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一些探析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一些探析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一些探析【摘要】目前,我国正在马不停蹄地开展民法典的制定工作,就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而言,不断对其进行深入的探析,不断提高其的健全程度,其意义乃相当重大而深远。

本文将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法理基础、与相关责任的不同点、构成要件等方面一一概述。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诚实信用;构成要件;完善建议
我国通过法律移植的方式,移植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这其中有几层用意。

本文将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法理基础、其与相关责任的不同点等方面一一概述。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那么,什么叫缔约过失责任呢?我国学者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于是便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便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但是,我比较认同人大著名的杨立新教授的观点“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约过程中,当事人因自己过失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对相信该合同有效成立的相对人,为基于此项信赖而生的损害,应负的赔偿责任。

”[1]
二、关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一些法理基础
那么,缔约过失责任的一些法理基础是什么呢?我比较赞同诚实信用说,诚实信用说是有很强的说服力的。

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内容主要地体现在:第一,交易中任何当事人必须要对他人诚实守信、有信用,坚守自己的诺言,不违背真
实的意愿;第二,交易中的任何当事人必须要正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不损害社会的利益,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交易秩序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合同当事人应当用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来好好地指导自己更好地履行附随义务,例如协助等义务,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状态,继而更好地促进市场的交易。

三、缔约过失责任和民法中的一些相关责任的不相同的地方
(一)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不相同的地方
第一,两者的救济利益不相同。

第二,两者的成立前提不相同。

违约责任是以合同有效成立为前提的,假设合同没有成立、没有生效、没有效力、被撤销,即便合同中一方当事人有错误,使对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也不会构成违约责任,而是要负担起缔约过失责任的。

从我国《合同法》第60条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交易者中的当事人要全面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三,归责原则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这就要求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存在错误才行。

但是,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原则上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或严格责
任原则,也就是说违反合同义务的当事人无论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应该负担起违约责任,这也是很多人所赞同的。

当然了,还有一些例外性的规定,我国《合同法》分则中还有一些合同的违约责任采
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第四,责任形式不同。

有区别的是,违约责任的责任形式就有很多了,例如赔偿损失;违约金;定金罚则等等了。

(二)缔约过失责任和侵权责任的不相同的地方
第一,两者的成立前提不相同。

侵权责任的成立一定要以有损害后果为前提的,假设不存在损害的后果,相应的,也就不存在侵权责任了,可以这样说没有损害就没有侵权。

但是,违约责任就不同于侵权责任了,违约责任的成立就可以没有损失的存在,这一点也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成立。

第二,两者的具体认定不相同。

如果要想使当事人负担起缔约过失责任,那么,就要求当事人主观上一定需要有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形。

但是,侵权责任是采用的为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些例子如侵权责任法第86条第一款等等。

第三,两者赔偿的范围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是当事人违反了我们所讲的注意义务或者附随义务,违反了我们所讲的诚实信用原则,而使合同的另一方的信赖利益受到的损失。

但是,就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而言,其是相当广泛的,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第四,两者责任形式不相同。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
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就侵权责任而言,其责任形式是相当多的,主要的有八种。

四、关于构成缔约过失责任所需要的一些要件
(一)合同的当事人没有履行附随义务
从我国《合同法》第92条来看,附随义务与后合同义务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二)合同的当事人主观状态是故意或者过失的形式
我国合同法中有一些规定要求当事人主观上要是故意的,而我国《合同法》第58条和《担保法》第5条的第二款则是要求当事人主观上要是过失的。

(三)一方当事人使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也就是说合同当事人没有履行其应该尽到的注意义务或者附随义务,没有遵守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从而使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受到的损失。

(四)要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的存在
也就是说合同的当事人没有履行附随义务,合同的当事人主观状态是故意或者过失的形式这两者必须要与一方当事人使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受到的损失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五、不断健全我国民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一些小小建议
近年来,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还是需要进行一些改进的,以下便是我的一些小小建议:
第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合同法》第42条缺乏附随义务的明确性。

在未来的立法中,我建议立法者应该给予明确,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第二,随着我国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了,但是由于法的局限性,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原来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一些规定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了,所以我建议国家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司法解释,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制度,不断完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正也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杨立新.民法判解研究与适用(第二集)[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3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