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森林之歌》作品特色分析
摘要:《森林之歌》是我国首部大型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时间精心打造。
该片系统的记录并介绍了中国的森林版图,本文从其影片类型选择、叙事手法以及视听效果等方面对《森林之歌》的作品特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森林之歌》;影片类型:叙事手法:视听效果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
-03-00-01
历时4年拍摄的《森林之歌》是我国首部大型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它让我们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我国原始森林的版图构成以及了解
了珍稀动物、植物风采。
之前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类记录片都是由国外拍摄,翻译后引入中国。
记录片《森林之歌》打破了这个局面,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一、影片篇幅宏大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生存的永恒话题,也是文化领域一个长盛不衰的创作主题。
自然记录片作为一种通过纪录影像来表现和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创作形式,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中的主流题材之一,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然电视纪录片在选择影片类型上往往趋向大型的电视纪
录片,《森林之歌》也不例外。
大型记录片的包容量大,一般篇幅在3小时以上,这样的篇幅有助于系统的表现记录片的主题。
《森林之歌》共550分钟,分为11集;前2集属政论篇,后9集属自
然篇。
其中第一篇是总论,其余8篇描述一种森林类型:秦岭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红松针叶林、新疆胡杨林、藏东南高山林地、海南热带雨林、云贵高原山地森林、武夷山竹林、海上红树林。
与篇幅较短的电视纪录片相比,大型电视纪录片更能达到完整的传播效果,而对于自然纪录片而言,丰富的材料、画面、内容更加容易给人真实性,更能够达到震撼人们心灵的效果以及唤醒人类保护生态的意识。
二、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的艺术。
自然纪录片要在一集几十分钟时间之内介绍一种或几种生物,这需要把对象当作戏剧角色来塑造,截取它们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细节片断,使观众接受到创作者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森林之歌》鲜明的特色就是采用了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津津有味地讲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该片几乎每一集都由一个故事组成,其中有对王位的争夺,有对爱情的忠贞,有残忍的厮杀等。
每个故事都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
由于其纪实性的性质,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不同于影视剧,一般没有虚构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
但是纪录片如果仅仅平铺直叙,就激发不了观众的兴趣,于是在纪录片中设置兴奋点这一观点应运而生。
设置兴奋点就是在真实题材的基础上,合理加入细节、铺垫、悬念、高潮等戏剧化元素,使观众对记录片产生期待情绪,使得其更具故事性和观赏性。
《森林之歌》中得典型的例子是《云横秦岭》一集中的猴群的故事。
猴群作为故事的主体,第一个兴奋点是猴王
甲板与母猴园园的孩子小园出生,之后小园误闯毒蛇地盘制造了第二个兴奋点。
正值壮年的流浪公猴八字头觊觎猴王宝座,它对猴王的第一次挑衅是又一个兴奋点,可惜它大败而归。
之后故事到达了高潮,甲板引起了家庭成员的不满,八字头趁机夺取了猴王宝座。
猴群的故事中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的悬念、意外,这样就把观众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紧张、感伤、同情或是会心一笑。
在纪录片中,故事并不是吸引观众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形式,是承载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
《森林之歌》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作者的思想化为纪录片的内容呈现给观众。
通过全片11集中的众多故事,向观众呈现了一片片生机蓬勃的森林,让观众领略到在神秘的森林中还蕴藏着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意境优美,打造视听盛宴
视听艺术是电视媒体的优势,也是自然纪录片讲述故事的基础。
只有画面、声音先吸引住了观众,所讲述的故事才能被观众认可继而感动观众。
在《森林之歌》中,为了营造意境,创作者用精心选取的画面配以音乐,有时也配上简短的解说,来触动观众的联想。
如“秋天来了”几个字说完之后,并不急于讲故事,而是先把森林里秋季的美景用几个远景、全景镜头配上优美的音乐尽情展示,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然后才回归正题。
相比西方自然纪录片中大量采用动感较强、视觉冲击力鲜明的中近景,《森林之歌》更擅长使用较长的远景或全景镜头配上舒缓深情的背景音乐作为一集或者
一个段落的开始或者结束。
中国自然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别重视对背景音乐以及旁白的运用。
《森林之歌》的背景音乐就让观众在欣赏森林画面的同时,情绪也伴随着音乐起伏。
雄浑甚至含有几分悲凉伤感的音乐融汇于画面中,将瑰丽壮美的森林风光优雅地展现,达到了视听的同步震撼效果。
《森林之歌》还大胆尝试加入大提琴优雅舒缓的音乐类型、还有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更不乏有如芭蕾舞乐般的轻快的曲调,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融入中国古典音乐,渲染出一曲曲动物们的爱恨情仇。
还有的音效来自京剧,当画面上的招潮蟹扛着大螯的时候,黄猄蚁悄悄出现在竹节虫身边的时候,恰到好处的京剧鼓点,营造出悬疑和恐怖气氛。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为与画面上不同地域的特色相配合,片中还采用了地域特色浓郁的音乐,如西北的打击乐,不同的音乐展示给观众不同的风情。
《森林之歌》以其多样的镜头、创造性的剪辑,融合同期声、现场声、解说和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受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在被唯美的画面所震撼,也接受着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四、结语
作为我国首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充分认识到了宣传我国真实的生态文明、迎合本国观众的观影习惯、融入本民族音乐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外的观众对中国将会更加感兴趣,中国广阔的自然地貌、悠久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纪录片的表现对象,中国的纪录片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韩玉萍.看中国电视人讲述中国森林的故事.中国艺术报.2009年6月5日第006版.
[2]杨玉洁.森林故事——对大型自然生态纪录片的纪录.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2).
[3]王海兵.客观纪实和主观情感——电视纪录片〈回家〉创作谈.声屏世界.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