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职业技术学院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选题:负责人:合作者:XXXX系2017年10月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
写出设计说明书,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热处理工艺的最佳方案是在能够保证达到根据零件使用性能和由产品设计者提出的热处理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高质量、低成本、低能耗、清洁、高效、精确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根据零件使用性能及技术要求,提出所可能实施的几种热处理工艺方案,通过综合经济技术分析,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方案。
确定热处理工艺方案后,首先应根据零件的材料特性及技术要求,选择热处理加热设备、加热、保温时间与冷却方式。
在此基础上,制定编制热处理工艺规范,设计零件在有关热处理工序使用的装夹具及校直装置等。
最后,编写主要热处理工序的操作守则。
四.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零件概述(1)零件图(2)零件尺寸(3)零件服役条件与性能要求分析2、零件选材(1)某零件典型用钢(2)选材分析化学成分、含碳量与合金元素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临界温度、冷却图。
3、热处理工艺设计(1)热处理工艺路线(2)预备热处理正火、退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介质等工艺参数的确定。
(3)最终热处理淬火加热方式(单液、双介质、分级、等温)、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的确定。
回火种类、回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介质的确定。
4、热处理设备选择热处理设备型号。
对选择设备性能、规格、温度、加热方式等进行说明。
5、热处理后质量检测硬度、渗层深度、淬透层深度、金相组织、变形、开裂、表面状态等检验。
6. 填写热处理工艺卡(1)热处理工艺卡是用于指导现场工艺实施的卡片,它汇集全部指导热处理现场生产的技术信息,简单明了。
附表1为一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卡类型,同学们也可以根据所设计的具体的零件的热处理要求,设计其它类型的热处理工艺卡。
(2)热处理工艺卡填写方法a 材料牌号(与强度等级):一般无强度等级(即屈服点)要求时,只写材料牌号或在钢号后写上钢号标准。
如40 Cr/GB3077-88。
特别重要件有强度等级要求的,其写法如下:本标准号—组别—强度等级钢号标准—钢号b 零件重量:指机械加工后的零件,按产品图样上标注的重量填写。
c 工艺路线:填写零件在本工厂的所有加工路线。
d 硬度:按技术要求规定填写,如30~35HRC ;对表面淬火或化学热处理的零件,同时有两种硬度要求时,都应填写(如表面和心部硬度)。
检验方法应写清楚,如在螺栓头部磨去0.1mm ,100%检验等。
e 金相组织:按技术条件要求,填写组织。
f 力学性能:按技术条件规定项目进行填写。
g 简图:绘制零件简图的要求如下:要把零件在该热处理工序时实际几何形状、尺寸、特征(如螺纹、键槽等—)以及需要局部热处理的、需要保护的部位都清楚地表示出来。
一般只画一个视图,表示不清楚时,再补充一个侧视图或俯视图。
除标注零件外形尺寸或轮廓外,与热处理有关的尺寸均应标出。
如表示局部热处理的尺寸;要求控制变形尺寸或留量。
图虽简单,但仍要符合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则,如线条的粗细,虚实剖面线和中心线,表面粗糙度符号等均应画出。
h 工序号及工序名称工序号:是标明工序的顺序,用1,2,3……表示。
工序名称处填写工序号对应的工序名称。
i 设备或炉子型号:凡标准设备只填写型号,不必填写规格(如炉底面积)。
非标准设备应同时填写名称及规格,规格填写在名称下面并用括号括起。
j 装炉栏装炉的数量指装在炉内零件的总数。
装炉方式指装炉时零件的摆放方式,如堆放、利用吊具或挂具均匀排布等。
装炉温度指零件在装炉开始的温度。
k 加热栏加热温度指零件最终所需要的温度,零件加热到此温度需要保温,温度范围均以正负公差表示。
对于零件在盐浴炉、箱式电炉内加热时,热处理的加热及保温时间定义为:加热——零件自装入炉内起到零件外表面达到要求温度时的一段时间。
保温——零件外表面达到要求温度时起,到零件出炉止的一段时间。
加热总时间指“加热”和“保温”时间的总和。
l 冷却条件填写冷却介质种类。
填写对冷却介质的温度要求,即冷却前到冷却后介质温度应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冷却时间应填写零件在冷却剂中之停留时间。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一、字数要求:8000字以上。
二、格式要求:(一)目录。
“目录”两个字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字间空两格。
目录内容只列两级,要求写明页数,具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20磅行距。
(二)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四个字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另起一行,空两格,摘要内容为300—500字,小四宋体,1.5倍行距;空一行,“关键词”三个字用四号黑体加粗,顶格排列。
关键词一般为3—5个,小四宋体,词间空两格。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作品(产品)正文。
另起一页。
1.课程设计作品(产品)标题用三号黑体加粗、居中,题目不超过20个字。
标题段后18磅或1.5行;2.正文。
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正文内容每段首行缩进两格。
3.正文中各级标题标号从大到小(1—3级)的顺序写法为“1.1、1.1.1、1.1.1.1”,连续编号,四号宋体加粗。
4.一、二、三级标题需独占一行,顶格排列,末尾不加标点。
标题内容用四号宋体加粗。
四、五级标题可自行设定,若不独占行,标点后面需加句号。
标题内容用四号宋体;5.正文中数字表示方式应前后一致。
中英文标点符号加以区别。
(四)参考文献,另起一页。
1.“参考文献”四个字用三号黑体加粗,字间空一格,顶格排列。
2.另起一行,编号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每项内容各占一段,每段首行缩紧两格。
3.参考著作时,排列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中间用逗号分隔。
4.引用文章时,排列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5.书名、刊物名需用书名号标注。
(五)附录(可选)另起一页,可附图表、数据。
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三、其它说明:(一)表格1.表头标题居中。
表号居左,全文表格连续编号。
计量单位居右。
5号宋体加粗。
2.表体的上下端线一律使用粗实线(1.5镑),其余表线用细实线(0.5镑)。
表中数码、文字一律使用小5号宋体。
表格中的文字要注意上下居中与对齐。
(二)图形图形的插入方式为上下环绕,左右居中。
文章中的图形应统一编号并加图名,格式为“图1 xx图”,小5号宋体加粗,在图的下方居中编排。
(三)设计中的图纸格式严格按照专业的要求规范。
四、装订:1.页边距: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3.17厘米)、右(2.5厘米)。
2.页码:正文部分插入连续页码,单面页码位置在右下角。
其它内容部分不标页码。
3.装订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一式一份。
组成部分需按序排列,统一左侧用塑料抽杆夹固定。
、考核方法实训课成绩30%+课程设计说明书50%+过程视频20%。
课程设计说明书评分标准论文题目一级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分值得分指标专业水平(30)选题水平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深度、难度、广度适当,能达到科研实践训练的要求10 实验(调查)方法能正确设计实验(调查)方案,实验(调查)方法先进合理,实验(调查)结果达到预期目标10结论合理性结论符合理论法则和基本原则,设计合理,10论文写作能力(30)格式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准确,符合论文格式规范及要求;论文各构件齐全、格式正确10 结构布局合理,段落规范,层次清楚,结构严谨,10 文字文字通顺、规范,语言准确、简洁、严密,表达能力强10综合应用能力(10)综合应用文献资料能力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能独立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并且收集的资料翔实、充分,能恰切地说明问题10 综合应用技术、工具能力设计或论文中综合应用了较多技术或工具,并能独立完成5解决问题能力(15)分析问题能力有清晰的思路、恰当的方法,能全面地分析出问题及原因10 解决问题能力能根据论文的结论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力 5遵守纪律情况(15)遵守纪律、工作量、工作态度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按时与指导教师沟通,按时提交论文材料。
10、附录常用钢材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点热处理工艺卡片热处理工艺曲线常用钢材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点(℃)钢号Ac1 Ac3Ac cmAr1钢号Ac1Ac3Ac cmAr108沸20456520Mn 40Mn 65Mn 45Mn220Cr40Cr 20CrV 20CrMo 37CrSi 20CrMnTi 18CrMnMo40CrMnMo35SiMn 30CrMnSi 3Cr2W8 CrWMn W18Cr4VT9T12Cr12 725725725725723723721718735735740740755730735735745755850750820730730800870840775750830785745765820780820820820820820785810850—940——820—70069069069068068067065070070070070071569068068069071079071076070070076038CrMoAlA40CrNi12CrNi320Cr2Ni418Cr2Ni4WGCr158560Si2A50CrMnV A60SiMnACr9Cr9SiCr5CrWMn5CrNiMo5CrMnMoCrMnSiCr12MoCrMn1Cr132Cr134Cr139Cr18760725710710700745725760740755745745770750720720745810740820820820820900780820800810900—780770765900860870820770770900—880—9501100—740680660640650700690690700650700700730710680680700760700780780780810热处理工艺卡材料牌号零件重量工艺路线技术条件检验方法硬度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工序号工序名称设备装炉方式及数量加热温度℃保温时min冷却介质温度℃冷却时间min12345678910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