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3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第八章 3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牛饲料中可使用生大豆,但不宜超过精料的 50%,且
需配合胡萝卜素含量高的粗料使用,否则会降低维
生素A的利用具有较高的过瘤胃蛋
白质。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水产动物:全脂大豆中的高油脂含量减少了鱼类自 身能量的分解,这对冷水鱼很有意义。全脂大豆中 含有的亚油酸和亚麻酸,为鱼类如鲑鱼、鲤鱼、罗 非鱼等提供了所必需的多量不饱和脂肪酸。
料,可适用于任何阶段。但加热不足的大豆饼粕能
引起畜禽腹泻,发育受阻 。
因大豆饼粕中粗纤维含量较多,多糖和低聚糖类含
量较高,幼畜体内无相应消化酶,用量过多易引起
下痢。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大豆饼粕适当加热后添加蛋氨酸,即为养鸡最好的
蛋白质来源,适用任何阶段的家禽,幼雏效果更好,
其它饼粕原料不及大豆饼粕。此外,大豆饼粕含有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大豆
清理
轧胚
蒸炒
饼粕入库
冷却 湿粕 蒸烘
浸提
预压浸提 饼
成品油
精炼
毛油
压榨
大豆饼(粕)生产工艺流程图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大豆饼粕
1、大豆饼和大豆粕
●大豆饼(soybean cake)
由于传统的压榨工艺中温度过高(一般为105-135℃),
蛋白质和糖容易发生褐变反应.从而降低大豆饼中蛋
加热处理得到的全脂大豆对各种畜禽均有良好的
饲喂效果。
●在蛋鸡饲粮中能完全取代豆粕,可提高蛋重,并
明显改变蛋黄中脂肪酸组成,显著提高亚麻酸和
亚油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从而提高鸡
蛋的营养价值。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在肉鸡饲粮中
以颗粒料饲喂时,添加全脂大豆与豆粕 + 豆油相比
可更多的提高肉鸡的代谢能和肉鸡对饲料脂肪的消
仅占2/3,其余用作肥料,极大浪费蛋白质饲料资源。
菜籽粕的合理利用,是解决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的
重要途径之一。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1、菜籽饼粕的营养特性
1)CP含量较高,约34%-38%,氨基酸组成平衡, Arg含
量低,Met、 Lys含量较高,Arg和Lys的比例适宜。
2)CF的含量较高,约12%-13%,有效能值较低。
3)钙、磷含量都较高,富含铁、硒、锰、锌;尤其是 硒含量远高于豆饼。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4)维生素中胆碱、叶酸、烟酸、核黄素、硫胺素均比 豆饼高。 5)含有硫葡萄糖苷、芥子碱、植酸、单宁等抗营养因 子。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硫葡萄糖甙及其降解产物:硫葡萄糖甙经本身的芥子 酶水解成硫酸盐、葡萄糖、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 和腈类。
白质的营养价值。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油脂压榨机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大豆粕(soybean meal) 大豆粕是用低温(40-60℃)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副 产品。其适口性一般比大豆饼差,而且大豆中存在 的抗胰蛋白酶、脲酶、血球凝集素、皂素、甲状腺 肿诱发因子等抗营养因子因没有受到温度的破坏而 存在。
一的蛋白源的半纯和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可提高猪生产
性能,若同时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可进一步
提高猪生产性能。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大豆饼粕也是奶牛、肉牛的优质蛋白质原料,各阶段
牛饲料中均可使用,适口性好,长期饲喂也不会厌食。
采食过多会有软便现象,但不会下痢。牛可有效利用
未经加热处理的大豆饼粕,含油脂较多的豆饼对奶牛
种鸡可用至 8% ,超过 12% 即引起蛋重和孵化率下降。褐
壳蛋鸡采食多时,鸡蛋有鱼腥味,应谨慎使用。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毒物含量高的菜籽饼粕,对猪的适口性差,在饲料中过
量使用,会引起不良反应,如甲状腺肿大、肝肾肿大等, 生长率下降 30% 以上,显著影响母猪繁殖性能。肉猪用 量应限制在5%以下,母猪则低于3%,经处理后的菜籽饼 粕或“双低”品种的菜籽饼粕,肉猪可用至 15% ,但为 防止软脂现象,用量应低于10%。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5、菜籽饼粕的脱毒方法
1)酶失活法
即通过加热处理,使菜籽中的硫葡萄糖苷酶或芥子酶在
菜籽破碎前失活,从而阻止它对硫葡萄糖苷的降解。
2)蒸煮法 在菜籽饼粕粉中通入热蒸汽,具有挥发性的异硫氰酸酯 及腈类物质随蒸汽而蒸发从而去毒。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3)水浸泡法
用水浸泡菜籽饼粕粉,有毒物质溶解在水中,但这种方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菜籽饼粕对牛适口性差,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甲状腺肿
大,但影响程度小于单胃动物。肉牛精料中使用5%-10%
对胴体品质无不良影响,奶牛精料中使用 10% 以下,产
奶量及乳脂率正常。低毒品种菜籽饼粕饲养效果明显优
于普通品种,可提高使用量,奶牛最高可用至25%。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4、使用时注意事项: 1)具有辛辣味,适口性差,而且含有较多的有毒有害 物质,喂时需限量或脱毒处理; 2)与棉籽饼粕搭配使用可改善Lys和Arg的比例关系, 与其它饼粕类配伍性也较好。
有催乳效果,在人工代乳料和开食料中应加以限制。 羊马也可使用,效果优于生大豆。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在水产动物中,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大豆粕中蛋白质 利用率很好,可达90%左右,能够取代部分鱼粉作为 蛋白质主要来源。肉食鱼对大豆粕利用率低,尽量 少用。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6、注意事项
1)使用时应判定其加热程度。
法会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损失。
4)微生物发酵法
在青贮饲料中加入菜籽饼粕,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去 毒。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3)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和多糖类,
淀粉含量低。
4)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硫胺素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
量较多,胆碱含量丰富,维生素E在脂肪残量高和储
存不久的饼粕中含量较高。
5)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磷多为植酸磷(约61%),硒含
量低。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6)加热不足的大豆饼粕中含有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 大豆粕和大豆饼相比,具有较低的脂肪含量,而蛋 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较稳定。 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如表8-2所示。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4、使用时注意事项:
1、因含有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最好经加热处
理后饲喂;
2、对肥育猪用量不宜过高,以免产生软脂胴体;
3、作为牛饲料,可用生大豆,但不可与尿素同喂, 因生大豆中含有尿素酶,会使尿素分解。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饼粕类
饼粕类饲料是油料作物籽实榨取油脂后的副产品。 通常称压榨法榨油后的副产品为饼 称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为粕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第一节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一.豆类籽实 二.饼粕类 三.其他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第一节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豆类籽实和油料作物籽 实及其加工副产品饼粕类,以及谷物籽实的工业副 产品糟渣类。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豆类籽实
包括大豆、豌豆、蚕豆等,主要用做人类的食物,少量
2)与谷实类饲料搭配使用,效果较好。
3)添加蛋氨酸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4)喂量不宜过大。
加热正常豆粕
加热过度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菜籽饼粕
是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饲料, 但因含有毒物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实际用于饲料的
菜籽饼(rape seed cake)和菜籽粕(rape seed meal)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2、菜籽饼粕的质量标准
饲料用菜籽饼粕国家标准规定:感官性状为褐色、小
瓦片状、片状或饼状(菜籽饼)、碎片或粗粉状(菜
籽粕) ,为黄色或浅褐色;具有菜籽油的香味;无发
酵、霉变、结块及异臭;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3、菜籽饼粕的饲用价值
菜籽饼粕因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饲喂价值明显低于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3.大豆饼粕的质量标准
饲料用大豆饼粕国家标准规定的感官性状
(1)呈黄褐色饼状或小片状(大豆饼),呈浅黄褐
色或淡黄色不规则的碎片状(大豆粕);
(2)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
异嗅;
(3)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 (4)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饼粕以外的东西。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标准中除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为质量控制指 标(大豆饼增加粗脂肪一项)外,规定脲酶活性不得超 过0.4。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4.质量评定方法 目前评定大豆饼粕质量的指标主要为抗胰蛋白酶 活性、脲酶活性、水溶性氮指数、维生素B1含量、蛋 白质溶解度等。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当大豆饼粕中的脲酶活性在 0.03~ 0.4范围内时,饲 喂效果最佳,而对家禽来说,在0.02~0.2时最佳。 ●大豆饼粕最适宜的水溶性氮指数值标准不一,一般在 15%-30%之间。 ●蛋白质溶解度大于85%为过生,小于70%为过熟。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2、大豆饼粕的营养价值 1) 粗白质含量高(40%-50%)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较高,组成合理,赖氨酸(2.4-2.8%)和异亮氨酸
(2.39%)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色氨酸、苏氨酸含量
也很高,蛋氨酸不足,赖氨酸与精氨酸比例、异亮
氨酸与缬氨酸比例较适当。
2)粗纤维含量较低,主要来自大豆皮。
大豆粕。并可引起甲状腺肿大,采食量下降,生产性
能下降。
国内外培育的“双低”(低芥酸和低硫葡萄糖苷)品 种其饼粕毒性明显降低,并获得较好饲喂效果。
饲料学理论教学课件
●在鸡配合饲料中,菜籽饼粕应限量使用。一般幼雏应避 免使用。品质优良的菜籽饼粕,肉鸡后期可用至 10%15%,但为防止肉鸡风味变劣,用量宜低于10%。蛋鸡、
化率。提高肉鸡胴体和脂肪组织中亚油酸和ε-3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