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语言教案(共11篇)

中班语言教案(共11篇)

中班语言教案(共11篇)篇:中班语言教案活动前思考这个故事向幼儿展示了三只机灵的小兔战胜大灰狼的事情。

其中,三只小兔遇到大灰狼后显露出的机智能给孩子一定的启示,幼儿非常喜欢这类故事。

中班幼儿虽然已经掌握了初浅的阅读方法。

但对于有序的阅读单页多幅图还没有经验,为了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故事的线索有序阅读,我将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先让孩子与教师共同阅读,在观察与分析中让孩子初步学习按数序阅读,为下面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孩子以对故事背景有所了解,这时师生通过借助大小图书相互交流意见,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使幼儿形成对故事连贯的理解。

活动目标1、学习有序的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大胆的表达表述对图片的理解。

3、体验智斗大灰狼取得胜利的成功感。

4、通过多媒体,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1、大图书一本。

2、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一、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大图书,想看吗?猜猜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怎么知道了?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二、共同阅读前五幅图。

(指图1)先来看看第一幅图,这里有谁?这三只小兔长得一样吗?(指图2)谁来说说第二幅图?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幼儿充分说了以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他们在爬山。

)(指图3)这里有谁?在什么地方?猜猜他想干什么?谁来讲讲这幅图?(指图4)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图5)这里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学大灰狼扑向小兔的情景。

小兔有没有被吃掉?请小朋友拿出小图书从第六幅开始接着往下看。

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

引导幼儿边看边讲讲后来发生的事情。

四、与大图书结合进行理解和分析。

_有没有被吃掉?她们呢想了什么好办法?大灰狼找到小兔了吗?请幼儿找出第9幅图。

教师讲述。

大灰狼没有捉到小兔心里会怎么想?(指图10)教师讲述。

1、三只小兔战胜了大灰狼心里怎么样?你是从哪一幅图看出来的?(幼儿找出那幅图)他们在干什么?2、你喜欢这三只小兔吗?为什么?小结:我也非常喜欢他们,因为三只小兔遇到危险没有害怕,会动脑筋想办法,他们很机灵。

五、完整阅读图书。

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请拿好你的小图书和我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吧。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图书。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第2篇:中班语言教案设计意图: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一下子转暖,孩子们校园里、教室里观察到春天的各种变化。

而春天的天气变化很快,一会儿出太阳,一会儿下毛毛雨。

也因为如此,对于我班的幼儿来说,“雨”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而是很熟悉。

《春雨》是一首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语调轻松、清新自然的诗歌,所以运用了这一个诗歌来进行教学活动,运用本次学习活动我采用图片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诗歌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图片、表演和创编)试图给孩子一个较为整体的教育活动,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经验,促进孩子的发展。

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朗诵,体验诗歌中表现的雨中情趣。

2、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教学图片(2)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一、采用提问的方式直切主题1、春天到了,你们听“滴答滴答,怎么啦?”(下小雨啦)引导幼儿回答。

2、师:春天的雨,我们叫做《春雨》,春雨会落到哪里?幼儿回答,会落到,直接导入,简洁明了,使幼儿直接进入到这个活动当中。

二、配乐朗诵,感受诗歌意境美。

1、教师配乐完整地朗诵诗歌《春雨》问:你听到的诗歌中春雨是怎么样落下来的呢?下了春雨谁说话了?怎么说的?(幼儿回答,并出示相应的图片)2、集体看图朗诵。

3、老师引导幼儿看图,并结合动作分角色朗诵。

①教师朗诵诗歌的前半句,幼儿朗诵诗歌的后半句,如师念:滴答滴答,幼儿念:下小雨啦!②教师朗诵后半句,幼儿朗诵前半句4、讨论怎样将诗歌的美读出来。

提醒幼儿读下雨时要轻轻地读,用高兴的声音读种子们的说话。

通过舒缓的音乐和相应的图片,使幼儿身临其境,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三、角色表演,表现春天喜悦。

请小朋友分别扮演春雨、种子、梨树、麦苗、小朋友,教师旁白。

在会朗诵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感受诗歌的美四、创编诗歌1、师:除了种子、麦苗、梨树说要发芽、长大、开花,还有哪些植物会说这样的说呢?(出示柳树、小草、桃树)请幼儿用诗歌当中的话来说说2、师:小朋友看见下雨,除了要种瓜,还要干什么呢?3、集体朗诵创编的内容。

让孩子拓展经验,创编诗歌,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活动延伸美丽的春天来了,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到外面去找春天去吧!附:诗歌《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嘀嗒!嘀嗒!下小雨啦!引导幼儿感受春天万物生长的美好。

1、认识鸭、鹅的外形,了解它们的习性。

2、知道鸭、鹅有什么用处。

3、能够从外形上区分出鸭和鹅。

教学时间:教时第一教时活动准备:鸭、鹅的图片多幅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大白袍,爱在河里游,"戆戆"高声叫。

猜一种家里养的小动物。

2、出示鹅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3、问:(1)鹅的头上有什么?(2)(手指鹅的颈)这是鹅的什么?它长得怎样?(3)鹅的身体怎样?身体两边还有什么?(4)鹅的脚长的怎样?脚趾间为什么会有蹼?(5)鹅有些什么颜色呢?(6)鹅是怎样叫的?怎样走路的呢?4、出示鸭的图片,请幼儿与鹅进行比较认识。

5、相同:(1)都有两只眼睛、扁扁的嘴巴、长长的颈,身上都有羽毛,都有翅膀,脚上都有蹼。

(2)它们都会生蛋,它们的宝宝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

(3)它们的肉都能吃,毛还可以做成羽毛扇、羽绒被、羽绒衣呢!(1)头上不同,鹅头上有肉瘤。

(2)鹅的身体一般比鸭大。

(3)身上的羽毛也不太一样,鸭还有黑色的呢!(4)鹅爱吃青草、青菜,鸭喜欢吃小鱼、小虾。

(5)鹅蛋比鸭蛋大。

7、今天我们认识了鸭、鹅,它们都是我们家里养的,我们把它叫做"家禽"。

现在我们来学着它们走路的样子到外面游戏去吧!第二教时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上的图片。

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9页。

请幼儿观察书上面的图片,并说说图片上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1、教师引导幼儿认读图片上的物品。

2、请幼儿说说鹅还有哪些用途?3、带领幼儿朗诵诗歌《鹅》。

活动延伸:带幼儿到户外做游戏"小鹅上山坡"第4篇:中班语言教案活动准备:人手一面镜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图片每人一幅(情节、风景、色彩图等),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谈论脸部的各种表情1、活动开始,引导全体幼儿观察老师的表情(笑)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做客,小朋友高兴吗?那你们看冯老师高兴吗?你怎么知道老师很高兴?(老师在笑)那你又是怎么知道老师在笑的?辅助提问:老师的嘴巴、眉毛、眼睛怎么样了?师:哦,眉毛弯了,眼睛眯起来了,嘴巴往上弯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师在笑了。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拿出小镜子,看看自己是怎么笑的?2、笑是一种表情,除了笑还有什么表情?幼儿照镜子看看、找找、说说、做做。

(1)你找到了什么表情?来,到上面来表演给小朋友看。

(幼儿模仿)(2)根据回答出示表情图,说说表情,进一步感知明显特征。

(二)听故事找表情表情可真有趣呀,看看大家的脸可以找到表情。

其实,在听故事的时候,表情也会发生变化。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有来听听、看看一个故事,你们想想在这个故事里能找到什么表情?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这个表情?1、观看多媒体故事2、提问:你觉得故事里有什么表情,在什么地方?幼儿说说,引导幼儿说完整。

(三)观察、理解图片内容,为图片选择恰当的表情。

小朋友真聪明,把藏在故事里的表情都找了出来。

今天还有一些表情躲在信封里了,快把他们拿出来,(取出信封,看看表情图片),我们给这些表情找张图片朋友好吗?请幼儿自由选择图片。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片(一次性在大屏幕上出现五张操作图),就放在后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选一张图片,看一看,你觉得这张图片可以和哪个表情交朋友,就把这个表情贴在图片上,然后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个表情。

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图片选择表情,并说说理由。

(教师在巡回观察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和同伴交流,说连贯和完整,如:因为……所以我选择**的表情。

)3、大家一起来说说:你的图片是怎么样的?(同步在大屏幕上点出此张图片)你为他选择了什么表情?为什么?(允许和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发表自己的理由。

)(四)讨论自己喜欢的表情1、表情这么有趣,他表达的内容这么丰富,那你最喜欢哪种表情呢?为什么?2、我们都喜欢高兴的表情,那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天天都高兴呢?教师小结: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不被困难吓倒、勇敢的人才能快乐的生活。

(五)延伸活动: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表情内容、制作脸谱等中班语言的教案:手指编故事活动目标1.玩玩手指,创造出各种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说出其意义。

2.愿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能较完整地叙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学习安静倾听、轮流讲述。

活动准备事先准备一则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1.玩手指.进入活动。

(1)钱老师的手指会说话,你们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辫子……)(2)变变变(两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鸡嘴巴……)(3)变变变(两手合成空心圆),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4)钱老师做了这么多手势.你会做什么手势呢?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2.手指讲故事。

(1)手指会变出各种东西,它还会讲故事呢。

教师表演手指故事。

(小白兔蹦蹦跳跳走来了,看见一块石头,从石头上跳了过去。

小鸭子呷呷叫着走来了,看见石头.从石头边绕了过去。

小山羊高高兴兴地走来了,它没有看到石头,撞了一下,摔了个大跟头.它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讲的故事好看吗?大家一起再来看看,边看边学一学,再想想小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说一说小手讲的故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4)整理故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5)谁愿意来表演,声音要响亮。

(小朋友边表演边说。

)(6)有没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

(请两名幼儿一起表演。

)3.创编手指故事。

(1)还有谁会碰到这块大石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手指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请大家来猜一猜。

相关主题