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9 共价键
[基础过关]
一、化学键的概念和判断
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C.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里都含有化学键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D.水分子中氢、氧原子间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
3.下列物质中,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D.Na2O2 A.MgCl2B.N2C.HCl
二、共价化合物和共价键
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H4Cl B.HNO3C.NaCl D.I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6.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气体分子。
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分子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C.1 mol N4分子所含共价键数为4N A
D.N4沸点比P4(白磷)高
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7.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F 的沸点比HCl 的沸点高是由于HF 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B.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NH3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8.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
C.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
D.稀有气体原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9.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钠投入水中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C.干冰汽化D.五氧化二磷吸水
[能力提升]
10.现有下列物质:①Cl2②Na2O2③NaOH ④HCl ⑤H2O2⑥MgF2⑦NH4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4)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7)
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8)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
(9)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物质是。
11.图形因表达准确且信息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
请根据所给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表示容器中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它们的结合体代表分子,则图中可表示氮气的是(填字母,下同) ,可表示氯化氢(HCl)分子的是,可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A B C D
(2)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生成1 mol O2需断开4 mol H—O 共价键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拓展探究]
12.过氧化氢(H2O2)又叫双氧水,其水溶液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特殊环境里燃料燃烧
的助燃剂、医疗上的消毒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等。
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制氧剂等。
过氧原子团“O2”
由2 个氧原子共用1 对电子形成。
(1)分别写出H2O2、Na2O2的电子式:、。
(2)①H2O、H2O2中化学键的不同点是。
②Na2O、Na2O2中化学键的不同点是。
③H2O2的化合物类型是(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3)分别写出H2O2、Na2O2作供氧剂的化学方程式:
H2O2:。
Na2O2:。
(4)H2O2与Na2O2相比,化学键更稳定的是(写物质的名称),主要根据是。
答案
1.C 2.B 3.D 4.B 5.D 6.B 7.C 8.A 9.C
10.(1)⑥(2)④(3)①(4)⑦(5)⑤(6)③⑦(7)②(8)②③⑥⑦(9)④⑤11.(1)D B C (2)C
·· ··
12.(1)H·O·O·H
·· ··
·· ··
Na+[·O·O·]2-Na+
·· ··
(2)①H2O 中没有非极性键,H2O2中有非极性键
②Na2O 中没有共价键,Na2O2中有共价键(或非极性键)
③共价化合物
(3)2H2O2
催化剂
= = = = = 2H2O+O2↑
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4)过氧化氢Na2O2在常温下跟水快速反应生成O2,H2O2的水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较快地反应生成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