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观测天气? 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科学家如何观测天气? 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雨、雪、冰雹、雾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准确观测天气。
1、天气日历: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测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 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
在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2、云量的表示方法:云量主要是用来表示天气的晴朗情况:3、温度与气温:通过观测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测量温度的方法:室外阴凉处,1.5米高的地方(或者在百叶箱中)所测得的温度为当地大气的温度。
一天中14点的时候气温最高。
4、风速和风向: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在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简单的划分为无风(旗子不动,0级风),微风(旗子微动,1级风)和大风(旗子展开,3级风)三个等级。
5、降水量的测量:制作雨量器的玻璃杯要求必须是直筒透明的。
降水量等级表:记录时间:24小时。
小雨:小于10毫米;中雨:10~25毫米;大雨:25~50毫米;暴雨:50~100毫米;大暴雨:100~20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 6、云的观测:云的组成: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量的表示方法见上图云的分类:层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呈灰色,若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故层云也叫雨层云。
积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的天气相联系,但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卷云:纤细的羽状云,它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卷云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上册 第一单元 天气自然界中的溶解现象:水能溶解多种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才能够生存。
溶解的定义:溶质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稳定透明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不会产生沉淀。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判断物质是否溶解于水。
水能溶解的物质:食盐(溶解度:36g )、蔗糖、味精、酒精、高锰酸钾(紫色)、洗发水、醋、小苏打、氧气(少量)、二氧化碳等。
水不能溶解的物质:沙(产生沉淀)、面粉(悬浊液)、食用油(漂浮)等。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溶解的快慢:受溶解物颗粒大小、溶液温度和是否搅拌等因素的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通过蒸发水分的方法,可以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海盐的生产就是利用这个特点来生产的。
上册 第二单元 溶解振动: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它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空气、固体、液体)中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人能发声是由于人的声带在气流的振动下产生声音的。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的字母代表的是音调,音叉上的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 声音可以从音量和音高(即音调)两方面来描述。
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即振动时离开原点的最大距离。
二、声音的变化 音量:声音的强弱,由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大,音量大;振幅小,音量小。
音高(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三、声音的传播:声音必须在介质中才能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V 固体>V 液体>V 空气四、声音的接收:五:保护我们的听力:远离噪声:修建隔音壁;避免长时间使用音频播放器。
控制物体发声:为汽车安装消声器;不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医院、课堂、图书馆)大声喧哗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一、身体的结构: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二、骨骼、关节和肌肉: 关节:关节是骨骼与骨骼的连接点。
使骨骼有更大的活动范围。
肌肉:在肌肉的收缩和扩张下,牵引着关节活动,做出不同的动作。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同时也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人体在运动后:呼吸和心跳会加快。
原因是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三、运动与人体: 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而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由肺部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除体外。
呼吸和心跳会加快。
四、口腔:牙齿分为门齿(上下各4颗)、犬齿(上下各2颗)和臼齿三类。
牙齿的作用是撕开并磨碎食物,便于身体消化,减轻胃的负担。
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口腔内的食物,使食物得到充分的研磨。
五、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的工作。
上册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
4、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电,但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 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电源),另一个是要有闭合的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2、电源: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有了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3、导体:能够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我们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不能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我们用绝缘体阻止电流的流动。
二、简单电路 4、短路: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但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 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5、交流电: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能用它做实验。
6、开关:用于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元件。
1、电路没有闭合。
三、电路故障 2、用电器损坏 电路检测器3、电源故障 1、并联电路:特点:电压不变,电流小,灯泡不怎么亮 四、电路的种类 2、串联电路:特点:电压相加,电流大,灯泡很亮。
3、混联电路:并联和串联的混合连接。
下册 第一单元 电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一、植物的结构:茎: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叶: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花的作用: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
按结构分:不完全花:缺少上述四个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花。
单性花(雌雄异体) 雄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 【如黄瓜的花就是雌雄异体】二、植物的花: 按性别分: 雌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双性花(雌雄同体)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
花药负责产生花粉花蕊的结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
子房中有胚珠,胚珠授粉后,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花朵开始凋谢。
植物通过雌花授粉的形式完成受精过程,产生种子。
植物靠自身本领、自然因素和动物来传播种子。
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内。
种子由胚根、胚芽和子叶三个部分构成。
其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 植物如何产生下一代? 成植物的茎和叶。
子叶(即豆瓣)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它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三、动植物的繁殖: 卵生:靠产卵而繁殖后代的动物,如:青蛙、鸡等,后代在体外发育 动物如何产生下一代? 胎生:后代在体内发育,形成幼体再生出母体的繁殖方式 不论是卵生还是胎生,都必须要雌性动物产的卵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生命。
下册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1、分为主食和副食一、食物的分类: 2、分为植物类食物(素食)和动物类食物(荤食)3、分为熟食和生食。
熟食比较松软,容易消化,但营养物质会有损失。
生食不会破坏维生素,能减少营养的损失,但一定要注意卫生。
1、蛋白质: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蛋类、牛奶、肉、大豆、鱼类】2、脂肪: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用于储存多余的能量。
【食用油、花生、肥肉】二、食物中的营养 3、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用于储存多余的能量。
【饮料、土豆、面粉、大米】4、维生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各类蔬菜、水果】5、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各类蔬菜、水果】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三、如何合理搭配食物 膳食营养原则:1、荤素搭配 2、粗细粮搭配 3、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4、少吃零食温度: 低温冷冻能够长期保存食物。
四、如何保存食物: 水分:脱水或腌制,去除多余的水分,能够长期保存食物。
空气:排气(真空包装)或充气(充入氧气以外的气体)能够长时间保存食物。
添加防腐剂:添加防腐剂能够长期保存食物,但添加剂食用过多也会对人体有害。
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其中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岩浆岩:也称“火成岩”。
地壳深处或来自地幔的熔融岩浆,受某些地质构造的影响,侵入到地壳中或上升到地表凝结而成的岩石【花岗岩】层积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一、岩石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
【砂岩、页岩、砾岩】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