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5-01-15T14:47:09.5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姜娜[导读] 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
姜娜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社区卫生分服务中心 214155)【摘要】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是国家出台实施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 子宫颈癌在全球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人数为46.5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人[1]。
从HPV 持续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在发展到子宫浸润癌,通常需要10~20 年。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宫颈癌的筛查非常必要[2]。
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现将2010-2011年度筛查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预防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86-02
1 筛查对象
35~59 周岁妇女自愿免费筛查。
2 筛查流程
①在辖区内发放宫颈癌筛查意义的宣传材料。
②对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
③根据身份证明统一登记并详细记录联系方式及妇科病史及家族史的简单问诊。
④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妇科盆腔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
3 方法
受检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先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再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后进行妇科的盆腔检查,包括外生殖器、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告诉受检者。
4 结果分析
2010 年和2011 年筛查人数各为883人和1012 人,其中35~45 岁为496人和595人,筛查疾病主要为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及其相关疾病,主要数据见下表。
4.1 从下表中可看出此两年筛查患病率最高的为各种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49.1%和50.5%,宫颈炎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1.1%和38.1%,其中35~45 岁发病率为42.5%和43.8%,大于45岁发病率为18.8%和31.2%,由此可以看出性活跃期女性生殖器炎症发生率较高,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
表1 2010年筛查疾病主要数据
4.2 宫颈糜烂样改变发生率分别为2
5.8%和35.4%,有大约13%宫颈糜烂样患者进行过各种治疗,大约63%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宫颈糜烂样改变可以是生理性得柱状上皮异位,也可以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早期表现,因此不进行宫颈筛查即盲目地进行治疗,可能遗漏一些宫颈浸润癌或高级别癌前病变,这是比较危险的。
4.3 我院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进行宫颈癌筛查,2010 年和2011 年共有8 名筛查妇女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轻至重度核异质细胞,临床处理,转阴道镜检查,其中2人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行宫颈锥型切除术,1人检出宫颈癌变,手术治疗。
其余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定期随访。
4.4由此可见,对宫颈癌高发年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对高危人群早干预,可以逐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极死亡率,对有性生活的妇女常规进行宫颈刮片检查,尤其35岁以上妇女更重视防癌筛查[3]。
应积极利用社区卫生医护防团队坚持开展针对适龄妇女,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两癌筛查及防治生殖道感染为手段的普防普查普治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10-2 082.
[2]孙丽娟.宫颈癌筛查必要性[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11(2):106-107.
[3]李隆玉,李诚信.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