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合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特点

组合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特点


该组合的缺点是GPS的位置和速度误差与时间相关。
伪距、伪距率紧组合
紧组合模式的优点
• • • GPS与惯导系统集成,可以实现硬件一体化, 导航计算精度高,实际应用更为有效。 不需要同时跟踪4颗以上的卫星,才能进行组 合导航计算。 使用一个卡尔曼滤波器,当GPS不能正常工 作时,惯导系统暂时提供导航参数。
GPS和惯性导航各自独立工作,用GPS的位 置、速度直接重调惯性导航系统的输出,当GPS 工作时显示GPS的位置和速度,当GPS停止工作 时,惯导在原显示基础上变化,即GPS停止工作 瞬时的位置和速度作为惯导系统的初值。
b. 位置、速度组合
把 GPS和惯导输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进行加权平均, 用位置速度组合。 用GPS和惯导输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的差值作为观 测值,经组合卡尔曼滤波,估计惯导系统的误差,然后 对惯导系统进行校正,如图。
星光导航依靠天体 敏感器观测的天体方位 信息,可以解算获得包 括载体高度角、方位角 在内的位置及姿态信息。 星光导航自主性强, 隐蔽性好,抗电磁干扰 能力强,定位和定向精 度高,且误差不随时间 积累,是长时间运行载 体自主导航的重要方向。
惯性/地形组合导航
惯性/地形组合导航系统是将惯性导航与地形匹配 导航相结合的导航系统,地形匹配导航系统是一种自主 导航定位系统,通过机载高度计和地形匹配技术,将地 面轮廓与存储的地形图比较匹配,实现运载体的无源定 位。 惯性/地形组合导航系统可用于无人侦察机、无人 轰炸机和精确制导武器上,如德国的金牛、法国的风暴 阴影、俄罗斯的白杨导弹等。
INS/GPS组合导航
INS/GPS组合导航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组合导航 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GPS和惯性导航可以有不 同水平的组合,具体可分为: 1. 松组合 a) GPS重调惯性导航系统 b) 位置、速度组合 2. 紧组合 伪距、伪距率组合 3. 深组合(超紧组合)
a. GPS重调惯性导航
组合导航系统的特点
组合导航内各子系统之间能取长补短,使系统总精 度得以提高。 一旦某系统出现故障,可由子系统继续工作,或以 工作组合模式的转换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 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各子系统由计算机联接,以最优估计理论(卡尔曼 滤波技术)为理论基础,实现定位的自动化和能连 续实时的提供所需的导航定位参数。
惯性/星光组合导航
惯性/星光组合导航系统是将星光导航与惯性导航 组合,利用星敏感器提供的高精度姿态信息对惯导系统 进行校正,并对惯性器件的漂移进行补偿,从而实现高 精度导航,特别适用于远程、长航时的飞行器,如长航 时无人机、远程巡航或弹道导弹、空天往返飞行器、近 地空间飞行器等应用领域。
星光导航
最优组合方式(采用卡尔曼滤波器) 自20世纪60年代现代控制理论出现以后,根据最优 控制理论和卡尔曼滤波方法设计的滤波器成为组合导航 的重要方法,它是将各类传感器提供的导航信息应用卡 尔曼滤波方法进行信息处理,卡尔曼滤波是一种递推线 性最小方差估计,以此可以得出惯导系统误差的最优估 计值,再由控制器对惯导系统进行校正,使得系统误差 最小。
视觉图像中含有丰富的信息,是自然界中绝大多数 生物导航定位的关键依据,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技术、 高性能处理器等的发展,基于视觉的图像导航已广泛应 用于飞行器姿态控制等领域。 惯性/视觉组合导航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成本,并 很好的抑制惯性姿态解算产生的误差累积,从而大幅度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重调方式
在惯性导航工作过程中,利用辅助导航源得到的位 置量测信息对惯性导航位置进行校正。这是一种利用回 路之外的导航信息来校正的工作方式,因此,惯导回路 的响应特性没有任何变化。
阻尼方式 利用惯性导航与辅助导航源的测量差,通过反馈去修 正惯性导航系统,使导航误差减小。但这种方式在机动 情况下,阻尼效果并不理想。
组合导航系统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与目的,可以构成不同的组合 导航系统,由于惯性导航系统的自主性,目前多以惯性 导航系统为主导航系统构成组合导航系统。根据辅助导 航信息源的不同,组合导航系统主要可分为: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 惯性-地形组合导航 惯性-地磁组合导航 惯性-星光(天文)组合导航 惯性-视觉组合导航 无线电、重力……
最早出现的 组合导航系统是 惯导与多普勒雷 达的组合,利用 惯导高精度姿态 信息稳定多普勒 雷达天线,而多 普勒长期精度较 高,可以对惯导 实施空中对准。
组合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系统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 的导航系统以适当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利用其性能上的互补特性,以 获得比单独使用任一系统时更高的系统性能。
惯性/地磁组合导航
地磁信息具有无源、稳定以及与地理位置有对应关 系的特点,地磁导航是通过将地理坐标系中的磁场测量 值与存储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图进行比较,或者通过对磁 场异常的匹配来获得位置坐标。 利用惯性/地磁组合导航可以校正惯性导航长时间 运行的误差,是解决高精度长航时自主导航的有效手段。
惯性/视觉组合导航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
卫星导航是利用 空间中位置和速度已 知的导航卫星进行导 航定位的技术,通过 测定载体到导航卫星 的距离、距离差等参 数,并结合导航卫星 的瞬时位置来确定载 体位置。
卫星导航
目前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俄 罗斯的GLONASS、我国的北斗和欧洲的GALILEO。 卫星导航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无源 式三维导航定位,定位精度高,定位误差不随 时间而增长。 但鉴于军事应用的特殊要求,卫星导航也存 在诸多不足,如当载体做机动飞行时易受无线 电等干扰,容易受到遮挡,无法使用于水下和 控制权问题,导致导航性能下降。
组合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
组合导航系统采用惯性系统以外的辅助导航信息源 以提高惯性系统的精度,通过将一个或多个惯性系统的 输出信号与外部源相同量的独立测量值进行比较,根据 这些测量值的差导出对惯性系统的修正值,适当组合这 些信息,就有可能获得比单独使用惯性系统更高的精度。
组合导航系统方法
考虑以惯性导航为主的组合导航系统,其组合方式 有三种:
组合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特点
报告人:周亚军
学号:2120121066
方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主要内容
惯性导航系统依靠自身携带的陀螺仪和加速 度计,可以连续地提供包括航向、姿态在内的全 部导航参数,具有较高的短期精度和良好的稳定 性,尤其是在自主性和抗干扰性能方面,惯性导 航无可替代。 但是,在长时间的连续独立工作过程中,惯 性导航系统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导航定位误差会随 时间而积累。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方法是选择 高精度的惯性器件,但这会耗费很大的成本,且 惯性器件精度的提高是有限的;另一种方法就是 采用组合导航系统,以惯性导航为基准,辅助以 外界的导航信息源,改善惯性系统的精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