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三年级:上册1、植物的页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蜗牛具有头、嘴、眼睛、触角、腹、尾。
3、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上肢、下肢)。
4、青少年怎样保证正常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早餐,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5、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6、液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
米饭中甜的部分是淀粉分解而成的。
7、糙米比精米有更多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下册:植物种子中能发育成小芽的部分就是胚芽。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物质的混合。
混合后各种物质都保持它们的特性,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合后生成新的物质。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物质混2、石头、水、空气的比较:石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的形状会随着装它的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水的体积不会变化。
空气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它会自动充满任何容器。
和气体。
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3、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流动慢成微风,流动快就会刮大风。
地球上的空气大约1/5 是氧气(21%),4/5 是氮气(78%),还有1%左右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等。
洁净的空气是无色味的。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
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约1000 千米左右。
4、凤仙花的身体有六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属于一年生植物。
5、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除了桑叶可养蚕,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只不过茧较薄,产卵少。
6、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跟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而跟物体的比重(密度)与形状有关,比重大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下沉;比重小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上浮;比重接近水的物体容易出现悬浮水中的现象。
比重大于水的物体,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也可以使物体上浮。
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或借助其它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7、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下去,在盐水中会上浮。
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些。
8、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人的正常体温37 度,酒精沸腾78 度,水结冰0 度。
四年级上册: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包括动植物。
2、怎样加快溶解:搅拌、加热(热水)、磨碎(研磨)。
3、水里的动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4、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5、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握住磁铁的一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 次,钢针就能变成磁铁。
东南西北方向分别用E、S、W、N表示。
鸽子靠地磁来寻找回家的路。
地球南北极天空产生的极光现象与地磁有密切关系。
6、声音是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声音在空气中、水中、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340 米/ 秒、1440 米/ 秒、5000 米/ 秒。
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当物体快速振动时,声音就高;当物体慢速振动时,声音就低。
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觉的,并通过鼻腔发出超声波。
声音的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蝙蝠是靠听超声波感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可以碎石。
7、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份、养份的作用。
植物生长的养份靠它的绿叶来制造。
植物的茎有运输养份、水份的作用。
8、植物的茎有爬行茎(红苕)、攀援茎(丝瓜)、直立茎(莴笋)等。
9、植物的共同特点:都有根、茎、叶、花、种子(果实)周期;能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都需要水分、养料、空气、阳光。
;都能繁殖后代;都有生命10、动物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会繁殖后代;都要吃食物并排泄废物;都能自己运动;都有生命周期;都能对环境作出反应。
11、动植物的共同特点: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能繁殖后代;都有生命周期;都能对环境作出反应。
12、像食盐、砂糖、高锰酸钾在水里变成很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沉淀、过滤的方法分离,叫溶解。
像沙子、面粉在水里叫不溶解。
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盐、味精、砂糖、高锰酸钾等;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沙、石头、面粉、饭等。
四年级下册:1、小电池一般 1.5V 一只,家用电压220V左右,高压电380V以上。
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做电路。
2、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做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3、油菜花的结构上分为萼片(4 片)、花瓣(十字花科4片)、雄蕊(6根)、雌蕊(1根)。
4、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如油菜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雄蕊的花叫做雌花。
它们都是单性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雄蕊由花药(内有花粉)和花丝组成。
雌蕊由柱头(具有粘性)、花柱和子房组成。
雄蕊产生的花份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植物种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长后变成根。
生鸡蛋分为壳、蛋黄、胚、蛋清。
熟鸡蛋分为蛋白、蛋黄和气室、蛋壳。
孵出小鸡大约需要三个星期。
蛙。
青蛙卵能在十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能在几星期内长成为青5、电路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
胶棒产生负电,用“ - ”表示。
丝绸摩擦玻璃棒产生正电,用“+”表示;毛皮摩擦橡6、膳食营养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蔬菜和新鲜水果等。
7、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动植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繁殖。
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腐败变质了。
8、储存食物的方法:放进冰箱冷冻;晒成鱼干;用盐腌成咸鱼;做成罐头(排除空气后密封、高温或低温灭菌)。
9、地球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石英、长石、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矿物还有煤、硫磺、方解石、赤铁矿等。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
五年级上册: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生物、非生物。
动物的生活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如其它动物、植物、气候、水、光、空气、避难的地方及生活的空间。
栖息地是能满足动物生活需要的地方。
2、太阳的光线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 万千米,太阳是光的主要来源。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为赤(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颜色越深吸收光线的能力越强,反光能力越差,黑色(深色)物体的吸收光线能力最强;颜色越浅吸收光线的能力越弱,反光的能力越强,白色(浅色)物体的反光能力最强。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
3、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4、像棉花、树木那样可以直接用来制成物品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
像钢铁、塑料那样经过加工合成而制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人体的消化系统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6、健康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优质、有营养的食品。
食品中残留的农药、细菌、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不能超过规定。
要尽量选用有绿色标志的“绿色食品”。
人体60%—70%。
的水损失20%以上就不能维持生命了。
水占身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生活中的水主要分为:纯净水、蒸馏水、白开水、矿泉水等。
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
7、一切动物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切植物都能够通过叶片吸收二氧化碳,通大脑如果缺氧3-4 分钟,脑细胞几乎会全部死过光合作用,制造并释放出氧气和养分。
亡。
8、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它在全身循环流动,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又把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到一定的部位排出体外。
9、运动有哪些好处:能使骨骼和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增强体质,少生病;保持充沛精力;增强竞争意识;磨练意志;延缓衰老等。
为了我们的身体,除了加强锻炼,科学饮食外,还应注意不吸烟、不饮酒、远离毒品等危害物。
五年级下册:1、像橡筋这样产生的力叫弹力。
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物体的摩擦力与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生活中有时需要加大摩擦力,如冰雪路上轮胎装防滑链;又时需要减少摩擦力。
2、在发明钟表以前,古代的人们用时辰来计时。
一天24 小时分为12 个时辰,分别是:子时(晚上11:00-凌晨1:00)、丑时(凌晨1:00-3:00)、寅时(3-5时)、卯时(5-7时)、辰时(7-9时)、巳时(9-11时)、午时(11-13时)、未时(13-15时)、申时(15-17时)、酉时(17-19 时)、戌时(19-21 时)、亥时(21-23 时)。
每个时辰有两个小时。
钟表有日晷、燃油钟、水钟、沙漏等计时器。
现在主要是机械钟、石英钟、原子钟。
3、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肉食动物。
两种食物都吃的动物叫杂食动物。
4、蔷薇花丛和栖息在它周围的各种动物、植物、地下的微生物一起形成一个群落。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我们把它们叫做生态系统。
草地、森林、沼泽、农田、城市、矿区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5、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
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结束于动物。
几条食物链之间交错形成了食物网。
6、在各种水域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叫浮游生物。
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像绿藻、蓝藻,它们能够利用太阳光制造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并释放出氧气。
浮游动物主要是纤毛虫、鞭毛虫、小瓜虫、环毛虫、草履虫、长颈虫等。
浮游动物的食物是比它们更小的细菌。
细菌能够分解水生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使它们成为动植物的养料。
浮游生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当水质受到污染,一些浮游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