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井酸化工艺设计

油井酸化工艺设计

A 类
方案编号:dbss-2016-01 油井酸化工艺设计
设计:
初审:
审核:
批准:
年月日电话:
一、基础数据:
1、油井基本数据:
2、油层基本数据:
3、本井生产情况:
4、邻井生产状况:
二、施工目的
1、问题分析及施工目的
该井2010年6月6日投产自喷,初期日液11.8t/d,日油4.7,含水65%,2013年9月转抽,初期日液11.1,日油4.2,含水62%。

2015年9月卡泵检泵,作业后正常生产时,日液2.5,日油2.3,含水4.5%,动液面1890米。

2015.11.9日该井卡泵不出,2015.12.10
日解卡不成功,目前累油0.498万吨,累水0.022万方,建议检泵解堵恢复生产。

2、原因分析及方案设计
1)、储层堵塞原因分析
根据该井生产及作业情况来看,初期地层能量充足,能够自喷生产,受地层能量补充困难的影响,自喷转抽后液量、油量是逐渐递减。

该井分别于2014年6月和2014年9上作业检泵。

9月份检泵发现全部Ф19mm抽油杆结垢严重,泵上第70-209根内壁结垢严重,检泵生产后,在生产制度未变情况下,日液、日油分别由作业前3.5m³/d,3.4t/d,降至作业后2.7m³/d,2.6t/d。

12月份上作业检泵,发现泵上油管不同程度偏磨结垢,泵筒内有大量灰浆,活塞被灰浆卡在泵筒中,抽油杆不同程度偏磨,结垢。

检泵后日液、日油分别由作业前2.7m³/d,2.6t/d,降至作业后0.4m³/d,0.3t/d。

通过生产和作业情况分析,造成该井产量递减原因为,一是地层天然能量降低较快,对应注水井补充能量不足,导致该井地层压力系数由开发初期1.18降至目前0.44;二是由于地层压力降低,动液面在1900米左右,作业过程中入井液中固相和液相漏失进入地层,堵塞地层孔隙度,对储层造成一定的污染,伤害机理为固相堵塞和水锁伤害。

表现为两次作业后日液和日油均比措施前降低;三是作业过程中发现结垢和灰质物质,这两类物质会对储层造成堵塞,导致产能下降。

2)、解堵工艺设计
酸液选择:该井所测矿化度为61926mg/L,水型为CaCL2型,借鉴临近区块结垢趋势及垢样分析结果,该块水型易于结垢,垢样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型垢,通过室内酸溶蚀能力测试,盐酸溶蚀能力达到91%。

灰质成分通过它的酸溶蚀能力实验结果来看,土酸溶蚀能力最高,达到85.2%,为酸液选择提供依据。

所以该井酸液确定采用盐酸和土酸为主要成分的酸液体系。

序号样品检测项目单位结果
1 盐酸溶蚀能力
% 43.6
2 土酸溶蚀能力% 85.2
3 复合酸溶蚀能力% 82.3
4 缓速多氢酸溶蚀能力% 61.6
同时,由于该井油藏埋藏深,油层温度高达119.3℃,高的油层温度大大加大了酸的腐蚀程度和反应速度。

所以,选择具有缓速释放土酸的复合酸进行远井地带酸化解堵,同时,添加耐高温90-190℃的高温缓蚀剂,减少对管柱的腐蚀。

酸化方式:设计采用笼统酸化。

因为两个层隔层只有0.9米,而且18#层第一界面胶结中等,第二界面胶结不好;19#层第一界面胶结良好,第二界面胶结中等。

油压19MPa,日注10m³,视吸水指数为0.52m³/(d.MPa);油压14MPa,日注0m³,这反映出该层吸水能力较差。

预计酸化施工过程中,施工压力将比较高,如果采用分层酸化,存在管外压窜通的风险。

排酸方式选择:考虑该井地层能量差,压力系数低,如果采取氮气混排方式,受地层能量低影响,返排效果差;如果采用水洗排酸,入井液会漏失地层,造成地层再次污染。

所以设计采取后冲洗液方式,用冲洗液将酸反应物推至远井地带,避免酸反应不溶物堵塞近井地带。

三、设计依据及原则
根据2014年1月13日的《*****井酸化解堵作业地质设计》及该井油藏方案提供
的数据设计。

四、施工准备
1、酸液用量设计:
设计酸化处理半径:R=2米,平均孔隙度为18.3%,油层厚度7.8m。

主体酸液总用量:
Q=πR2ΦH=3.14159×22×0.183×7.8≈17.9m3,实际按照20m3配制。

其中前置酸13方,主体酸20方。

1、酸液配方设计:
(1)预处理液:10m³
(2)前置酸:13m3。

(3)主体酸:20m3。

(4)顶替液:15m3
2、施工管柱、施工程序及参数设计
(1)注酸方式:油管注入;
(2)管柱组合:Φ83mm油管+Φ73mm油管组合;
(3)注酸排量:0.4-0.6m3/min;
(4)注酸顺序:4段塞式:预处理液-前置酸-主体酸-顶替液;
(5)井口:350井口
(6)施工限压:35MPa
五、施工程序:
(一)施工准备
1、技术服务方准备
(1)酸化施工所用各种化工料
(2)700型泵车2台或者1000型泵车,(施工排量要求达到0.4-0.6m³/min)。

(3)13m³酸罐车3辆,13m³水罐车4部;
2、作业队准备
(1)12m3池子1个, 2m3玻璃钢池子1个;
(2)胶皮手套及其它劳保用品;
(3)本区精细过滤水50m3
(4)备N80Φ73mm加厚油管3500米。

短接1米、2米、3米各1根。

(二)施工工序准备
1、上动力,按照标准要求布置井场,验收合格后做开工准备。

2、提出原井管柱,检查并更换不合格管柱;执行标准:《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3、探冲砂:下Φ73mm加厚油管带笔尖,探冲至人工井底。

执行标准《井下冲砂工艺规程》
4、洗井、试挤:上提探冲砂管柱至3148米。

到位后大排量反洗井,洗出井筒内原油,洗井至出口水质合格达标为准。

试挤:求0.3m³/min、0.4m³/min、0.5m³/min稳定排量下的压力,该井存在漏失,如压力较低、可适当提高排量,根据现场试挤情况再定。

并将试挤结果通知***工艺室
5、酸化准备:安装350型井口,连接好管汇及地面正挤管线,试压35MPa,不刺不漏为合格。

6、酸化施工:按下表泵注程序施工。

备注:要求原酸配好拉至井场。

7、关井恢复:关闭油套管闸门,关井反应4小时,恢复至井口无压力后起出酸化管柱。

8、完井:下完井管柱,憋压试抽合格后按标准交井。

备注:初期加快排液,保持日液10方以上,待含水稳定后,根据液面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后期液量控制在2.5方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