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协助麻醉,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 ★协助摆好手术体位,注意患者卧位的舒适与安全,肢体 不能接触金属,防止电灼伤。
★置手术监视器于手术床尾,冲洗装置、吸引装置、子宫
旋切器放于手术床右侧。连接摄像头、光纤、气腹管、电凝线
等线路管道并设定参数。根据手术进程调节CO2气压与速度,与 器械护士清点缝针、敷料、器械,填写护理记录单。 ★ 严密控制非手术人员参观流动,监测手术人员的无菌技 术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4 )术前迎接:术前由手术室护工到病房将病人用平车接
入手术室,途中注意保暖,避免碰撞。巡回护士在手术室门前 迎接并自我介绍。查对病人信息防止差错事故。
2.手术中的配合
(1)巡回护士配合 ★再次查对病人信息及医嘱,确认无误后用静脉留置针接 三通管,建立静脉通路,用大单固定双上肢于体侧避免臂丛神
经损伤,增加肩颈痛的发生率。
★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
察手术进程。
(
2
)







检查手术器械,提前 15分钟洗手。铺 2 个无菌台,与巡
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缝针。
☆ 将气腹管、电凝线、吸引管之尾部递给巡回护士,妥善
固定于手术床上,注意勿打折。
☆ 递手术刀在脐上缘开一切口,递气腹针接气腹管注气,
能完好;普通手术用物是否备齐;手术体位用物是否备齐等 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4、对待病人应体贴照顾如调节室温在 22-25 ℃,相对湿 度在40-50%;遮盖病人暴露的肢体;术中静脉滴注的液
体应加温输入;进行体腔冲洗时用37-38℃的5%葡萄糖溶
液,以免机体热散失;术中应加强观察,严密监测脉搏、 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血压等变化。
5%葡萄糖溶液冲洗腹腔,吸尽冲洗液,解除气腹,缝合切口。
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2 、手术野皮肤特别是脐孔的皮肤应保持清洁,禁食 12小时 禁饮 6 小时并做好清洁肠道的准备,以防切口感染或术后肠 胀气。

3 、手术用物应准备充分包括腹腔镜整套设备功能情况,连
接是否牢固,摆放位置;腹腔镜手术基本用物是否备齐,功
旋切器等,能用高温灭菌的器械应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受高
温的器械则用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摄像系统及光纤则 用无菌保护套保护。
(3 )仪器设备的准备 :电视摄像系统,光源系统,CO2气
腹系统,高频电凝电刀系统,吸引冲洗系统,手术床,子宫旋
切器等。查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CO2钢瓶的余气是 否充足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5、气腹的建立与维持 当气腹针穿刺成功后,开始充气 的速度宜慢,待腹腔内的气体总量显示超过 0.2L 后,加
快进气的速度建立气腹,然后减慢进气速度,维持腹腔
内压力为12-14mmhg,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术中配合
1、术前准备
(1) 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 因此巡回护士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病人,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交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备、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及意义, 介绍手术成功病例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手术。 ( 2 )器械和物品准备: LA 包,腹腔镜下手术器械,子宫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的手术配合
*****
****年***月
概述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 3050岁的妇女,发生率为20-30%。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大、出

血多、恢复慢,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
快等特点所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
手术体位、消毒范围、麻醉方式及操作方法

手术体位: 患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

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大腿上1/3 ,两侧至腋中线。
麻醉方式:常规全身麻醉加气、左、右下腹分别插入10mm,5mm,5mmTrocar,建立 气腹后,脐部插入0度腹腔镜头检查腹、盆腔情况后,通过穿刺针 注入垂体后叶素于子宫肌肉内,用抓鉗提取子宫,用电凝钩凝开 子宫浆膜,用分离鉗剥离肌瘤。电凝棒止血,用 1# 可吸收缝线缝 合子宫,切下肌瘤用子宫旋切器粉碎后分别取出,38℃ 5%葡萄糖 溶液冲洗盆腔,放尽CO2,拔出Trocar,缝合切口。
待腹腔内压达12-14mmhg,递10mmTrocar刺入腹腔递0度腹腔镜
头探查腹、盆腔。在镜子的指引下于左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 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避开血管做第二、三穿刺孔,递无损伤抓 鉗托起子宫,穿刺针注射垂体后叶素于子宫内,递分离鉗或电 凝钩切开子宫剥离肌瘤,用1#可吸收缝线缝合子宫。递
15mmTrocar放置子宫旋切器粉碎肌瘤,分次取出肌瘤。用38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