后庭和侧庭构成的,常把中庭作为重点进行绿 化。在庭内可视空间的大小种植数层树木,透过前树看到后 树及后面的建筑,产生了丰富的景观。庭院绿化的形式一般 根据庭院的形状来定,或采取规则式布置或自由式布置。若 建筑主轴线明确,庭院沿此轴线对称布局,则绿化也宣规整 对称布置,以便反映建筑的秩序性。建筑或庭院有明显的几 何形状组合时,绿化也可用相似的几何形状组合以便求得统 一。总之,庭院绿化可以营造出一种非常生态化的室外空 间,当然也要考虑人们日常活动的内容,所需的范围及应布 置的设施等问题0如庭内所植被草坪应采用耐倒伏的品种, 树下应设座椅,草坪中设置园路等。在庭院的边缘设置乔木 可以起到墙一样的围合作用,又能保持内外的视觉交流。庭 院植树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不要把树木种得靠房屋太近,以 免树根破坏房屋基础;二是不宜把大乔木、大灌木种在窗口 前,以免影响视线、采光和通风。
(2)友谊剧院。现代风格的建筑采用开敞式的平面布局,利用南方有利 的自然条件将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园林空间结合起来,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时而把楼梯延伸到庭院中去,时而又将园中的植物沿梯而上引到楼上来,构成 了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观众在中场休息期间闲庭信步,不亦乐平。
(3)东方宾馆。东方宾馆西楼的最大特点,是首先将岭南庭院的手法引 用到现代高层旅馆建筑之中。西楼位于流花湖畔, “流花”景致尽收客房之 中。架空层与庭院融会贯通,创造出视野宽阔通透的空间环境,有一种虽透 仍蔽、妙不可言的气氛。架空层的地面既是室内又是室外,形成所谓“灰色空 间”。庭院内一泓清澈的池水,四周草坪起伏,绿树婆娑,单面扶手的三曲石 桥蜿蜒于平静的水面上,点缀于池畔朴实浑厚的黄蜡石中。整个庭院气氛清 纯、平静,开朗宜人,情趣盎然,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又突破了中 国传统园林中个人独娱的封闭局限,创造出了一种开放的、可憩可娱、内外兼 容的空间。很可惜,由于商业行为,新东方宾馆对这些岭南园林特色的处理, 除天台花园和中央广场还有部分绿化外,其余已不复存在。
万方数据
l特稿·Feature
2.2把山水园林引入到高层建筑的中庭 这种类型以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的中庭式处理为成功典范。其庭
园的营造方式与平面式露天庭园处理一样,庭园多为建筑围合,所不同的 是前者的顶部(有时也有侧面)采用透明天窗。这样,庭园的室内化倾向 甚于平面式露天庭园,这同时将给庭园设计本身带来技术方面的影响,如 植物栽培和空气调节等。另外,一般园林酒家的平面布局受用地环境的约 束,多以中庭集中较大的绿化空间,向四邻辐射,以通廊围绕内庭。通廊 是景观的直接观赏路线和交通组织路线,室内通过通廊分享中庭的绿化效 果,而绿化平面的集中赢得了较大的空间和绿化面积,也保持了建筑之间 的较大间距,保持了厢房的独立性,而且还可以利用集中式的绿化空间来 组织通风对流和采光,以改善整座建筑的自然环境。广州有代表性的中庭 式园林酒家有北园酒家、白云宾馆中餐厅、文昌路广州酒家和天河广州酒 家等。这种形式多应用于闹市区的新建酒家,只要在设计时精心策划,就 可获得最佳的饮食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3把庭园引入屋顶层(称为屋顶花园或天台花园) 这种庭园的特点是将庭园植物引至空中的屋顶乃至墙面,这种形式在
岭南乃至全国都极为普遍。其基本做法是将庭园的底面置于建筑物的结构 板之上,庭园的植物及景物受建筑结构和技术的影响较大,形式也更趋规 则化、几何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屋顶花园仅仅是将庭园从地平面向屋顶 平台的提升而形成的第五立面效果。实例有广州流花宾馆屋顶花园和东方 宾馆屋顶花园等。将庭园延伸至外墙不仅减少了体量,更重要的是改善了 环境,也为岭南与庭园的探索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万方数据
(5)白天鹅宾馆。宾馆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中庭设计,这是一组现代式庭园设计,中庭高三层,周围布 置了商场、酒家、咖啡厅,用回廊将它们与中庭隔开。中庭以山水景色为题材,布置了壁山瀑布为主要景 色,人工瀑布落差达16米,分级奔腾直泻而下,水声轰鸣,浪花四射。山顶有六角形金瓦亭子,坐镇中央, 汉族的亭身与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有机结合,恰到好处”1。远望刘海粟摩崖题刻“故乡水”三个大字,富有岭南 水庭情趣。白天鹅宾馆的外形是现代建筑的形式,而内庭的“故乡水”就牵动着无数海外游子之心。其立意 可能是取自“美不美7故乡水!亲不亲7故乡人!”之句,十分贴切。华侨和港澳同胞回粤探亲时,每当进 入白天鹅宾馆,一见“故乡水”,就产生如同回到家乡的感觉。“白天鹅”的成功之处,正是采用了岭南山 水庭园的设计手法,特色鲜明。
_特稿·Feature
C U o hn e s S iI o n:S o U t h e r Cou rtyard Desig n
Un
A‘ rC ‘I"1 il t e ct re a n da
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
曩文:谢浩朱雪梅 广东工业大学
藏 要:现代建筑与传统庭园结合是岭南建筑语言的主要词汇之一。本文在肯定建筑与庭园 相结合优越性的基础上。从建筑与庭园的结合方式、绿化和成功实例启示几个方面 探索有关问题,旨在呼吁继续发扬岭南建筑的传统和特色。
关键调:岭南建筑庭园绿化借鉴
1前言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岭南建筑最明显且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建筑与庭园相结合”。这
是由自然气候及人文风俗等因素决定的。岭南建筑以其自由、自然的平面,明快、开朗的形 式与体型,结合岭南园林建筑的处理手法,创造出一种适合岭南地域气候特点和富有现代化 特色的建筑环境而深受欢迎。
3庭院的绿化(庭园的绿化) 庭院的规模比庭园大,范围较广,在庭内可成组布置绿化,每组树
种、树形、花种、草坪等各异,并可分别配置建筑小品,形成各具特色的 景园。庭院是建筑的外部空间,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它扩大了人们在室内 活动的范围。我们常说的“庭院”,实际上还可细分为“井”、 “庭”、
“院”、 “园”。它们的形成都是建筑与建筑或建筑与其它界面围合而成
中的营造位置分为前庭、后庭、内庭、侧庭几种。其特点是庭园相对建筑而言是内向的和隐蔽的。庭园的布置处理原 则在于做好“相地”、 “立基”,要求“相地合宣,构园得体”和“凡园圃之基、定厅堂为主”(《园冶》)。具体 的做法关键在于叠山理水而营造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园林意境。其二是群体建筑式庭园,即由多栋建筑围合而成的室 外庭园广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庭园方式是大势所趋。相对单体建筑而言,庭园的特点却成了外向和公众 的,甚至成为城市空间景观的一个结点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