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象力,对知识和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创造出新的物质结构。
7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三)设计思维的方式 • 设计思维方式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设计活动之中,设计活动经过包括想法—概念—设计—商品, 想法的产生需要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概念是对解决问题的思想概括,设计是实 现视觉上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形成商品走向市场,如此设计思维大致可以分为问题型思维、概 念型思维、成果型思维、适用型思维。
4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概括性,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感知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反映的是一 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二是间接性,思维通过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二次认识并 反映事物的规律性和共性。
• 2.思维的基本形式
• 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的纽带,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和观念。
设计心理学
张立阳 王 杰 主编
出版社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一、设计思维及其特征 二、创意与创造性思维
目录
Contents
2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对设计思维的知识有一定了解,掌握设计思维的形成过 程,分清创意与灵感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形成创意能力将设计思维应用到设 计中去。
• 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建立在对概念的理性分析基础之上,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
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 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是对判断的规律性认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
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5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按思维内容的抽象性可划分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 按思维内容的智力性可划分为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 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聚合思维(即集中思维、 求同思维); • 按思维过程意识的深浅可划分为显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等。
3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一、设计思维及其特征
• (一)什么是思维 • 1.思维概述 • 思维在英语中为“Think”,是思考和思索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思维中思就是思考,维就是思考
的维度和方向,思维指沿着一定的方向或在一定的范围里进行思考。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
质属性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所作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可以说是人脑对视觉所提供 的元素进行加工,概括性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
19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2.酝酿阶段 • 酝酿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与方案。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潜意识的参与。对创造来说,需要 解决的问题被搁置起来,主体并没有做什么有意识的工作。由于问题是暂搁置而实则继续思考, 因而这一阶段也常常叫做探索解决问题的潜伏期、孕育阶段。
• 1.心理因素 • 心理因素包括人的行为、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
15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2.环境因素 • 科学技术的创造性思维需要社会经济环境;人文科学的创造新思维需要文化环境;自然科学的 创造新思维需要知识环境。
• 3.智力性因素
• 智力并不等于创造力,智力的差别只能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创造力是一个学习、运用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三境也。
17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他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看作是寻找、发现阶段;第二阶段是探索、 解决阶段;第三阶段是顿悟、验证阶段。这可以看作是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最早描述。虽然创 造性思维的过程复杂,表现形式多样,但认真分析心理过程后,仍然可以把创造性思维划分为 不同的发展阶段。 • 对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影响的是华莱士(G. Wallace, 1926)提出的四阶段论。这 个理论把创造性思维分成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四个阶段。
思维活动,人类在认识外部世界时总会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抽象思维来分析原
因,归纳结论,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尽管其推理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它最终的归宿仍 是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规律。
11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3. 灵感思维 • 灵感思维是进行创造过程中思维达到高潮后出现的一种思维飞跃或顿悟现象,是灵气的思维。 形式以一闪而过的念头出现,灵感的出现能够使创作活动出现一个质的转折,灵感思维是人的 潜意识和积累的经验叠加的迸发,是人在长期创作实践基础上的自我突破,很多优秀的设计作 品都是通过灵感思维形成的。 • 灵感思维对设计师的创作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形式上看灵感思维的产生往往存在于不 经意之间,在设计作品时,灵感往往是突然而至,瞬间即逝,似乎不能由自己的意识决定,但 灵感思维的出现却是在灵感出现之前大量经验、素材、情感的积累。
14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二、创意与创造性思维
• 创意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指在设计过程中打破传统,是破旧立新的创造,是创造性
的情感与理性系统工程。作为一种创新的想法,它必然要求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设计的构思设 想,如果能够把握创新的原则就可以让使用者耳目一新。
• (一)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因素
20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3.明朗阶段 • 进入明朗阶段后,由于经过前一阶段的充分酝酿,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思维常常会进入“豁然 开朗”的境地,问题的解决开始顺利。创造主体突然间被特定情景下的某一个特定启发唤醒, 创造性的新意识猛地被发现,以前的困扰顿时一一化解,问题顺利解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 为“顿悟”或“灵感”。灵感的出现无疑对问题的解决十分有利,然而,灵感是在上一阶段的 长期思考或过量思考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没有苦苦的“过量思考”,灵感是绝不会到来的。 这一阶段伴随着强烈而明显地发生变化的情绪,这一情绪变化是在面临解决的一刹那出现的, 是突然的、完整的、强烈的,给创造主体以极大的快感。这一阶段常称为灵感期、顿悟期。
8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四)设计思维形式 • 思维形式也称为思维模式,是指头脑的作用指导我们进行事件的心智机制。一般而言,是指人 通过视觉感受将客观物象纳入主观心灵而物化后所呈现的形态。思维形式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 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9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12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4. 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思维就是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 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 • 创造性思维是指打破常规,带有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使用,思维是人自身 通过知觉将感觉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储存的过程。当新的信息出现后,原有思维会出现应急
言,形象思维需要用形象动力的方式去构想,建立新的、完整的形式。
10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2.抽象思维 • 抽象思维又叫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人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 观现实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它的基础建立在人脑对外部形成的感觉基础上,经过自己的 思维反复思考、加工改造,是一种再创造,它由事物的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 抽象思维以推理为表现特征,可以使人们获得不能由经验直接得到的知识,可以说是一种理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程导入
• •
设计思维的方式、设计思维的形式与特征、设计思维与创意能力。 理解设计思维的基本方式、构成要素、形成过程,掌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作用和原理。
•
设计集科学、文化和艺术一体,设计的过程就是运用创意的过程。设计思维 在设计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决定了设计是否有创意,还影响设 计的过程和后果。
• 简单地说思维可以分为、直接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
再造思维以及创造思维。
6
பைடு நூலகம்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二)设计思维的形成 • 如果把设计看作是艺术符号的创作,那么设计思维的结果就是创造。设计思维指设计过程(活 动)中的思维,是设计师或艺术工作者对拟设计项目调动各种资料以及经验积累,综合各种文 化、社会、历史、科技元素而构想出的方案。设计思维是设计活动的基础,也是设计活动的主 要阶段和组成,它包含设计中的调查、想象、构思、选择、决策、创作等部分。 • 设计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经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而形成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是人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和角度不同。设计师或艺术工作者以设计或艺术手段为媒介,以个 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设计或艺术形式自身的理解为基础,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赋于思维以想
以及再运用的过程。但智力与创造力有着重要的联系。生活中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程度不同 而已、智力的影响导致了有卓越性的、艺术性的创造力与一般创造力的差别。
16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二)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创作的过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18
34
第四章 设计思维与创意
• 1.准备阶段 • 在准备阶段中主要是收集和整理资料,储存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准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其他 有关条件等。创造主体已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并试图使 之概括化和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了解问题的性质,澄清疑难的关键等,同时开始尝试和 寻找初步的解决方法,但往往这些方法行不通,问题的解决出现了僵持状态。心理学家在划分 时,有时将与创造主体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等创造之前的必备条件包括在这一阶段 内。就创造性思维的整个过程而言,准备阶段是它起点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