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场爆破设计说明书

采场爆破设计说明书

采场爆破设计说明书
编制人:
安全员审核:
车间主任审批:
矿山车间
二零零九年
采场爆破设计说明书
一、采场概况、环境及技术要求
元宝山石灰石矿床随着70年的开采延深,采场由上部山坡露天矿已转为深凹露天矿。

采准工作面由矿体中间沿走向南北推进,周边村庄均在警戒范围以外。

但在采场南端爆破作业时可能涉及与周边村民的纠纷问题。

所以采场爆破主要将爆破产生的震动效应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而且有害烟尘、冲击波、飞石等不能对周边村民的利益构成危害。

二、矿床地质条件
矿区出露于上古生物界石灰系中统磨盘山组上、下段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下段为浅海相陆源碎屑岩,上段为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一套海相沉积序列。

矿体中喀斯特较为发育,其大小一般为1—3m,均被紫色粘土充填,灰岩中总喀斯特率为2.45%,对穿孔、装药极其不利。

矿体中断裂构造发育,断层F1、F2、F4将对开采时产生不利影响。

三、爆破方案选择
为了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冲击波和飞石造成的危害,采用潜孔钻打75度钻孔,多排孔微差爆破技术,有利于确保爆破作业安全。

四、爆破参数选择及装药量计算
1、爆破用炸药: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2、起爆药包:岩石改性铵油炸药。

3、导爆管:毫秒延时导爆管6—9段。

4、炮孔布置:如下图所示。

一排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二排①②③④⑤⑥⑦……
三排①②③④⑤⑥……
5、孔网参数:
(1)、孔径d=165mm
(2)、台阶高度H=13m
(3)、抵抗线的确定:W= H ctgα+C
式中W ——底盘抵抗线,米;
H ——台阶高度,米;
α——台阶坡面角,度;
C ——炮孔中心至台阶坡顶线的安全距
离,C = 2 -3 米.
W=13×ctg75+C W ∈(5.4—6.4)
根据采场实际,W取5--5.5M
(4)、孔距a= (0.6—1.4)W
根据采场实际,a取5M
(5)、列间距b=a×sin60°=5.5×0.866=4.763米;
根据采场实际,b取4.5—4.8m(由于采用梅花型布孔,即:三点成为等腰三角形)
(6)、钻孔超深值为钻孔直径的5-20倍,L p∈
(0.825—1.980),根据实际情况有可能回渣,取2m,即:L p=2m。

钻孔深度确定为16—17米。

6、装药结构:采用连续装药结构,起爆药包放置于装药高度的3.5-4米之间位置。

7、回填:用钻出的岩碴堵塞,不能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同时避免夹扁、挤压和拉扯导爆管。

当填塞物潮湿、粘性较大或表面冻结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注:具体药量计算见爆破计算资料
五、起爆网络连接
采场中爆破采用排间微差,分三个段位;分组微差,每组为8—10个炮孔,每个微差时段的最大装药量不超过0.88吨,每次爆破最大的装药量不超过15吨。

六、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表1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
──────────┬────────────┬────────────

岩性│k│
──────────┼────────────┼────────────坚硬岩石│50-150│1.3-1.5
──────────┼────────────┼────────────中硬岩石│150-250│1.5-1.8
──────────┼────────────┼────────────软岩石│250-350│1.8-2.0
──────────┴────────────┴────────────
(1)、爆破震动速度计算
V=K×(Q1/3/R)£
式中:K---地震波传播系数;
Q---微差爆破最大一段装药量,为880Kg;
R---爆源中心到被保护建筑物的距离,取500m;
£---爆破衰减系数;
①、k和£取上限值,即k取250,£取1.8
计算得:V=250×(8801/3/500)1.8=0.2 cm/s
②、k和£取下限值,即k取150,£取1.5
计算得:V=150×(8801/3/500)1.5=0.398 cm/s
计算表明:地震波传递到500米时,其震速最大为0.398 cm/s,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之规定,V﹤0.7-1.2cm/s。

所以爆源中心500米之外爆破震动对建筑物无破坏作用。

2、地震波安全距离计算:
Rd=(K/V)1/£×Q1/3
式中:K---地震波传播系数;
V--爆破震速;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深孔爆破取值范围为V=0.7-1.2cm/s
£---爆破衰减系数;
Q---每次爆破最大一段装药量,取880Kg;
①、K取250,£取1.8,V取1.2cm/s时;
计算得:Rd=(250/1.2)1/1.8×8801/3=186米
②、K取150,£取1.5,V取0.7cm/s时;
计算得:Rd=(150/0.7)1/1.5×8801/3=343米
`计算表明:采场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在343米范围之外逐渐衰减,对附近建筑物不构成危害。

3、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
Rf=20×n2×W×K
式中:n---爆破作用指数,标准抛掷,取1;
W---最小抵抗线;
K---安全系数,取2;
计算得:Rf=20×12×5.5×2=220米
计算表明:爆破飞石危害范围为220米。

爆破警戒线距爆破地点300米,在爆破警戒范围外,爆破飞石对周边不产生危险危害作用。

4、爆破点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
Rk=Kk×Q1/2
式中:Q---爆破总药量,Kg
Kk—安全系数,取2;
计算得:Rk=2×150001/2=244.9米
计算表明:空气冲击波在244.9米范围之外对建筑物不构成危害。

而且爆破方向不面向周边村庄建筑物。

七、起爆网络检查
电起爆网路应通过导通检查,导通只准用专用检测仪器。

网路导通的电阻误差不超过设计值的5%。

八、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1、起爆前,必须同时发出有声和无声信号,有声信号为电动报警器,无声信号为红绿旗,两种信号能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清楚地听到或看到。

第一次信号——警戒信号。

各信号点警戒人员清理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和设备立即撤到危险区以外或指定的安全地点。

并向
总信号汇报。

各信号点全部就位后,由总信号下达警戒信号命令。

(警戒点参照采场平面图)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

各信号点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总信号发出起爆信号命令。

起爆信号响完后,现场爆破员立即起爆。

第三次信号——解除信号。

爆破后间隔5—10分钟,爆破员检查爆破范围内有无未爆炮孔,如有则重新联线起爆。

经检查确认所有炮孔全部爆破后方准下达解除信号命令。

解除信号未发出前,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爆破警戒区。

2、爆破后,应进行下列检查工作:
(1)有无危石、滚石,边坡是否稳定,有无滑坡征兆;
(2)边坡顶面是否稳定;
(3)有无盲炮;
爆破员如发现危石、盲炮和滑坡、涌水、大面积地压活动等事故征兆时,应及时上报或处理,未处理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标志。

3、处理盲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爆破员发现盲炮或怀疑有盲炮,立即向爆破负责人报告,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2)中孔爆破的盲炮处理方法和工作组织,由爆破作业负责人现场监督处理;
(3)处理盲炮时,无关人员不准在场,并在危险区范围设
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他作业;
(4)禁止直接拉出起爆药包;
(5)电力起爆网路发生盲炮时,须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将爆破网路短路;
(6)盲炮处理后,应仔细检查爆堆,收集残余的爆破器材;
(7)未判明爆堆有无残留的爆炸物品前,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8)每次处理盲炮,必须重新布置警戒信号;
4、处理中深孔盲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下列方法:
(1)爆破网路未受破坏,如盲炮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时,可重新联线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并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联线起爆;
(2)在距盲炮孔口1.5m—2m处打平行炮孔装药起爆,其爆破装药量,由爆破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在现场确定;
(3)如盲炮孔壁完好时,可用高压风吹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内灌水,使盲炮孔内的炸药、雷管彻底失效。

注:爆破警戒过程中如涉及到本公司以外的工作由公司安保部进行协调。

九、爆破作业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爆破作业负责人:
押运负责人:
十、附表:参加爆破人员签到表
附图:爆破警戒位置图
工作面炮孔布置剖面图
炮孔装药结构示意图
起爆网络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