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ppt
化学热处理
奥氏体化:金属材料(钢材)加热其相转变临界温 度以上时,将获得奥氏体组织。
热处理的“四把火”
分类
退火
定义
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 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
目的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 裂纹倾向; 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正火
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 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 40~6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 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 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 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 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 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 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 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 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 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 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 的热处理工艺。 将淬火后的钢,在AC1以下加热、保 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 温后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 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 韧性。
碳与铁形成的一种 化合物Fe3C,一般 含碳6.67%,是一 种具有极高硬度的 脆性化合物,塑性, 韧性几乎为零。 渗碳体也是共析珠 光体的组成之一。
珠光体(P)
奥氏体冷却时,在727℃ 发生共析转变的产物, 碳质量分数平均为 Wc=0.77%。 显微组织为由铁素体片 与渗碳体片交替排列 的片状组织。 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 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 冷度,过冷度越大, 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 距离越小。
淬火
回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超耐热合金
• 超耐热合金的定义 • 超耐热合金的分类 • 提高超耐热合金性能
定义:在700-1200℃高温下仍能长时间保所需力学性能, 具抗氧化,抗腐蚀能力,且能满意工作的金属材料。 分类:铁基,镍基,钴基 超耐热合金典型组织是奥氏体基体,在基体上弥散着 碳化物,金属化合物等强化相,增强合金的抗氧化性和抗 腐蚀能力的作用。 提高性能的途径: 在钢中加入对氧的亲和力比铁强的Cr,Si,Al等,可以优 先形成稳定,致密的Cr2O3,Al2O3或SiO2等氧化物保护膜。 采用定向凝固和粉末冶金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
马氏体(M)
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 碳在α -Fe中的过饱和固溶 体。 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 能获得这种组织。 具有较高强度和硬度。
铁素体(F)
碳溶解在α -Fe立方晶体 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 体心立方晶格。 力学性能:塑性,韧性 好,而强度,硬度低。 铁素体还是珠光体组织 的基体。
渗碳体(C)
金属化合物
合金中溶质含量超过溶剂的溶解度时将出现新相, 这个新相可能是一种晶格类型和性能完全不同于 任意合金组元的化合物,它是由合金组元发生相 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相结构特征
类别
固溶体
分类
置换固溶体,间 隙固溶体
在合金中的位置及作用
基体相,提高塑性及韧性
力学性能特点
塑,韧性好,强度 比纯组元高
金属材料热处理
根据加热,保温和冷却工艺方法的不同,热处理 工艺大致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热 处理。
分类 整体热处理 特点 对工件整体进行穿透加热 常用方法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 质等
表面热处理
仅对工件的表面进行的热处理 表面淬火和回火(感应加热淬 火),气相沉积等 工艺 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组 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氮碳 共渗,渗金属,多元共渗等 织和性能
金属材料
金属的概况
黑色金属(铁,铬,锰金属及其合金) 金属 轻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 重有色金属 贵金属 稀有金属 放射性金属
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
金属晶体结构 合金基本结构与性能 铁系合金的组织结构 金属材料热处理
金属晶体结构
晶型结构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具体金属有:
α-Fe,Li,
Na,K,Rb,
Cs,Ca,Sr,
Ba,V等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代表金属有:γ-Fe, Sr,Cu,Ag,Al等
密排六方
单晶材料(各向异性):晶格位向(或方位)一致的 晶体,而所谓的位向(方位)一致,是指晶体中的原 子(或离子,或分子)按一定几何形状做周期性排列 的规律没有破坏。
多晶材料(各向同性):整块金属材料包含着许多小 晶体,每个小晶体内的晶格位向是一致的,而各小晶 体之间彼此方位不同。
金属化合物 正常价化合物, 电子化合物,间 隙化合物
强化相,提高强度,硬度及耐磨 熔点高[键能决 定?],硬度高,脆 性 性大
铁系合金的组织结构
奥氏体(A)
碳溶解在r-Fe中的间隙固 溶体,它仍保持r-Fe的 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 较直,呈规则多边形。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 727℃时溶碳为wc=0.77 %,1148℃时可溶碳 2.11% 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 稳定存在。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 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 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不稳定,易氧化造成性能 性质稳定,力学性能出色,
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常见于原子 半径较小的元素 (B,C,N,H原子)参与 形成的合金。 置换固溶体:溶剂晶格 中的某些晶格点位置 被溶质原子取代
固溶强化
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使固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 位错的移动受到了阻碍。结果使金属材料的变 形抗力增大,强度,硬度升高。 固溶强化是金属材料强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金相组织
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金属材料各种类晶粒 的显微形态,即晶粒的形状,大小,数量和分 布等情况。 金属材料的组织决定了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的晶粒越细,金属材料在室温时的强度, 硬度就越高,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合金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纯金属
局限,不能满足各种使用 要求 相由纯组元组成
合金
应用广泛 相特征分为固溶体和金属 间化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